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概论》求取 ⇩

导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

一 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条件2

二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8

三 邓小平理论及著作基本观点的形成和发展15

四 邓小平的革命风范和崇高品格24

五 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不动摇29

第一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34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34

一 “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34

二 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36

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38

第二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40

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40

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43

三 学习和发扬邓小平倡导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45

第三节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7

一 历史的启示: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深刻反思47

二 基本结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8

第二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51

第一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51

一 理想与现实:从马克思到邓小平51

二 什么是社会主义: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54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本质57

一 考察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视角57

二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61

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64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66

一 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历史课题66

二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68

三 “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70

第三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73

第一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重大意义73

一 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历史曲折73

二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78

三 确认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81

第二节中国的基本国情: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83

一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83

二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社会主要矛盾85

三 从云南基本省情出发决定工作方针88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90

一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90

二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94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97

第一节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97

一 发展才是硬道理97

二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99

三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101

第二节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103

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103

二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意义和方向104

三 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107

第三节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109

一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109

二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11

第四节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13

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13

二 科教兴国,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115

三 面向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17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120

第一节改革: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120

一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改革120

二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23

三 社会主义的全面改革125

四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相互关系126

第二节开放: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国策128

一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28

二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133

三 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形式136

四 走向世界的云南对外开放138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42

第一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42

一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142

二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145

三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46

第二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48

一 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148

二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152

三 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153

四 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155

第三节非公有制经济158

一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158

二 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161

三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163

第七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166

第一节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66

一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依据166

二 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170

第二节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173

一 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客观必然性173

二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75

三 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178

第三节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80

一 社会保障的含义及主要内容180

二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182

第八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87

第一节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87

一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87

二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191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95

第二节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7

一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197

二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途径198

三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202

第三节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健全宏观调控体系204

一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内容、作用和特点204

二 建立健全市场管理法规209

三 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211

第九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216

第一节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制度216

一 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216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219

三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20

第二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222

一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222

二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和联系224

三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和长期性227

第三节改革政治体制,实行依法治国方略229

一 政治体制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229

二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232

三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33

第十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38

第一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238

一 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38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241

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243

第二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245

一 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245

二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49

第三节精神文明重在建设252

一 重在建设的方针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252

二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致性256

三 继承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258

四 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259

第十一章实现祖国统一 维护世界和平262

第一节“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科学构想262

一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262

二 “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266

三 “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及其重大意义269

第二节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71

一 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271

二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272

三 处理党际关系的原则275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278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78

一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278

二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280

三 改善党的领导,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282

第二节加强党的建设是党领导人民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保障284

一 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284

二 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285

三 从严治党,搞好廉政建设290

第三节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292

一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292

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294

三 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的保卫者和重要的建设力量298

第四节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299

一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团结和繁荣299

二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内容、基本任务和特点303

三 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305

1999《邓小平理论概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云南省教育委员会组编;赵绍敏主编 1999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