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学》求取 ⇩

前言页1

序/于光远3

第一编国际企业文化潮流的分析3

第一章 国际企业文化的兴起3

第一节 企业文化现象3

一、风俗、习惯、舆论3

二、思维方式4

三、订为准则6

四、价值观念8

五、精神境界10

六、作风12

七、待人艺术19

第二节 国际企业文化兴起的基本标志22

一、实践方面的徐志22

二、理论方面的标志27

第二章时代的酝酿31

第一节 20世纪后半期的时代特征31

一、竞争剧烈的世界31

二、开放的世界35

三、各国相互学习管理经验39

第二节 日本人的学习精神39

一、学习精神是日本走向繁荣的第一步40

二、日本对美国企业管理经验的学习41

三、日本对中国管理经验的吸收44

四、日本民族的学习特点50

第三节 美国人对日本管理的研究52

一、原因53

二、简况55

三、结论58

第四节 文化差异对管理的影响研究60

一、文化差异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60

二、巴斯等人对不同国家经理人员的风格的研究62

三、霍夫斯坦特的跨文化研究63

第三章人心的向背64

第一节 “超经济超安全要求”概念的由来64

一、人的五种基本需要64

二、优势需要67

三、“超经济超安全要求”69

第二节 “双超”要求与管理方式的改变70

一、西方工人的“双超”要求71

二、管理方式顺乎人心的改变71

三、“提高工作生活质量”运动72

第四章企业管理科学的逻辑发展75

第一节 决定企业管理面貌的基本因素75

一、历史传统75

二、基础科学的发展水平78

三、社会环境79

四、管理者的能动作用79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80

一、科学管理理论81

二、行政组织理论82

三、管理要素或管理职能理论83

四、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特征85

第三节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87

一、行为科学关于“人性”问题的理论88

二、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90

三、行为科学的群体理论92

四、行为科学关于企业领导方式的理论95

五、社会系统学派的管理理99

六、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的基本特征102

第四节 管理丛林阶段105

一、已趋成熟的管理科学105

二、管理丛林阶段上的主要代表——决策理论学派106

三、若干需要克服的倾向110

一、Z理论的中心议题112

第五节 企业文化阶段114

一、向本阶段发展的契机114

二、管理科学的大综合116

第五章国际企业文化的基本学说119

第一节 影响企业管理的文化四指标说119

一、描述文化差异的四个指标119

二、文化四指标对企业管理的影响121

第二节 企业文化五要素、四类型说123

一、对“强文化”重要性的理解123

二、企业文化五因素124

三、企业文化的四种类型137

第三节 Z理论141

二、Z模式的基本特征143

三、Z理论的重点研究对象——企业宗旨150

第四节 7S管理框架152

一、背景、由来与含义153

二、日美典型企业在7S框架中的对比157

第五节 革新性文化八种品质说162

一、“革新性文化”概念的形成162

二、革新性文化的八种品质164

第六节 用人之道二十三条说176

一、由来176

二、主要内容177

第七节 实践经营哲学二十条186

一、60年经营实践的哲学总结186

二、企业经营哲学二十条的主要内容187

第六章国外企业文化学说的具体分析201

第一节 应该澄清的基本问题201

一、资本主义企业的性质201

第三节 企业文化功能203

二、劳资对立的根源204

三、不可避免的结局207

第二节 值得肯定和借鉴的基本内容208

一、文化交流融汇的成果209

二、成功的新鲜经验的总结211

第二编企业文化学的基本内容217

第一节 企业文化跨越社会制度的传播217

第七章 企业文化学的创立217

一、中国企业文化的兴起及其成因分析218

二、企业文化学在跨制度传播中孕育222

第二节 企业文化学的对象、性质和研究方法226

一、研究对象226

二、学科性质227

三、研究方法228

第八章企业文化概念230

第一节 企业文化面面观230

一、国外对企业文化概念的理解231

第二节 下定义的辩证逻辑原则238

一、非简单相加的原则238

二、全面性原则239

三、发展变化的原则240

四、实践进入定义的原则241

五、具体分析的原则242

第三节 企业文化的定义与内涵242

一、定义242

二、内涵246

第一节企业文化系统中的要素248

一、种子要素(或中心要素)248

第九章企业文化系统248

二、催化要素250

三、品质化要素252

四、物质化要素253

五、习俗化要素254

第二节 企业文化结构255

一、利益共同体结构256

二、命运共同体结构258

三、自由联合体结构262

一、振兴功能264

二、协调功能264

三、凝聚功能265

四、美化功能266

五、育人功能267

第十章企业群体意识269

第一节 企业价值观269

一、把握企业价值观内涵的两种角度269

二、价值体系和最高价值272

三、共享价值观的意义275

四、塑造共有价值观体系的基本原则276

第二节 企业精神277

一、内涵与意义277

二、培育与表达280

二、国内多视角的界定284

一、企业道德观286

第三节 企业群体意识的其他表现形式286

二、企业“性质”观288

三、企业思维290

第十一章企业文化与人292

第一节 人性矛盾论293

一、实际才能一般与自视才能过高的矛盾294

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矛盾295

三、“有所不足”与“很了不起”的矛盾296

四、环境驱使性与自我能动性的矛盾297

五、言论与行动的矛盾299

六、甘为“意义”牺牲与需要个人自立的矛盾300

一、提高与适应301

第二节 企业文化与人的素质301

二、简单与复杂303

三、从纯朴人走向完全人305

第三节 企业英雄模范人物308

一、企业英雄的概念308

二、企业英雄的培育310

三、企业英雄的作用312

第十二章企业形象314

第一节 企业形象概念314

一、客观企业形象314

二、主体企业形象318

三、社会企业形象320

第二节 企业形象的塑造322

一、内塑造323

二、外塑造326

第三节 企业形象的传播330

一、传播内容与传播手段331

二、传名与传实以及传形与传神334

第十三章企业文化建设337

第一节 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程序337

一、中心要素的“生产”或设计338

二、中心要素的“分配”或催化340

三、中心要素的“消费”或实现341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342

一、正确评价中国企业的状态343

二、充分发挥中国企业的优势348

三、认真攻克中国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难点355

附编国内优秀企业文化的个例研究361

一、上海宝山钢铁总厂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郦水潭361

二、完善激励系统塑造企业之魂——上海第五钢铁厂企业文化建设印象/徐正初 张强375

三、企业文化建设是飞跃的原动力——上海无线电十八厂企业文化研究/周元吉 张彤清387

四、靠“三创”精神腾飞——上海广播器材厂企业文化研究/孙崇真 陈书明397

五、走向世界的成功之路——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企业文化研究/罗长海411

六、攀上历史的高峰——上海分析仪器厂风采纪实/韦保茂425

七、上海印钞厂的企业文化建设/季柳436

八、“森光公司”企业精神的塑造/邱双龙450

九、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企业文化评介/王载珏458

后记471

1991《企业文化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罗长海编著 1991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企业文化(1994 PDF版)
企业文化
1994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企业文化与企业心理( PDF版)
企业文化与企业心理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院
企业化学学词典:英文(1996 PDF版)
企业化学学词典:英文
1996 外文出版社
企业文化学概论(1989 PDF版)
企业文化学概论
1989 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
企业文化(1995 PDF版)
企业文化
1995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企业文化与企业现代化(1999 PDF版)
企业文化与企业现代化
1999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之魂(1995 PDF版)
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之魂
1995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企业文化与企业行为(1993 PDF版)
企业文化与企业行为
1993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企业文化(1995 PDF版)
企业文化
1995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1989 PDF版)
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
1989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企业文化论(1990 PDF版)
企业文化论
1990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企业文化论(1991 PDF版)
企业文化论
1991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企业文化(1991 PDF版)
企业文化
1991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企业文化论(1993 PDF版)
企业文化论
1993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企业文化管理学(1996 PDF版)
企业文化管理学
1996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