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生理心理特征与教育方法》
作者 | 徐应隆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40 |
出版时间 | 198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074·27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8084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一) 引论1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无产阶级教育的精髓——自觉——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二) 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12
一生理特征12
第一节身体的生长发育13
第二节性的萌发与成熟17
第三节能量代谢的变化22
第四节脑的发育与机能25
小结30
二心理特征31
第一节 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与未独立的经济地位的矛盾31
人与物关系的发展变化——处理经济关系中的两条界限——正确处理经济关系,培养良好品德第二节 自主要求与依附关系的矛盾43
三个转折点:1.发现自己2.突破家庭3.迈向社会——由依附关系向自主地位的过渡第三节 性生活的要求与道德、法制的矛盾56
对性的理解与体验:1.无知2.朦胧3.爱慕4.初恋5.钟情——始犯两性关系错误的动机分析——社会道德观念教育——法制观念教育——性知识教育第四节 活动能量与认识水平的矛盾67
儿童期——青少年期——掌握行与知的矛盾特点,提高认识水平第五节 现实与未来的矛盾77
青少年认识上的特点——青少年怎样认识现实与未来——向往着未来而致力于现在小结87
(三) 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89
一青少年失足的原因89
第一节 青少年本身的因素89
第二节家庭的不良影响92
第三节 学校的教育不当95
第四节社会的消极影响98
二青少年失足的预测与预防100
第一节 对可能失足的青少年的挽救100
削弱和排除形成犯错误、犯罪动机的动因——抑制和改变犯错误、犯罪的动机——防止特殊情况中的偶发事件第二节犯错误、犯罪前期的征兆106
人的关系方面——物质追求方面——性的追求方面——学习、劳动和工作方面第三节预测的方法111
观察法——谈心法——活动产品分析法——调查访问法第四节预防的基本措施116
树立革命理想,培养美好希望——加强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的教育——尽可能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尽快解脱苦恼,纠正不良习气小结120
三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方法的探索121
第一节失足青少年的心理特征121
精神空虚,政治糊涂——关系僵化,感情冷淡——低级欲望强烈——以相反的眼光看人看事第二节怎样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124
建立新型关系,做集体生活主人——坚持以理服人,培养人的尊严——从实际出发,在反复中前进——建立严格制度,养成美好传统——走向社会,接受社会教育小结140
1982《青少年生理心理特征与教育方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徐应隆著 1982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青少年教育心理学
- 1983 山东省师专心理学教学写协作组《青少年教育心理学》编写组
-
- 青少年心理学
- 1983
-
- 青少年心理教育与训练
- 湖南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
-
- 心理教育实验用书 青少年心理教育与训练
- 湖南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
-
- 青少年书读心理与书读方法
- 1993 北京:海洋出版社
-
- 青年心理教育与咨询
- 1993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 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
- 1997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青年心理特征
- 1987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 青年心理与教育
- 1978 教育文物出版社
-
- 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 1990 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
-
- 青少年心理
- 1990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1997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 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 1997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学校心理教育理论与方法
- 1995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