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心理学》

目录1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写作学就是写作学——文章学、文学学是其分支1

第二节 写作不是“前科学”,但它需要走向现代化5

第三节 写作学科研究方法的探讨12

第二章 写作活动生理、心理概述17

第一节 一切心理现象都是以生理活动为基础17

第二节 写作活动的良好效果,产生于优化的条件反射21

第三节 “写作就是思维”——学会想才会写24

第四节 以研究社会心理为窗口,进入社会生活的深层27

第五节 为写作学科现代化,优化社会心理环境33

第三章 写作过程中表层系统的心理分析42

第一节 接触客观事物过程中的心理现象——重视人类“智力”资源的开发42

第二节 充分发挥“心理能力”作用,排除“心理障碍”,沟通思路48

第三节 “心理距离”在作品生产与欣赏环境中的最佳选择——认识生活,积累素材61

第四章 写作过程中里层系统的心理分析71

第一节 记忆是智力结构中复杂信息的“仓库”——写作活动与记忆72

第二节 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写作活动与思维81

第三节 智力结构中的五色彩翼——写作活动与想象(联想)、幻想108

第四节 “五官出五觉,五觉出文章”——写作活动与通感124

第一节 智力结构中的特殊心理现象——写作活动与灵感思维130

第五章 写作过程中灵感思维与反常思维的心理分析130

第二节 智力结构中的又一特殊心理现象——写作活动与反常思维142

第三节 灵感思维与反常思维交界处的思考——思维方法必须适应新情况154

第六章 写作过程中表现系统的心理分析160

第一节 构思活动中的心理特征——运用相似理论进行构思161

第二节 以新的观点,思考语言的多变性应用——外部语言、内部语言与思维176

第三节 文体、语体、主题——以文体为中心的定型活动190

第四节 文字定型是文章制作的基本阶段——草稿与修改、相似与模仿197

第一节 系统反思的基本过程及其方法——主观的、客观的,二者和谐的统一213

第七章 写作过程中反思系统的心理分析213

第二节 反思活动中的心理因素——打破封闭性心理结构225

第三节 作者、读者、作品236

第八章 非智力因素训练系统的心理分析248

第一节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关系的思考——“双枪”并举促进写作活动的发展249

第二节 重视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品质——兴趣、爱好与写作255

第三节 重视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品质——意识、认识、情感与写作262

第四节 重视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品质——性格、意志、品质与写作266

第九章 关于“写作心理分析”再思考的几个问题275

后记286

1991《写作心理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严杰著 1991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写作心理探索(1991 PDF版)
写作心理探索
1991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心理神探 犯罪心理侧写( PDF版)
心理神探 犯罪心理侧写
心理描写( PDF版)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1981 PDF版)
心理描写
1981
理工科学论文写作(1987 PDF版)
理工科学论文写作
1987 大连:大连工学院出版社
文艺创作心理学(1988 PDF版)
文艺创作心理学
1988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写作心理拾趣(1986 PDF版)
写作心理拾趣
1986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文学创作心理学(1983 PDF版)
文学创作心理学
1983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文艺创作心理学(1989 PDF版)
文艺创作心理学
1989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写作心理学(1990 PDF版)
写作心理学
1990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学创作心理学(1990 PDF版)
文学创作心理学
1990 上海:学林出版社
文学创作心理学(1997 PDF版)
文学创作心理学
1997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写作学(1985 PDF版)
写作学
1985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写作心理能力的培养(1985 PDF版)
写作心理能力的培养
1985 北京:北京出版社
思想工作心理学(1986 PDF版)
思想工作心理学
1986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