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体系》
作者 | 《民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37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0382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何谓中国学术1
甲 中国学术的范围1
乙 中国学术在世界学术界的地位2
丙 近年来中国学术研究的成绩4
第二节研究中国学术的条件7
甲 研究的步骤和方法7
乙 时代的划分与思想的过渡9
丙 每个时代的特点和贡献11
第二章起源时代15
第一节学术产生的原因15
甲 学术起源与古籍15
乙 神权思想与学术起源18
丙 从尊天到祭祖20
第二节王官与学术21
甲 祝史在学术上的地位21
乙 诸子是否出于王官24
丙 三代学校制度与学术26
第三节中国学术上的发明27
甲 天文历数学的发明和进步27
乙 文字学的发明和变迁28
丙 文章诗歌的起源30
丁 医药绘画器物等的发明31
第三章诸子时代33
第一节先奉学术概况33
甲 先秦学术产生的原因33
乙 先秦学术的派别35
丙 先秦学术的纲要37
第二节道家学说的大概38
甲 老子的学说与思想39
乙 老学的后继43
第三节儒家学说的大概46
甲 孔子的学说与思想46
乙 孔学的后继49
第四节墨家学说的大概及其他56
甲 墨子的学说与思想56
乙 其余各家学说62
丙 先秦其他学术66
第四章经学时代69
第一节秦汉学术思想的趋势69
甲 秦始皇的政策与当时的学术69
乙 汉初各家学说的暗斗71
丙 汉代尊儒的原因73
第二节经学的传统75
甲 孔子的删经问题75
乙 群经的传授77
第三节群经的内容82
甲 易的内容82
乙 诗的内容83
丙 书的内容84
丁 礼的内容86
戊 春秋的内容88
巳 其余各经89
第四节经学上的几个问题90
甲 今古文的争执90
乙 前后汉经学的派别93
丙 谶纬学的发生及影响96
第五节汉代其他学术97
甲 文学98
乙 其他学说及著作99
丙 佛学的输入与翻译100
丁 艺术上的贡献101
第五章老佛时代103
第一节老佛学说与时局103
甲 老佛学说发皇的原因103
乙 老佛思想的比较105
丙 老佛学说的影响107
第二节六朝的学术趋势108
甲 一般思想的倾向108
乙 儒学的消沈110
丙 老学末流的分派111
第三节佛教的传布114
甲 佛教的产生114
乙 佛教的教义与著作116
丙 佛教的宗派119
丁 信佛与反佛126
第四节文学艺术上的变迁129
甲 六朝文的趋势129
乙 诗学的演进130
丙 历史与音韵学131
丁 艺术上的贡献133
第六章理学时代135
第一节何谓理学135
甲 理学产生的背景135
乙 理学与佛教的关系136
丙 理学家与和尚138
第二节理学的派别140
甲 濓溪的太极图说140
乙 二程学说与理学派别142
丙 张子西铭与本体论144
丁 邵子象的数与司马光146
戊 朱子学说与影响149
巳 象山与朱子的异点152
庚 阳明知行合一的主张154
辛 理学的后继者157
第三节理学的价值与批评161
甲 理学在哲学上的地位161
乙 理学家的修养方法164
丙 几个非纯粹的理学家167
第四节宋元明的其他学术169
甲 诗词戏曲的价值169
乙 史学与其他作品171
丙 艺术上的贡献173
第七章考据时代175
第一节清代考据学情形175
甲 考据学产生的原因175
乙 汉宋学的对垒177
丙 今文学的复兴181
第二节考据学者的代表人物183
甲 顾炎武的反理学184
乙 黄宗羲的斥君权185
丙 王夫之的反明学186
丁 胡渭的辨易图187
戊 阎若璩的攻尚书188
巳 颜李学的重力行190
庚 惠戴江崔等诸大家191
第三节考据学在学术上的贡献195
甲 开疑古的风气195
乙 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198
丙 著作的丰富200
第四节清代其他学术206
甲 文学的派别206
乙 历史及天算208
丙 艺术上的贡献211
第八章新学时代213
第一节西学的输入213
甲 教士与西学的介绍213
乙 西学输入的分期214
丙 道光以后的趋势218
第二节文学的革命220
甲 白话文运动220
乙 白话文的历史观222
丙 文学革命兴学术影响224
第三节现代学术思想的变迁226
甲 五四以后的趋势226
乙 科学兴玄学之战229
丙 新文学的派别232
丁 新兴的文学235
1990《中国学术体系》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民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 1990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画黑白体系论
- 1991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
- 管理体系 学术管理篇
-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关系学
- 香港亚太研究所海外华人研究社
-
- 中国美学体系论
- 1995 北京:语文出版社
-
- 中国科学技术团体
- 1990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 中国书法全集 25 隋唐五代编颜真卿1
- 1993 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
- 中国式CI策划体系
- 1997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审计体系研究
- 1998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中国金融体系
- 1997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 中国诗学体系论
- 1992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中国法律体系与法学原理
- 1997 北京:法律出版社
-
- 中国文化新体系
- 1994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历史体系新论
- 1995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 论中医学术渊源、体系、发展
- 1985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国金融体系概论
- 1993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