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学简明教程》

目录1

一、岩石的概念1

二、岩石学的概念1

绪论1

三、岩石学和其它学科的关系2

四、岩石学的研究方法2

五、岩石学的发展简史和研究现状3

第一篇 岩浆岩5

第一章 总论5

第一节 岩浆5

第二节 岩浆岩6

第三节 岩浆岩的物质成分7

一、岩浆岩的矿物成分7

二、岩浆岩的化学成分9

三、岩浆岩的矿物共生组合规律和化学成分的关系10

第四节 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12

一、岩浆岩的结构12

二、岩浆岩的构造19

一、岩浆岩的产状22

第五节 岩浆岩的产状和相22

二、岩浆岩的相27

第六节 岩浆岩的分类和命名30

一、岩浆岩的分类30

二、岩浆岩的命名34

第一节 橄榄岩—苦橄岩类37

一、一般特征37

第二章 各论37

二、侵入岩——橄榄岩类38

三、喷出岩——苦橄岩类44

第二节 辉长岩—玄武岩类46

一、一般特征46

二、侵入岩——辉长岩类47

三、喷出岩——玄武岩类53

第三节 闪长岩—安山岩类58

一、一般特征58

二、侵入岩——闪长岩类59

三,喷出岩——安山岩类62

第四节 花岗岩—流纹岩类和65

花岗闪长岩—英安岩类65

一、一般特征65

二、侵入岩——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类66

三、喷出岩——流纹岩和英安岩类70

一、一般特征74

第五节 正长岩—粗面岩类74

二、侵入岩——正长岩类75

三、喷出岩——粗面岩类77

第六节 霞石正长岩—响岩类80

一、一般特征80

二、侵入岩——霞石正长岩类81

三、喷出岩——禹岩类83

第七节 脉岩类85

一、煌斑岩类85

三、伟晶岩类89

二、细晶岩类89

一、一般特征91

第八节 火山碎屑岩类91

二、火山碎屑岩的物质成分92

三、火山碎屑岩的结构93

四、火山碎屑岩的构造95

六、火山碎屑岩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96

五、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和命名96

七、火山碎屑岩的形成和变化99

第三章 岩浆岩的成因101

第一节 岩浆的形成101

一、地球的组成102

二、岩浆的形成103

第二节 原生岩浆107

第三节 岩浆的演化107

一、分异作用108

二、同化作用109

三、混合作用110

二、玄武岩类的成因111

第四节 主要岩浆岩类的成因111

一、超基性岩类的成因111

四、花岗岩类的成因112

三、闪长岩和安山岩类的成因112

第五节 岩浆岩的共生组合、分布与构造和矿产的关系113

一、洋中脊的岩浆岩组合114

二、大陆边缘的岩浆岩组合114

三、稳定大陆内的岩浆岩组合119

第二篇 沉积岩121

第一章 总论121

第一节 概述121

一、沉积岩的定义和分布121

二、研究沉积岩的意义121

三、沉积岩的一般特征121

四、沉积岩石学的现状和研究方法122

第二节 沉积岩的形成作用123

一、沉积物质的形成作用123

二、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126

三、沉积期后的变化及其作用135

第三节 沉积岩的构造和颜色141

一、概述141

二、层理构造141

三、层面构造151

四、同生变形构造154

五、生物成因构造157

六、化学成因构造157

七、其它成因的沉积构造159

八、沉积岩的颜色160

一、碎屑岩的一般特征162

第二节 碎屑岩162

第二章 各论162

第一节 沉积岩的分类162

二、粗碎屑岩——砾岩、角砾岩171

三、中碎屑岩——砂岩174

四、细碎屑岩——粉砂岩181

第三节 泥质岩182

一、概述182

二、泥质岩的一般特征182

三、泥质岩的主要类型186

四、泥质岩的研究方法和实际意义188

一、概述189

二、碳酸盐岩的物质成分189

第四节 碳酸盐岩189

三、碳酸盐岩的结构191

四、碳酸盐岩的构造197

五、碳酸盐岩的孔隙及裂缝199

六、碳酸盐岩的沉积期后变化200

七、碳酸盐岩的分类和命名205

八、碳酸盐岩的主要类型208

第五节 其它内源沉积岩211

一、蒸发岩211

二、硅质岩213

三、沉积相的鉴定标志216

一、沉积环境、沉积相的定义216

二、沉积相的分类216

第三章 沉积相216

第一节 概述216

第二节 大陆相组219

一、概述219

二、河流相220

三、冲积扇相225

四、湖泊相225

五、沼泽相228

第三节 过渡相组228

一、概述228

二、三角洲相229

三、河口湾相233

一、概述234

第四节 海相组234

二、无障壁海岸相236

三、有障壁海岸相239

四、浅海陆棚相244

五、次深海相245

六、深海相245

七、浊积岩相246

第五节 碳酸盐沉积相247

一、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247

二、碳酸盐沉积相模式247

三、碳酸盐沉积相的主要特征251

一、变质作用和变质岩257

第一节 变质作用和变质岩的基本概念257

第三篇 变质岩257

第一章 总论257

二、变质作用因素258

三、变质作用的类型261

四、变质作用的界限263

第二节 变质岩的物质成分263

一、变质岩的化学成分263

二、变质岩的矿物成分264

三、变质岩矿物共生组合的规律265

第三节 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267

一、变质岩的结构268

三、变质岩的构造275

二、变质岩结构的观察、描述和命名275

第四节 变质岩的分类278

第二章 变质岩各论——常见的变质岩类型279

第一节 动力变质岩类279

一、概述279

二、动力变质岩的分类和命名281

三、主要的动力变质岩282

第二节 热接触变质岩类283

一、概述283

二、热接触变质岩的分类和命名284

三、主要的热接触变质岩286

一、概述288

第三节 区域变质岩类288

二、区域变质岩的分类和命名289

三、主要的区域变质岩289

第四节 混合岩类296

一、概述296

二、混合岩的分类和命名298

三、主要的混合岩298

第五节 交代变质岩类301

一、概述301

二、交代变质岩的分类和命名302

三、主要的交代变质岩303

一、变质带的概念307

第三章 变质作用和原岩性质的研究307

第一节 变质作用的研究307

二、变质级308

三、变质相概述309

四、变质相系的概念311

第二节 变质岩原岩性质的识别与恢复313

一、地质产状和岩石组合313

二、矿物成分和矿物共生组合313

三、结构、构造特征314

四、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314

五、副矿物特征317

主要参考文献318

1987《岩石学简明教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翟淳主编 1987 北京:地质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岩石学简明教程(1987 PDF版)
岩石学简明教程
1987 北京:地质出版社
法学简明教程( PDF版)
法学简明教程
简明美学教程(1991 PDF版)
简明美学教程
1991
力学  简明教程( PDF版)
力学 简明教程
岩石学简明教程  第2版(1995 PDF版)
岩石学简明教程 第2版
1995 北京:地质出版社
岩石力学简明教程(1986 PDF版)
岩石力学简明教程
1986 中国矿业学院出版社
哲学简明教程(1990 PDF版)
哲学简明教程
1990 大地出版社
法学简明教程(1988 PDF版)
法学简明教程
1988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跨世纪工商企业领导知识必备  上(1999 PDF版)
跨世纪工商企业领导知识必备 上
1999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法学简明教程(1988 PDF版)
法学简明教程
1988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岩石学简明教程(1961 PDF版)
岩石学简明教程
1961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石油地质学简明教程(1987 PDF版)
石油地质学简明教程
1987 北京:地质出版社
岩浆岩及变质岩简明教程(1991 PDF版)
岩浆岩及变质岩简明教程
1991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沉积构造(1988 PDF版)
沉积构造
1988 北京:地质出版社
岩石学简明教程(1979 PDF版)
岩石学简明教程
1979 北京:地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