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中国的焦虑 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
作者 | 金元浦,陶东风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30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781638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9064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辑超越二元对立:关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对话3
一、在悖论中开辟道路3
1.从五四谈起:现代化与民族化的悖论3
2.历史语境的重构和当下现实的变革4
3.一种霸权体系:后殖民权力话语5
4.中国现实: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多元并存8
5.内圣如何开出外王?10
6.他者话语与当代失语症14
二、当代审美文化:从碎片走向建设16
1.转型时代的审美文化16
2.当代审美文化的历史定位18
3.文化批判的误区19
4.文化与市场的二重奏22
5.当代审美文化的两面性23
6.关于文化保护机制25
7.批评的时尚化、包装化、复制化26
8.多元、对话、沟通28
三、人文精神与世俗化31
1.“人文精神”的出场31
2.恍兮惚兮的“人文精神”33
3.世俗化的历史意义及其后现代畸变34
4.走出80年代的“光荣与梦想”36
5.第三种立场38
6.概念内涵的滑移与论争的错位42
四、知识分子在90年代44
1.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多种精神来源44
2.中心地位焦虑与角色移易焦虑46
3.知识分子的现实地位与深层利益48
4.告别中心,去除浮躁50
5.“文化白领”:后知识分子?51
五、转型时代的经济学家与文学家52
1.审时度势:不同的态度52
2.经济学家务实、文学家务虚53
3.关于工具理性55
4.可信者不可爱,可爱者不可信吗?58
5.转型时代的两个偏向60
6.未来世纪的经济学“将让位于心理学”62
第二辑聚焦:当代文化解读67
走向文化的世纪67
三源传统的创造性融合重铸71
当代文化的多话语共生与多棱折射76
消散了的“卡里斯马”81
“冷战”·误读·对话·倾听84
在误读中选择与命名——巴赫金与对话主义90
谈谈当代新保守主义90
文化保守主义回溯97
何以“保守主义”,而又“新”?101
文化批判的兴起与阐释中国的焦虑107
大众文化:何时从被告席回到研究室?110
文化批判呼唤明达理性115
超越颂歌与咒语——谈泡沫批评122
附录一:也谈社会转型和“泡沫批评”——与陶东风先生商榷128
附录二:顾此而不失彼——回应达未先生133
媒介:一种文化帝国主义的表征133
全球化与当下的中国文化137
文学范式与话语重建143
第三辑转型时代的文化变异143
三级抛离——文学座次的位移150
对话:无可逃逸的选择153
理论的终结与接受美学159
商品阅听人与文化传媒研究164
蝈蝈的歌声174
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当代发展180
当代文化矛盾与通俗市民文艺188
第四辑关注当下:出版热点与影视201
文化批评201
王小波的智慧及其启示——读《我的精神家园》208
理性精神余绪不断——谈谈“海外中国研究丛书”211
白话翻译与经典消费——白话翻译热分析215
“急版先编”:实用理性时代工具书的泛滥——工具书热的分析219
国学热与新时期的国家意识——国学研究类图书分析223
人文精神余音袅袅——《陈寅恪的最后20年》及其他226
民族主义走火入魔——《中国可以说不》及其他229
消费战争:久违了的硝烟——二战图书热漫谈232
激情与责任的妥协*——《廊桥遗梦》的流行与当代社会心理236
艰难不是分享就可以度过的——“新现实主义小说”之我见244
道德激情切莫走火入魔——小说《天下荒年》的价值误区250
黄河原土上的当代传奇——读李克仁长篇小说《轮回》254
全球化与后殖民语境中的张艺谋电影254
人治模式的诱惑与误区——电影《被告山杠爷》与90年代怀旧心理265
文化大款:从资本的观点看——兼谈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的价值取向271
文明/愚昧主题的新叙述策略及其心理分析——从《香香闹油坊》说开去278
战争与人性——《红樱桃》与电影题材的突破281
小品的时代289
寻求观众心理与艺术品位的结合点——冯小刚与陶东风对话录289
第五辑旋转的木马:时尚文化批判289
文化明星与文化资本292
消费冲动与休闲景观296
复制与炒作——时尚文化的运作术305
欲望的消费305
荧屏的“暴政”308
时尚文化的公式314
价值危机:时尚文化与艺术本性的悖离317
从时兴、时髦到时狂323
时尚的两难326
心理331
流行歌曲:窥视大众心理的窗口331
第六辑都市热风:流行歌曲与社会331
世俗化的情感与欲求334
城市边缘人的认同危机341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345
追求潇洒,摆脱烦恼349
我想有个家354
小芳情结与怀旧心理358
流行歌曲的形式与大众心理365
第七辑社会理论视野中的当代文化371
主题371
超越历史主义与道德主义的二元对立——论对待世俗化与大众文化的“第三种立场”392
道德理想主义与转型期中国文化392
传统与自由——读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之一424
哈耶克的“自由”概念及其启示424
1999《阐释中国的焦虑 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金元浦,陶东风著 1999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文化的解释
- 199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影响的焦虑
-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 转型的中国
- 1994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 转型时期的中国金融
- 1998 济南:黄河出版社
-
- 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
- 1997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
- 1997 北京:东方出版社
-
- 文化的解释
- 1999 南京:译林出版社
-
- 作为文化的影像 中国当代电影文化阐释
- 1999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 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
- 1994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影响的焦虑
- 1989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
- 1996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阐释与现代价值
- 1997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 中国文化转型
- 1994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