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及植物生理学 第2版》求取 ⇩

绪论1

第一篇 植物形态和构造6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6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形态和构造6

一、植物细胞的概念6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6

三、植物细胞的构造7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繁殖13

一、无丝分裂14

二、有丝分裂14

三、减数分裂15

四、染色体数目及多倍体的概念16

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生长与组织的形成17

一、植物细胞的生长17

二、组织的概念和类型17

三、维管束的概念和类型23

四、器官的概念和类型23

第二章 种子和幼苗25

第一节 种子的构造和类型25

一、种子的构造25

二、种子的类型26

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类型27

一、种子的萌发27

二、幼苗的类型28

第三章 根的形态和构造30

第一节 根的形态30

一、根的种类30

二、根系的种类30

三、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30

第二节 根的构造31

一、根尖的分区31

二、双子叶植物根的构造33

三、禾本科植物根的构造特点36

四、侧根的形成37

第三节 根瘤和菌根38

一、根瘤38

二、菌根39

第四章 茎的形态和构造40

第一节 茎的形态40

一、芽40

二、枝条41

三、茎的种类44

第二节 茎的构造44

一、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45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46

三、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48

第五章 叶的形态和构造50

第一节 叶的形态50

一、叶的组成部分50

二、单叶和复叶52

三、叶序53

第二节 叶的构造54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54

二、禾本科植物叶片的构造特点56

第三节 叶的寿命和落叶57

一、叶的寿命57

二、落叶的过程及其意义57

第六章 营养器官的变态58

第一节 根的变态58

一、肥大直根58

二、块根58

三、支持根58

四、寄生根58

第二节 茎的变态59

一、地上茎的变态59

二、地下茎的变态60

第三节 叶的变态61

一、鳞叶61

二、苞叶61

三、叶卷须61

四、叶刺62

第七章 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和构造62

第一节 花的发生及其组成部分63

一、花的发生63

二、花的组成部分63

三、禾本科植物花的构造特点67

四、花和植株的性别68

五、花序68

花程式与花图式70

第二节 花药和花粉粒的发育和构造71

一、花药的构造和发育71

二、花粉粒的发育和构造73

三、花粉粒的寿命74

第三节 胚珠和胚囊的发育和构造74

一、胚珠的发育和构造74

二、胚囊的发育和构造75

第四节 开花、传粉和受精76

一、开花76

二、传粉76

三、受精作用77

第五节 种子和果实的形成79

一、种子的形成79

二、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81

三、果实的形成81

四、果实的类型82

第二篇 植物的分类86

第八章 植物的主要类群86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86

一、植物分类的方法86

二、植物分类的单位86

三、植物的科学命名87

四、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87

第二节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88

低等植物88

一、蓝藻门89

二、绿藻门89

三、褐藻门90

四、细菌门91

五、真菌门93

六、地衣门95

高等植物96

一、苔藓植物门96

二、蕨类植物门96

三、裸子植物门98

四、被子植物门99

第三节 植物的进化概述101

一、在形态构造方面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101

二、在生态习性方面遵循着由水生向陆生的发展进程101

三、在繁殖方式方面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程101

植物界进化年表102

植物界的进化系统树102

第九章 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科103

第一节 双子叶植物纲的主要科103

第二节 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科113

第三篇 植物生理116

第十章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116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化学成分116

一、植物细胞的组成物质116

二、主要有机物及其生理功能116

第二节 原生质的胶体特性120

一、带电性120

二、吸附性120

三、粘性和弹性121

四、凝胶化作用121

五、凝聚作用121

第三节 生物膜的结构及其生理功能122

一、单位膜及流动镶嵌模型122

二、膜的功能123

第四节 植物细胞的酶123

一、酶的概念123

二、酶的化学组成123

三、酶作用的特点124

四、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124

五、酶的分类126

六、同工酶128

七、细胞内酶的分布及酶系统的更替128

第十一章 光合作用129

第一节 光合作用及其意义129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129

二、光合作用的意义130

第二节 叶绿体及其色素130

一、叶绿体的形态、构造和化学组成130

二、叶绿体的色素及其光学性质132

三、叶绿素的形成及其条件134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机理135

一、原初反应135

二、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作用——同化力的形成136

三、CO2的同化139

第四节 光呼吸142

一、光呼吸的概念142

二、光呼吸的过程——乙醇酸的氧化途径143

三、光呼吸的生理意义144

四、低光呼吸植物(C4植物)叶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功能的关系144

第五节 影响光合强度的因素146

一、光合强度146

二、影响光合作用的条件147

第六节 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150

一、作物产量的构成因素150

二、作物对光能的利用151

三、作物群体对光能的利用152

四、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以提高产量的途径152

第十二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155

第一节 呼吸作用及其生理意义155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155

二、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155

三、呼吸作用的类型156

四、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线粒体156

第二节 呼吸作用的化学历程157

一、有氧呼吸的化学历程157

二、无氧呼吸的化学历程163

第三节 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165

一、呼吸强度165

二、呼吸强度与植物本身状况的关系165

三、影响呼吸强度的外部因素166

第四节 呼吸作用知识在农业上的应用168

一、呼吸作用与农产品的贮藏168

二、呼吸作用与作物栽培170

三、呼吸作用与作物抗病性170

第十三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171

第一节 植物对水分的需要171

一、植物的含水量171

二、水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171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吸水172

一、细胞的渗透性吸水172

二、细胞的吸涨作用吸水175

第三节 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和水分的传导176

一、水分吸收和运输的途径176

二、根系吸水和水分上升的动力177

三、水分运输的速度178

四、影响根系吸水的外界条件178

第四节 蒸腾作用179

一、蒸腾作用的概念179

二、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180

三、蒸腾作用的指标180

四、蒸腾作用的气孔调节180

五、影响蒸腾作用的外界条件182

第五节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182

一、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182

二、合理灌溉的生理依据183

第十四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185

第一节 植物体的必需元素及其作用185

一、植物的必需元素185

二、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186

第二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191

一、根吸收无机盐的部位191

二、根吸收无机盐的原理191

三、根对离子的选择吸收193

四、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利用193

五、植物地上部分的吸收194

六、影响矿质元素吸收的外界条件194

第三节 施肥的生理基础196

一、施肥能增产的原因196

二、作物的需肥规律197

三、合理施肥的生理指标197

第十五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转化及运输198

第一节 有机物的转化198

一、碳水化合物的转化199

二、脂肪的转化201

三、核酸的转化203

四、蛋白质的转化204

五、各类有机物代谢的联系207

第二节 有机物的运输与分配207

一、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208

二、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规律209

三、影响有机物运输与分配的因素211

第十六章 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212

第一节 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其生理作用213

一、生长素213

二、赤霉素213

三、细胞分裂素215

四、脱落酸216

五、乙烯217

第二节 主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作用218

一、生长素类218

二、生长延缓剂类219

第十七章 植物的生长发育223

第一节 植物的休眠223

一、休眠的概念223

二、种子休眠的原因224

三、树木休眠的原因225

四、打破休眠及延长休眠的方法226

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226

一、种子萌发的生理变化226

二、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227

第三节 营养器官的生长230

一、营养器官生长的一般特性230

二、植物器官生长的相关性232

三、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234

植物的运动237

一、向性运动237

二、感性运动238

第四节 植物的成花生理238

一、外界条件对植物成花的影响238

二、开花激素对成花的影响245

三、植物成花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245

第五节 果实和种子成熟时的生理变化246

一、种子成熟时的生理变化246

二、肉质果实成熟时的生理变化248

三、落花、落果的生理原因249

第十八章 植物的抗逆性251

第一节 植物的抗旱性251

一、干旱对植物的危害251

二、植物的抗旱性252

三、提高植物抗旱性的途径253

第二节 植物的抗涝性254

一、水涝对植物的危害254

二、植物的抗涝性254

第三节 植物的抗盐性255

一、盐分过多对植物的危害255

二、植物抗盐性的生理基础256

三、提高植物抗盐性的途径256

第四节 植物的抗寒性256

一、低温对植物的危害257

二、抗寒性的生理基础258

三、预防植物寒害的途径259

环境污染对植物的危害259

一、大气污染的危害259

二、水污染的危害260

第四篇 植物生态学基础知识第十九章 植物生态学基础知识262

第一节 植物的生态因子262

一、植物生态因子的作用262

二、植物生态因子的综合分析270

第二节 植物群落和植被272

一、植物群落的概念272

二、植物群落的特征272

三、植物群落的演替273

四、植物群落和环境274

五、植被的概念及中国植被区域274

第三节 生态系统277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277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278

三、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79

四、食物链和营养级279

五、生态系统的特性和生态平衡280

六、生态系统理论的重大意义282

1986《植物及植物生理学 第2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辽宁省熊岳农业专科学校主编 1986 北京:农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植物与植物生理(1984 PDF版)
植物与植物生理
1984 北京:农业出版社
植物及植物生理(1994 PDF版)
植物及植物生理
1994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植物与植物生理(1986 PDF版)
植物与植物生理
1986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及植物生理学(1986 PDF版)
植物及植物生理学
1986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及植物生理(1989 PDF版)
植物及植物生理
1989 重庆:重庆出版社;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植物及植物生理(1981 PDF版)
植物及植物生理
1981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与植物生理(1982 PDF版)
植物与植物生理
1982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植物及植物生理(1984 PDF版)
植物及植物生理
1984 武汉市:湖北教育出版社
植物及植物生理(1985 PDF版)
植物及植物生理
1985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及植物生理学(1980 PDF版)
植物及植物生理学
1980 北京:农业出版社
植物与植物生理(1983 PDF版)
植物与植物生理
1983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及植物生理(1987 PDF版)
植物及植物生理
1987 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植物与植物生理(1984 PDF版)
植物与植物生理
1984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俄语泛读  第4册(1983 PDF版)
俄语泛读 第4册
1983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  第4版(1979 PDF版)
植物生理学 第4版
197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