《作为文化的影像 中国当代电影文化阐释》
作者 | 陈晓云,陈育新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31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433264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5776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引言1
导论 电影与文化1
第一章 文化比较论11
一 电影形态比较:写实形态与戏剧形态11
1 中西电影形态比较12
2 戏剧形态的衰微与回归20
二 电影功能比较:娱乐功能与教化功能28
1 中西功能观念比较28
2 教化与娱乐的双重变奏35
第二章 文化发展论40
一 政治电影的产生与发展42
二 艺术电影的崛起与活力49
三 商业电影的勃兴与困顿58
第三章 文化形态论65
一 乡土文化形态66
(一)古朴的田园66
1 单一的评判68
2 困惑72
3 超越77
1 神话的复归82
(二)神秘的西部82
2 自然的神话90
3 人的神话97
二 都市文化形态109
(一)失落的都市109
1 失落之后110
2 寻找梦想114
(二)孤独的都市121
1 孤独的心灵123
2 疯狂的代价127
3 沉重的潇洒130
(三)荒诞的都市133
1 幽默:失望与希望134
2 梦幻:沉醉与清醒138
3 错乱:理智与情感142
4 自杀:生存与死亡145
(四)平面的都市149
1 平面化150
2 复制化156
3 商品化158
第四章 文化观念论162
1 英雄主义的回响164
一 英雄观念:回响与变奏164
2 英雄观念的变奏168
3 英雄的审美品格177
二 女性观念:觉醒与茫然181
1 女性电影与女性意识181
2 男性导演视野中的女性185
3 女性导演视野中的女性203
三 性观念:拓展与惶惑211
1 观念的拓展212
2 表现的惶惑219
1 再现:作为一种历史观念223
四 历史观念:再现与重写223
2 重写:在正史与戏说之间227
第五章 文化形式论233
一 叙事模式的转变233
1 电影与叙事233
2 叙事结构的转变238
3 叙事时间的转变243
4 叙事角度的转变249
二 文化循环的怪圈253
1 锁闭:人生的循环255
2 轮回:生命的循环259
3 怪圈:文化的循环264
三 象征模式的构成268
1 象征:一种现代走向269
2 构图作为象征276
3 色彩作为象征281
4 本体象征291
5 个人象征与传统象征293
一 阴阳大裂变297
第六章 文化现象论297
1 辉煌与黯淡299
2 分化与调整304
3 黯淡与辉煌307
4 分析与反思310
二 角色大转换314
1 谁在当导演314
2 谁在演电影317
3 作家拍电影323
4 演员忙出书328
结语331
1999《作为文化的影像 中国当代电影文化阐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晓云,陈育新著 1999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摄影的文化阐释
- 1999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
- 文化新世纪 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
- 1996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 影响中国文化的100人
- 1992 武汉:武汉出版社
-
- 影响中国的100种文化
- 1993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
- 1997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
- 1997 北京:东方出版社
-
- 当代中国电影 下
-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当代中国电影 上
-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中国文化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 1999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 1999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 阐释中国的焦虑 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
- 1999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阐释与现代价值
- 1997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 中国当代影视文学
- 1986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
- 1983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