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概论》求取 ⇩

绪论1

第一节 邓小平与邓小平理论1

一、邓小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1

二、邓小平理论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5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6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6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9

三、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和科学体系11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4

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4

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17

第四节 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19

一、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19

二、学习邓小平的革命风范和崇高品格、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20

三、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22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24

第一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24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24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和辩证关系26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精髓的根据28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作用30

一、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正确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30

二、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31

三、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推动和保证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胜利进行32

第三节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4

一、走自己的路的主要内容34

二、走自己的路,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胜利的保证35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3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38

一、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是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38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40

三、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制度43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45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45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47

三、一切工作都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根本判断标准50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55

第一节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5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5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61

三、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6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6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65

二、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68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72

第四章 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74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74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要求74

二、改革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76

第二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80

一、改革是全面改革80

二、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81

三、改革的基本原则84

四、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86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89

第一节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89

一、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89

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特点92

第二节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94

一、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94

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96

三、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101

第三节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03

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03

二、经济发展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106

第四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08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08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大计111

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13

四、实现可持续发展116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20

第一节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20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120

二、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12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26

一、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126

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129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131

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31

二、继续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133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137

第一节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137

一、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历史必然性137

二、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等相结合140

第二节 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144

一、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与共同富裕144

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148

三、规范收入分配,整顿不合理收入,取缔非法收入150

第三节 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52

一、社会保障制度及其主要形式152

二、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153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56

第一节 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156

一、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156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突出贡献15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体制框架16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涵义与特征16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功能164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166

第三节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68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与方向168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涵义与基本特征170

三、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172

第四节 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74

一、市场体系的涵义与构成174

二、建立统一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意义175

三、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设重点177

第五节 加强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178

一、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78

二、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宏观管理方式179

三、宏观调控的目标、任务和手段181

第九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185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85

一、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85

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88

第二节 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193

一、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193

二、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194

第三节 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全面发展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196

一、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努力扩大商品和服务的对外贸易196

二、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有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200

三、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人才202

四、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203

第十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206

第一节 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06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206

二、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209

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213

第二节 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18

一、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218

二、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19

三、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进程222

第三节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224

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224

二、根据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227

三、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230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233

第一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233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233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235

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23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241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241

二、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243

三、社会主义的教育科学文化建设24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249

一、重在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249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251

三、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54

第十二章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国两制”256

第一节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56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与发展256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259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264

一、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264

二、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266

三、力争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但不承诺放弃武力267

第三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268

一、香港回归使“一国两制”构想变为现实268

二、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纲领272

第十三章 我国社会主义的外交战略276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76

一、邓小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276

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速发展278

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80

一、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280

二、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283

第三节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85

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85

二、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87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291

第一节 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291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291

二、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295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加强同爱国宗教界的团结296

一、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296

二、民族区域自治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政策298

三、全面执行中国共产党对宗教的基本政策299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300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构成、基础及其任务300

二、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302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05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党305

一、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05

二、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308

第二节 加强党的建设313

一、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总目标313

二、充分发挥党的优势,从思想、政治、组织、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314

三、从严治党,坚持反腐败的政治斗争320

第一版后记325

第二版后记327

1999《邓小平理论概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德宝,朱奎保主编;江苏省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 1999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邓小平理论概论(1998 PDF版)
邓小平理论概论
1998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邓小平理论概论(1999 PDF版)
邓小平理论概论
199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邓小平理论概论(1999 PDF版)
邓小平理论概论
1999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邓小平理论概论(1998 PDF版)
邓小平理论概论
1998 北京:科学出版社
邓小平理论概论(1998 PDF版)
邓小平理论概论
199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邓小平理论概论(1998 PDF版)
邓小平理论概论
1998 大连:大连出版社
邓小平理论概论(1999 PDF版)
邓小平理论概论
1999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邓小平理论概论(1998 PDF版)
邓小平理论概论
1998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邓小平理论概论(1998 PDF版)
邓小平理论概论
1998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邓小平理论概论(1999 PDF版)
邓小平理论概论
1999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理论概论(1999 PDF版)
邓小平理论概论
1999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邓小平理论概论(1999 PDF版)
邓小平理论概论
1999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邓小平理论概论(1998 PDF版)
邓小平理论概论
1998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理论概论(1999 PDF版)
邓小平理论概论
1999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邓小平理论概论(1999 PDF版)
邓小平理论概论
1999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