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发展医学概论》
作者 | 曾雁鸣 编者 |
---|---|
出版 |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97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644120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6540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导论1
1 提出“人体发展医学”的背景1
1.1 临床诊断的误区1
1.2 治疗及用药的狭隘性3
1.3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间的格拒5
2 人体发展医学——临床医学新概念5
第二章 疾病阶段论8
1 健康与疾病8
1.1 西方健康与疾病观8
1.2 中医学传统的健康与疾病观9
1.3 现代健康与疾病观10
2 体质与疾病11
2.1 体质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11
2.2 体质的形成因素12
2.3 体质对疾病的影响14
3 病因与疾病16
3.1 现代医学对病因的认识16
3.2 中医对病因与疾病的认识21
4 疾病的阶段论23
4.1 西医疾病阶段性划分及其意义23
4.2 中医疾病阶段论思想25
5 病程干预论40
5.1 病程干预的方式40
5.2 病程干预的手段41
5.3 病程干预的时机42
6. 康复阶段论45
6.1 康复医学概述45
6.2 康复阶段论——阶段康复45
第三章 空间预留论49
1 空间预留论的提出及意义49
1.1 时间与空间的哲学含义及其在医学发展中的指导作用49
1.2人体生命活动的时间变化及其相应空间对治疗的意义50
1.3 人体病理转变的时间变化及其相应空间对治疗的意义51
1.4 中医证候空间54
1.5 药物作用的时间及其相应空间对治疗的意义56
1.6 空间预留论及其提出的依据60
1.7 空间预留论的空间分类63
1.8 空间预留提出之意义65
2 基础医学时空观65
2.1 生命体、疾病与治疗时空观66
2.2 药物资源与开发时空观73
3 临床医学时空观78
3.1 临床时间观78
3.2 临床时间观与空间预留论80
3.3 年龄与时间预留82
3.4 性别与空间预留83
3.5 病种时空预留84
3.6 时空预留与医生用药水平的关系86
4 临床用药空间论88
4.1 药物品种选择与空间预留88
4.2 药物剂量调整与空间预留90
4.3 用药方式变化与空间预留91
4.4 用药合理性、准确性与空间预留93
4.5 中医“治未病”思想与空间预留95
4.6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96
第四章 多维治疗论99
1 点性治疗论99
1.1 点性治疗的对象99
1.2 正确对待点性治疗法100
2 线性治疗论101
2.1 线性发病的病因101
2.2 线性发病机制及表现102
2.3 中医对线性治疗的认识102
3 面性治疗论103
3.1 面性发病机理103
3.2 面性理论与多维理论的关系104
3.3 中医的多维治疗观105
4 多维治疗观105
4.1 生物医学模式的多维发病学及其多维治疗论106
4.2 生物—心理—社会三维医学模式及其多维治疗论110
4.3 中医多维医学模式及其多维治疗论113
第五章 药物配伍变化——药效互动论116
1 药效互动论的提出116
2 互生论118
2.1 含义118
2.2 药效互生机理120
3 互补论123
4 互制论124
4.1 药效学上的互制作用125
4.2 药代学上的互制作用125
5 互克论127
5.1 药效学上的互克作用127
5.2 药代学上的互克作用128
5.3 配伍禁忌130
6 宿居论131
6.1 现代医学宿居论基础131
6.2 传统医学宿居论基础131
6.3 宿居论的提出及意义132
7 中药的“七情”134
7.1 中药“七情”的含义134
7.2 中药“七情”在中西药合用中的指导意义135
8 结语136
第六章 复合治疗论138
1 中医治疗学基础139
1.1 中医治则基本内容140
1.2 中医治疗手段150
1.3 中医综合治疗论154
2 西医治疗学简述156
2.1 内科治疗157
2.2 外科治疗158
2.3 其他治疗158
3 复合治疗论与多维治疗论的关系159
第七章 药品与毒品——药品有色论160
1 药品有色论的提出160
1.1 绿色药品161
1.2 黑色药品163
1.3 灰色药品164
2 复方药品有色论165
2.1 中药复方制剂有色观165
2.2 中西药复方制剂有色观166
2.3 西药复方制剂有色观166
3 有色药品转化论167
3.1 炮制转化论167
3.2 制剂转化论168
第八章 结构用药论170
1 结构用药论的形成171
1.1 临床用药现状171
1.2 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173
1.3 结构用药论的内涵176
2 结构用药论的基本要素177
3 结构用药模式179
3.1 绿色用药模式179
3.2 绿灰用药模式180
3.3 绿黑用药模式182
3.4 绿灰黑用药模式183
3.5 灰色用药模式184
3.6 灰黑用药模式185
3.7 黑色用药模式186
4 合理用药187
4.1 西药的合理使用187
4.2 中药的合理使用191
4.3 中西医结合合理用药193
5 结语195
1999《人体发展医学概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曾雁鸣 1999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宇宙发展史概论
- 1972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西藏经济发展概论
- 1986
-
- 实用工业企业经济法
- 1990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体内发展论
- 1997 北京:红旗出版社
-
- 社会发展概论
- 1997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 中医药发展新论
- 1995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可持续发展概论
- 1999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 人类学理论发展史
- 1980 台湾商务印书馆
-
- 发展经济学概论
- 1992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
- 发展战略决策学概论
- 1990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近现代数学发展概论
- 1991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中医人才学概论
- 1992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
- 论中医学术渊源、体系、发展
- 1985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人体体质学 理论、应用和发展
- 1991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