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系统演化论》
作者 | 颜泽贤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43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01001647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9874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第一章 引论1
第一节 当代科学发展的历史性转变1
一 宏观领域的科学大变革2
二 从存在到演化3
三 探索复杂性5
第二节 人类智慧探索的千古之谜6
一 “系统”与“演化”思想的产生7
二 近代“系统”“演化”观9
三 现代系统理论的创立12
四 方兴未艾的系统演化研究14
第三节 新的综合--复杂系统演化论20
一 拉兹洛:广义进化21
二 新的综合与抽象24
三 理论建构的途径与内容26
第二章 复杂系统及其演化29
第一节 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29
一 简单事物和复杂事物30
二 简单系统与复杂系统剖视32
三 物质层次结构和两种多样性统一40
四 进一步的根据:密码决定论43
五 结论:复杂系统47
第二节 复杂性47
一 复杂性概念48
二 复杂性的基本特征52
三 复杂性标度58
第三节 关于复杂系统演化的一般性论述63
一 三种演化观63
二 演化的含义66
三 “中断”、延续以及演化的方向71
四 演化“常数”及其意义74
第三章 复杂系数演化的判据与标度78
第一节 复杂系统演化的描述79
一 系统演化方向的判定80
二 系统演化进程的标度82
三 演化速度与形态的刻划84
四 演化的评价86
五 多标度判据体系87
第二节 复杂系统演化的方向判据87
一 两类判据系统88
二 三种演化方向90
三 时间箭头92
第三节 结构演化标度94
一 系统结构的演化94
二 熵概念和类熵标度95
三 有序度标度100
第四节 性能演化标度103
一 性能的演化103
二 响应标度106
三 行为标度108
四 序参量标度109
第五节 形态演化标度112
一 形态的演化113
二 形态与拓扑量117
三 形态的维数118
第六节 信息演化标度121
一 信息与系统演化121
二 信息量标度124
三 信息流量标度128
第四章 复杂系统演化的一般条件130
第一节 边界条件与系统开放130
一 从孤立到封闭131
二 从封闭到开放134
第二节 必要条件和远离平衡136
一 从平衡到近平衡137
二 从近平衡到远离平衡139
三 系统演化的必要条件141
第三节 充分条件与涨落耗散144
一 从可积到不可积144
二 从守恒到耗散146
三 通过涨落达到有序151
四 系统演化的内在根据155
一 选择与合目的160
第四节 约束条件与系统控制160
二 控制参量的作用164
三 合目的控制167
第五章 复杂系统演化的机制170
第一节 非线性相干机制170
一 什么是非线性171
二 非线性相干现象172
三 非线性相干的实质173
四 非线性相干在复杂系统演化中的作用175
一 临界分岔现象177
第二节 临界与分岔177
二 分岔的基本类型和特点180
三 分岔与复杂系统的演化183
第三节 反馈与自稳定184
一 自稳定系统185
二 反馈机制186
三 自复制机制189
四 自稳定与复杂系统的演化190
第四节 实现机制191
一 突现的特点193
二 突现的方式195
三 突现在演化中的地位197
第五节 选择与评价机制198
一 演化理论中的两难问题198
二 选择与评价机制的运行201
三 选择评价机制的作用和意义204
第六章 复杂系统演化的过程209
第一节 系统演化过程的特征209
一 不可逆的客观性209
二 不可逆性的实质210
一 系统对环境的适应212
第二节 演化中的自稳与自组过程212
二 系统演化中的自稳过程215
三 系统演化的自重组过程217
第三节 系统个体演化模式220
一 系统的创生220
二 系统的发展进化224
三 系统的消亡227
第四节 系统群体演化模式228
一 群体序变模式229
二 群体进化模式232
三 群体生态模式236
第五节 宇宙演化的逻辑240
一 宇宙演化的起始241
二 宇宙演化的连续统一241
第七章 复杂系统演化的原理244
第一节 系统演化的规律与原理244
一 什么是规律?245
二 演化原理的三个基点246
三 系统演化原理的结构249
第二节 趋极原理249
一 一个被反复“发现”的古老原理250
二 自然极值251
三 极值态意味着什么?252
四 趋极原理的方法论启示256
第三节 层次化原理256
一 复杂系统的层次结构257
二 分层的过程与原则261
第四节 质朴原理264
一 边界与系统演化264
二 系统起源与“边界的边界为零”266
一 演化中的自相似性269
三 系统消亡于边界的崩溃269
第五节 自相似性原理269
二 自相似的起源272
三 自相似的意义273
第六节 不完全性原理276
一 系统的完整性与不完全性277
二“自耦合”是系统演化的“发动机”281
第七节 役使与协同原理284
一 系统中的约束与协同285
二 协同与役使的起源286
三 役使的意义289
四 役使原理的方法290
第八章 复杂系统演化研究中的哲学问题293
第一节 独立性与关联性294
一 相互关系:相对独立性与绝对关联性的共时性统一294
二 包含支配与从属地位转换在内的历时性统一299
三 客体模型的进化303
第二节 必然性与偶然性307
一 演化趋势:相对必然性与绝对偶然性的共时性统一307
二 包含支配与从属地位转换在内的历时性统一311
三 因果观念的进化314
第三节 简单性与复杂性320
一 客体本质:相对简单性与绝对复杂性的共时性统一320
二 包含支配与从属地位转换在内的历时性统一324
三 世界图景的转换325
四 精确性与复杂性328
第四节 整合悖论与新时代精神331
一 无矛盾性与完备性334
二 对悖论的整合334
三 时代精神:从分裂到整合337
四 系统思维:新时代精神的精华339
1993《复杂系统演化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颜泽贤主编 1993 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光波分复用系统
- 1999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 复杂系统的分形理论与应用
- 1996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小提琴演奏之系统理论
- 1987 全音乐谱出版社
-
- 耗散结构与系统演化
- 1987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复解析动力系统
- 1997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动态经济系统的调节与演化
- 1985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计算复杂性概论
- 1989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 1996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系统进化论美学观
- 1987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中国蓼科花粉的系统演化
- 1998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 子动力学理论及其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
- 1998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
- 复杂巨系统研究方法论
- 1992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复解析动力系统
- 1995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复杂系统中的电磁波
- 1995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