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语用学》
作者 | 陈忠著 编者 |
---|---|
出版 |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06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282932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5598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序 范晓1
序 高更生1
第一章 信息语用学的性质1
第一节 历史与发展1
第二节 研究方法、目的与范围8
一 历史回顾8
二 新的构想14
一 信息的定义与本质16
第一节 信息16
第二章 信息与言语信息16
二 信息的特征18
第二节 言语信息27
一 言语信息的定义27
二 言语信息的性质特征27
三 言语信息的成分类型、功能特征31
第三节 系统论的语言观43
第三章 言语信息的结构45
第一节 言语信息的内部微观结构51
一 无标记位置53
二 有标记位置54
三 有标记位置与极端对比标志的语义指向55
第二节 从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的关系看言语信息的外部宏观结构57
一 内部信息对外部信息的依赖64
二 外部信息对内部信息的依赖66
第四章 内外信息的沟通关联——信息场67
第一节 信息场的认知机制与原理67
第二节 信息场结构模式70
一 内部信息充当检索外部信息的提示线索70
二 词义的变体与规约义素、隐含义素77
三 信息处理、设计与控制策略78
第三节 信息场的宏观结构类型80
第五章 信息场的构成要素83
第一节 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83
一 隐性信息的产生机制85
二 省略86
第二节 背景信息89
一 背景信息的认知机制89
二 背景信息的类型、范围93
三 背景信息与信息导向95
五 背景信息的层次性98
四 背景信息的视角与选择98
第三节 语境信息的作用与功能100
一 补充作用102
二 语境信息对后续信息的制约和影响103
三 题目对正文的制约和提示107
四 语境预期113
五 语境的过滤功能114
第四节 语境对词语意义的整合作用及语境义116
一 词义的语境变体116
二 语境对词义的具化作用117
三 语境造成义素部分凸显118
四 部分义素的抵消、取消、舍弃119
五 语境提示关联造成义位上升120
六 语境造成义素偏移121
七 语境造成义素相互渗透衍生语境变体121
八 语境信息造成义素扩张122
九 类比义素转移形成语境变体123
第五节 非语言语境信息125
一 社会语境信息126
二 空间语境信息129
第六节 知识储备131
第七节 预设信息132
一 预设信息的类型133
二 预设的触发134
三 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137
四 预设的本质与认知机制140
五 预设信息的层次性140
六 预设的利用——巧用虚假预设143
七 预设信息的误导145
八 误用预设146
九 预设的否定147
第八节 推导信息与智力干涉149
第六章 会话含义153
第一节 合作原则154
一 合作原则的原理154
二 合作原则的实施、落实程度157
第二节 会话含义的推导159
一 “适量”准则的违背与推导159
二 “质量”准则的违背与推导161
三 “相关”准则的违背与推导162
四 “方式”准则的违背与推导163
第三节 礼貌原则164
第四节 会话含义的灰色性167
第五节 会话含义学说述评171
第七章 信息场的微观结构176
第一节 信息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176
第二节 信息场的微观结构分类180
一 对比信息场180
二 强调的方式与途径182
三 相关聚合场185
四 同位相关聚合场187
五 数量对比场188
六 二元场190
七 极端对比与极端对比标志191
八 否定信息场208
第八章 指示信息219
第一节 有效范围指示219
一 有指与无指219
二 定指与不定指220
三 实指与虚指223
第二节 信息的自返性224
第三节 元语言信息225
第四节 社交指示信息——称呼、称谓的形式227
一 社会关系决定称呼、称谓的形式227
二 敬称与谦称229
第九章 信息控制与设计232
第一节 控制与言语信息233
第二节 动机目标决定信息控制的方向237
第三节 信息动机是选择切入点的依据238
一 动机与会话含义的控制238
第四节 信息参照点的选择定位239
二 语境干预造成动机被误解239
一 信息参照点的本质240
二 不同的顺序、参照点表达不同的主题基调241
三 不同的顺序、参照点表达不同的新信息241
第五节 信息控制设计的手段和途径242
一 设计小目标、迂回达到总目标242
二 改变方向、闪避暗礁248
三 顺水推舟、自圆其说252
四 顺水推舟、化解消极信息253
五 巧妙回避、藏真示假253
六 诱导与反诱导254
七 积极诱导与消极诱导255
八 信息变体256
第六节 信息环境的控制利用271
一 空间因素272
二 时间、心理因素283
三 民族、社会文化因素287
四 历史文化因素296
第七节 主体因素的控制利用298
第八节 善意失真——情感成分优化控制处理策略303
第九节 信息预测304
一 语音层面的预测规律305
二 语素、词语层面的预测规律306
三 预测信息的纠错功能311
四 通过“信息定势”控制他人313
第十节 控制不当与失控316
一 意外预设导致失控316
二 跨语言、跨文化交际失控317
三 矛盾、两难造成控制困难318
四 反效信息321
第十一节 信息反馈与控制321
第一节 什么是“灰色”327
第十章 灰色信息的性质与设计利用327
第二节 灰色与模糊328
第三节 灰色信息的分类与成因331
一 分类331
二 成因332
三 灰色是双刃剑339
四 从灰色对法律语言的消极制约看自然语言的局限340
第四节 灰色信息的机制363
一 调整词语,变动内涵外延增加灰度363
二 扩大可能性空间提高灰度364
三 指示范围、界限不明确造成灰色365
四 歧义、歧解造成灰色366
五 必要信息量不足与灰色368
六 信息量不足与误导信息376
七 沉默与灰色信息379
八 闪避造成灰色381
九 信息的隐、现造成灰色381
十 示假藏真的暗示385
第五节 灰色信息与白色信息的转化398
参考论著401
后记405
1999《信息语用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忠著 1999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信息与信息化 知识·方法·应用
- 1995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 瞬间信息效用
- 1994
-
- 信息市场经营与信息用户
- 1994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市场营销信息运用学
- 1990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 X线投照技术
- 1980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经济信息利用学
- 1997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 光荣与辉煌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典 上
- 1997 北京:红旗出版社
-
- 信息英语 信息源与信息获取
- 1999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 信息法学
- 1995 北京:法律出版社
-
- 现代汉语用字信息分析
- 1993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 1998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 语言信息和语言通信
- 1987 北京:知识出版社
-
- 实用企业情报信息学
- 1989 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
-
- 信息管理英语 信息管理环境
- 1999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 信息光学
- 1986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