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心理探索》
作者 | 金道行著 编者 |
---|---|
出版 |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39 |
出版时间 | 199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351185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0320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导论1
一写作心理的双向组合2
二 写作心理的矛盾运动8
Ⅰ 写作心理是一个运动过程8
Ⅱ 写作心理是一个矛盾运动10
Ⅲ 写作心理运动的主导是创造性思维13
三 写作心理研究15
Ⅰ 心理学与写作心理研究15
Ⅱ 文艺心理学与写作心理研究17
Ⅲ 写作心理学的建构20
一 写作动机的特征25
上编作者心理25
第一章 写作动机25
Ⅰ 强烈的倾吐欲望26
Ⅱ 深沉的情感动力31
二 性格、气质和写作成才37
Ⅰ 性格选择写作37
Ⅱ 写作选择气质39
Ⅲ 性格、气质与写作成才41
三 写作动机的系统42
第二章 选材心理46
一 选材的心理平衡46
Ⅰ 力的平衡47
Ⅱ 读写平衡52
二 选材的心理整合54
Ⅰ 新旧互补56
Ⅱ 远近互补57
Ⅲ 主客互补60
三 猎奇心理62
第三章 写作欲66
一 写作欲的产生67
Ⅰ 外部激发69
Ⅱ 意识觉醒72
二 写作欲的特征74
Ⅰ 情绪性75
Ⅱ 决断性77
Ⅲ 目标化79
三 写作欲的控制82
Ⅰ 控制纵情写作欲82
Ⅱ 控制消极写作欲83
第四章 构思85
一 构思心理描述86
Ⅰ 耽思86
Ⅱ 苦恋88
Ⅲ 畅达89
二 构思的内控、内现和内化91
Ⅰ 内控92
Ⅱ 内现93
Ⅲ 内化96
三 精巧构思的心理趋向97
Ⅰ 求新心理趋向97
Ⅱ 求美心理趋向100
Ⅲ 追求意趣的心理趋向102
第五章 表现心理104
一 写作的最佳心境105
Ⅰ “入乎其内”106
Ⅱ “超越自我”109
二 表现的心理困惑112
Ⅰ 整体张力112
Ⅱ 抗拒提纲114
Ⅲ 形式克服内容116
三 文章有生气灌注118
Ⅰ 文气118
Ⅱ 生气120
Ⅲ 底气123
第六章 语言痛苦125
一 语言的弱点与作者的痴求126
Ⅰ 丰繁的贫乏126
Ⅱ 生动的抽象129
Ⅲ 精确的模糊131
Ⅳ 新鲜的保守133
二 语言痛苦的心理构成135
Ⅰ 词不达意律136
Ⅱ 内外有别律139
Ⅲ 说写分离律141
三 语言的限制与反限制143
Ⅰ 心灵化144
Ⅱ 陌生化147
第七章 灵感152
Ⅰ 突发性153
一 灵感的特征153
Ⅱ 非自觉性155
Ⅲ 创造性157
二 灵感的心理奥秘159
Ⅰ 意识——潜意识——意识159
Ⅱ 兴奋——抑制——兴奋162
三 灵感与直觉165
四 灵感与写作灵气169
第八章 写作意志174
一 写作:意志的较量174
Ⅰ 排除外扰178
Ⅱ 消除内耗180
二 写作意志的内导系统182
Ⅰ 动机内导183
Ⅱ 意识内导185
Ⅲ 情绪内导186
三 写作意志的品质187
Ⅰ 自主性188
Ⅱ 自觉性189
Ⅲ 自制力190
第九章 写作苦闷期192
一 写作苦闷期的必然193
Ⅰ 迂回:一种心理节奏193
Ⅱ 压力:来自读者的期待194
Ⅲ 紧迫:一种竞争意识196
二 写作苦闷期的心理追溯198
Ⅰ 思维定势的苦果198
Ⅱ 精神蜕变的阵痛201
三 渡过心理难关203
Ⅰ 写作低谷的飞跃204
Ⅱ 写作高峰的转移206
第十章 发表欲210
一 投稿与发表211
Ⅰ 投稿心理211
Ⅱ 发表心理213
Ⅲ 稿酬心理216
二 退稿心理219
Ⅰ 产生负诱发220
Ⅱ 磨砺意志力220
三 一稿两投221
Ⅰ 提高保险系数222
Ⅱ 避免投稿失误222
Ⅲ 提早见报时间222
四 版权纠纷224
Ⅰ 我中有你的“移植”227
Ⅱ 改头换面的“巧合”227
五 剽窃心理227
Ⅲ 掩耳盗铃的抄袭228
下编读者意识233
第十一章 社会心理233
一 群体意识的积淀235
Ⅰ 写作思维圈237
Ⅱ 文化心理模式239
二 从众心理的就范241
Ⅰ 求同心理241
Ⅱ 从众心理243
Ⅲ 逆反心理245
三 轰动效应247
Ⅰ 主观适应248
Ⅱ 客观顺应250
第十二章 共鸣欲252
一 作者写作的对象感253
Ⅰ 读者:心目中的存在253
Ⅱ 读者:心目中的上帝256
Ⅲ 对象感的特点258
二 作者写作的共鸣欲260
Ⅰ 什么是共鸣欲260
Ⅱ 共鸣欲的特点263
三 读者意识的发生机制266
Ⅰ 认识发生原理266
Ⅱ 人际关系原理268
第十三章 吸引心理271
一 技巧的实质272
Ⅰ 吸引注意力273
Ⅱ 保持期待欲277
二 无技巧的实质281
Ⅰ 无技巧是技巧向无意识的转化282
Ⅱ 无技巧是形式向内容的转化285
三 魅力的实质288
Ⅰ 审美心理288
Ⅱ 整体意识290
一 作者的名誉观294
第十四章 惜名心理294
Ⅰ 创造的自信295
Ⅱ 理解的欣慰297
Ⅲ 文责的压力298
Ⅵ 名声的膨胀300
二 作者的笔名意识301
Ⅰ 主体意识的强化302
Ⅱ 人格的符号化304
三 文人良心307
Ⅰ 可读性强309
Ⅱ 开卷有益311
Ⅲ 尊重他人312
第十五章 反馈心理314
一 反馈心理的平衡315
Ⅰ 失落感317
Ⅱ 期待感318
二 反馈心理的追踪320
Ⅰ 正反馈的效应321
Ⅱ 负反馈的效应323
三 反馈心理的延续327
Ⅰ 反馈心理的连续性328
Ⅱ 反馈心理的连锁性330
后记 金道行333
1991《写作心理探索》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金道行著 1991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存在心理学探索
- 1987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 文艺心理探索
- 1987
-
- 情爱心理探索
- 1988 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
-
- 心灵的探索与探索的心灵
- 1991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
- 心期 美的探索
- 1986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 文学创作心理初探
- 1989 南京:南京出版社
-
- 写作心理拾趣
- 1986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 理财探索
- 1990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人性的探索 个性心理学原理
- 1989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 现代青年心理探索
- 1989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 写作心理学
- 1990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文心雕龙探索
- 1986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性心理学探索
- 1989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思想、心理、行为 思想政治工作学探索
- 1990 重庆:重庆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