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学术渊源、体系、发展》求取 ⇩

第一章 中医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1

第一节 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1

第二节 粗浅的解剖知识的积累4

第三节 古代哲学的指导和结合8

(一) 生命的物质基础8

(二) 中医学和古代哲学——阴阳五行学说的结合17

第二章 独特的理论体系的形成32

第一节 独特的生理学32

(一) 人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33

(二) 以经络联结的五个功能系统44

(三) 人的生命运动和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63

第二节 独特的病理学68

(一) 疾病的产生是阴阳相对平衡的失调和破坏69

(二) 升降功能失常是病理变化的基本表现形式71

(三) 邪正斗争的对比关系是疾病虚实变化及其转归的决定因素74

(四) 任何局部病变都是功能系统病理变化的反映76

第三节 独特的病因学80

(一) 六淫81

(二) 疫疠84

(三) 七情84

第四节 独特的诊断学88

第五节 独特的治疗学93

(一) 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证治法则94

(二) 辨证论治的方法和规律101

(三) 选择药物的原则性和针对性121

第三章 中医学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25

第一节 各专科著作的产生125

(一) 脉学专著的产生126

(二) 针灸学专著的产生141

(三) 病因证候学专著的产生161

(四) 综合性医著的产生170

(五) 外科专著的产生175

(六) 伤科专著的产生176

(七) 妇产科专著的产生177

(八) 儿科专著的产生177

(九) 药物学的进一步发展178

第二节 各专科的进一步发展179

第三节 宋元时期四大学派的产生及其对中医学理论发展的贡献196

(一) 四大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196

(二) 四大学派的主要学术观点197

第四节 发扬创新精神的新成就220

(一) 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问世221

(三) 具有革新精神的医著——王清任的《医林改错》224

(四) 温病学说的形成及其贡献230

第五节 中西医汇通派的学术见解及其意义249

第四章 对中医学发展的展望254

第一节 系统的整理提高254

(一)编撰系统的高质量的中医学教科书255

(二)系统提高和发展中医学的脏腑学说256

(三)系统整理、提高、发展中医的临床医学理论260

第二节 用现代科学来继承发展中医理论262

(一) 在中西医结合中提高临床疗效263

(二) 运用现代科学(包括西医学)技术方法阐明中医临床疗效的原理265

第三节 用新的研究成果提高、发展中药学268

(一) 大力推行剂型改革269

(二) 逐步阐明中药的药理作用269

(二) 免疫法的先驱——人痘接种法的发明273

1985《论中医学术渊源、体系、发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颜克海编著 1985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科学术语渊源小词典(1991 PDF版)
科学术语渊源小词典
1991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中国医学源流论( PDF版)
中国医学源流论
中医理论讲稿   中医学理论体系简介( PDF版)
中医理论讲稿 中医学理论体系简介
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中医理论讲稿  中医学理论体系简介( PDF版)
中医理论讲稿 中医学理论体系简介
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渊源(1936 PDF版)
渊源
1936 天侨出版部
中国医学源流论( PDF版)
中国医学源流论
发展技术论(1993 PDF版)
发展技术论
1993 北京:学苑出版社
中国社会发展的支撑体系(1997 PDF版)
中国社会发展的支撑体系
1997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体内发展论(1997 PDF版)
体内发展论
1997 北京:红旗出版社
文心雕龙新探  刘勰文学理论体系及其渊源(1987 PDF版)
文心雕龙新探 刘勰文学理论体系及其渊源
1987 济南:齐鲁书社
中医药发展新论(1995 PDF版)
中医药发展新论
1995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民族史研究(1987 PDF版)
中国民族史研究
1987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医学发展简史(1979 PDF版)
中国医学发展简史
1979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人体体质学  理论、应用和发展(1991 PDF版)
人体体质学 理论、应用和发展
1991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新编中医三字经(1989 PDF版)
新编中医三字经
1989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