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美学》求取 ⇩

第一章 导论1

一 谈谈小说美学的概念1

目录1

二 中国小说美学与明清小说评点11

三 对中国小说美学的研究为什么会成为空白15

四 研究中国小说美学的意义20

李贽、叶昼、冯梦龙22

一 古典小说美学的发端时期及其三位代表人物22

第二章 古典小说美学的先驱——22

二 “可与天地相终始”27

——小说的永恒生命力的源泉27

三 “妙处都在人情物理上”29

——小说的真实性要求29

四 “同而不同处有辨”33

——塑造典型性格的早期理论33

五 “不知有所谓语言文字”36

——艺术形式美的一条规律36

——小说的通俗化要求41

六 “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41

第三章 金圣叹的小说美学:评点《水浒传》44

一 重新研究金圣叹44

二 “磨子打下来,毕竟磨脐歪了”46

——金圣叹的民主倾向46

三 “怨毒著书”和“庶人之议”57

——小说艺术的批判性57

四 “因文生事”与“以文运事”60

——小说与历史著作的区别60

——艺术创作中的灵感65

五 “灵眼觑见”和“灵手捉住”65

六 “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人性格都写出来”68

——典型性格与小说的美感力量68

七 “使人对之,龌龊销尽”69

——典型性格与小说的净化、升华作用69

八 “定是两个人,定不是一个人”70

——典型性格是独特的个性70

九 “写鲁达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72

——人物肖象和动作的性格化72

十 “非鲁达定说不出此语,非此语定写不出鲁达”——人物语言与人物性格的同一性75

——同一性格通过不同形式表现80

十一 “要写李逵朴至,便倒写其奸猾”80

十二 “要衬石秀尖利,不觉写作杨雄糊涂”82

——不同性格的对比和衬托82

十三 “极骇人之事”与“极近人之笔”84

——写英雄人物不能神化84

十四 “忽提四字醒之”86

——人物与环境不能脱节86

十五 “十年格物”和“因缘生法”88

——塑造典型性格的认识论88

——情节与性格的辩证法(一)90

十六 “石秀探路一段,描出全副一个精细人”90

十七 “借勺水兴洪波”92

——情节与性格的辩证法(二)92

十八 “叙事微”与“用笔著”94

——情节与性格的辩证法(三)94

十九 “写武松打虎纯是精细,写李逵杀虎纯是大胆”——情节与性格的辩证法(四)95

二十 “不险则不快,险极则快极”97

——情节要适应读者的美感心理97

二一 “极力摇曳,使读者心痒无挠处”98

——情节的连续与中断98

——壮美和优美的转换99

二二 “山摇地撼”之后,忽又“柳丝花朵”99

二三 “天外飞来”与“当面拾得”101

——情节的传奇性与现实性101

二四 “正文之外,旁作余文”105

——情节的多层含义105

二五 “是李小二眼中事”106

——叙事观点的变化106

二六 ”油晃晃”与“明晃晃”110

——小说语言的准确性110

——小说语言的表现力111

二七 “只用三个字,写废寺入神”111

二八 “一笔作百十来笔用”113

——小说语言的容量113

二九 “极险之情”与“极趣之笔”115

——小说语言的喜剧性115

三十 “大珠小珠满盘进落”116

——小说语言的形式美116

第四章 毛宗岗的小说美学:评点《三国演义》120

一 毛宗岗和《三国演义》的评点120

——历史小说的真实与虚构121

二 “据实指陈”与“虚实相半”121

——历史小说对于历史事件的依赖性126

三 “天然有此等妙事以助成此等妙文”126

四 “无中生有”的“匠心”与“叙一定之事”的“匠心”——历史小说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27

五 “千古第一贤相”、“千古第一名将”和“千古第一奸雄”——典型人物的绝对化130

六 “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夫形之而更勇”——人物塑造的辩证法(一)135

七 “以豪杰折服豪杰不奇,以豪杰折服奸雄则奇”——人物塑造的辩证法(二)137

八 “都作数层出落”138

——人物塑造的辩证法(三)138

——人物塑造的辩证法(四)140

九 “善写妙人者不于有处写”140

十 叙事方法十二条143

十一 叙事方法的根据150

第五章 张竹坡的小说美学:评点《金瓶梅》154

一 《金瓶梅》和张竹坡的评点154

二 “此书独罪财色”164

——小说家对人生的深入(一)164

三 由“一家”而及“天下国家”167

——小说家对人生的深入(二)167

——小说的美学风貌170

四 “市并文字”与“花娇月媚文字”170

五 “从一个人心中讨出一个人的情理”173

——人物个性化的内涵173

六 以丑角作“点睛之笔”178

——小说中化隐为显的一种手法178

七 “小小博浪鼓”和“小小金扇”183

——小道具在小说中的两种作用183

八 “纯是白描追魂摄影之笔”185

——审美描写与非审美描与的区分(一)185

——审美描写与非审美描写的区分(二)190

九 “百忙中故作消闲之笔”190

十 “富贵气象却是市井气”193

——审美描写与非审美描写的区分(三)193

十一 “特特错乱其年谱”196

——小说中的时间196

第六章 脂砚斋的小说美学:评点《红楼梦》200

一 全面认识脂评的价值200

二 “作者是欲天下人共来哭此‘情’字”202

——小说的悲剧性202

——艺术真实性的含义(一)208

三 “天下必有之情事”208

四 “可解之中又说不出理路”211

——艺术真实性的含义(二)211

五 “实未目曾亲睹”216

——典型人物是小说家的创造216

六 “今古未有之一人”218

——典型人物的理想性218

七 “真正情理之文”222

——人物性格的复杂性222

——人物形象的“缺陷美”229

八 “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229

九 “妙处皆从诗词句中泛出”231

——小说中的意境231

十 “非经历过,如何写得出”234

——亲身经历在艺术创造和欣赏中的作用234

第七章 梁启超与近代小说美学241

一 梁启超和“小说界革命”241

二 摹写“现境界”和创造“他境界”246

——对小说特性的认识论分析(一)246

——对小说特性的认识论分析(二)248

三 “‘今社会’之见本”248

四 “英雄之性”和“男女之性”251

——对小说特性的人性论分析………………(?)五 “熏“、“浸”、“刺”、“提”——对小说特性的心理学分析(一)251

六 “不费心思”和“时刻变换”254

——对小说特性的心理学分析(二)254

七 “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256

——对小说的社会作用的看法(一)256

八 “小说固不足生社会,而惟有社会始成小说”——对小说的社会作用的看法(二)259

——对小说创作规律的探讨260

九 “不容着一我之见”260

十 “作小说有五难”263

——小说创作的一个矛盾263

十一 “专写下等社会家常平淡之事”266

——近代现实主义的一个特点266

十二 “风俗时势有不同”268

——小说的民族化要求268

第八章 结束语272

附录 叶昼评点《水浒传》考证280

后记303

1982《中国小说美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叶朗著 1982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小说美学(1987 PDF版)
小说美学
1987 燕山出版社
小说美学(1985 PDF版)
小说美学
1985
现代美国小说史(1992 PDF版)
现代美国小说史
1992
老人河  美国中篇小说集(1985.07 PDF版)
老人河 美国中篇小说集
1985.07 安徽文艺出版社
小说美学(1991 PDF版)
小说美学
1991 北京:人民出版社
当代小说美学(1990 PDF版)
当代小说美学
1990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服装生产管理(1994 PDF版)
服装生产管理
1994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古典小说审美思考(1990 PDF版)
中国古典小说审美思考
1990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现代小说美学(1987 PDF版)
现代小说美学
1987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小说结构美学(1987 PDF版)
小说结构美学
1987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50部美国小说(1999 PDF版)
50部美国小说
1999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小说言语美学(1996 PDF版)
小说言语美学
1996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美国小说两篇(1974 PDF版)
美国小说两篇
1974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老人河  美国中篇小说集(1985 PDF版)
老人河 美国中篇小说集
1985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美国小说史纲(1988 PDF版)
美国小说史纲
1988 北京:北京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