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学》求取 ⇩

绪论1

一、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1

二、在祖国医药学问题上两条路线的斗争3

三、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方向5

四、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6

(一)整体观念6

(二)辨证施治7

五、《中医基础学》的基本内容7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9

第一节 阴阳9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9

(一)阴阳的对立互根10

(二)阴阳的相互消长10

(三)阴阳的相互转化10

二、阴阳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应用11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11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11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11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12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12

(六)归纳药物的性能12

第二节 五行12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3

(一)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13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13

二、五行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应用14

(一)说明脏腑之间的生理关系14

(二)说明脏腑之间的病理影响14

(三)用于诊断和治疗15

第三节 正确认识阴阳五行学说15

小结16

第二章脏腑18

第一节 五脏18

一、心18

附:心包20

二、肝20

三、脾21

四、肺22

五、肾23

附:命门25

附:有关肾阴肾阳问题的研究资料26

第二节 六腑27

一、胆27

二、胃27

三、小肠27

四、大肠27

五、膀胱28

六、三焦28

第三节 奇恒之腑29

一、脑29

二、女子胞30

附:精室30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30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31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33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33

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34

一、精34

二、气34

三、血35

四、津液35

五、精、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36

小结37

第三章经络39

第一节 经络的内容39

一、十二经脉39

(一)十二经脉的分布及表里关系39

(二)十二经脉的交接次序及其交接部位40

(三)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40

(四)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41

1.手太阴肺经41

2.手阳明大肠经41

3.足阳明胃经42

4.足太阴脾经44

5.手少阴心经45

6.手太阳小肠经45

7.足太阳膀胱经46

8.足少阴肾经47

9.手厥阴心包经49

10.手少阳三焦经49

11.足少阳胆经50

12.足厥阴肝经52

二、奇经八脉53

(一)督脉53

(二)任脉54

(三)冲脉54

(四)带脉56

(五)阴维脉56

(六)阳维脉57

(七)阴跷脉57

(八)阳跷脉58

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五别络的概念58

(一)十二经别58

(二)十二经筋59

(三)十五别络59

第二节 经络的作用60

附一:经脉交会脏腑表61

附二:关于经络实质的研究61

小结64

第四章病因、病理66

第一节 发病66

第二节 病因67

一、六淫67

(一)风68

(二)寒68

(三)暑69

(四)湿70

(五)燥70

(六)火(热)71

二、疫疠72

三、精神致病因素73

(一)精神致病因素与脏腑的关系73

(二)精神因素致病的病理与病证73

四、其它致病因素74

(一)饮食所伤74

(二)劳倦75

(三)痰饮75

(四)淤血76

(五)外伤和虫兽伤77

(六)寄生虫77

第三节 病理77

一、阴阳失调77

二、升降失常78

三、邪正消长78

小结77

第五章诊法81

第一节 问诊81

一、问诊的范围82

(一)一般情况82

(二)主诉82

(三)现病史82

(四)既往史82

(五)家族史82

(六)个人史83

二、问诊的要点83

(一)问寒热83

1.问寒热的内容83

2.常见寒热证的鉴别83

(二)问汗84

1.问汗的内容85

2.常见汗证的鉴别85

(三)问痛86

1.问痛的内容86

2.有关痛证的鉴别87

(四)问胀88

1.问胀的内容88

2.胀证的有关鉴别88

(五)问睡眠88

1.失眠88

2.嗜睡88

(六)问饮食口味89

1.食欲、食量89

2.食后反应89

3.口渴89

4.口味89

(七)问二便89

1.大便90

2.小便90

(八)问妇科91

1.月经91

2.白带91

(九)问儿科91

第二节望诊92

一、望全身情况92

(一)神气92

(二)色泽92

(三)形态93

二、望局部情况94

(一)头与发94

(二)眼94

(三)鼻94

(四)耳94

(五)唇口95

(六)龈、齿95

(七)咽喉95

(八)皮肤95

三、望舌96

(一)舌的生理96

(二)舌诊的临床意义96

(三)舌诊的内容97

1.舌质(体)97

2.舌苔98

3.舌质和舌苔的关系99

(四)舌诊的注意事项99

四、排出物99

(一)痰液99

(二)呕吐物99

五、小儿指纹100

(一)色泽100

(二)长短100

(三)浮沉100

附一:舌诊现代研究简介100

附二:指纹现代研究的资料简介102

附三:面部望诊辨蛔虫102

第三节 闻诊102

一、听声音103

(一)语声103

1.语声强弱103

2.语言错乱103

(二)呼吸103

1.气微与气粗103

2.哮与喘103

3.少气与太息103

(三)咳嗽103

(四)呃逆、嗳气103

(五)呕吐104

二、嗅气味104

第四节切诊104

一、脉诊104

(一)脉诊的部位104

(二)脉诊的方法105

(三)脉诊的临床意义105

(四)正常脉象106

(五)异常脉象106

1.浮脉106

2.沉脉106

3.迟脉106

4.数脉106

5.虚脉106

6.实脉107

7.滑脉107

8.涩脉107

9.紧脉107

10.缓脉107

11.弦脉107

12.细脉107

13.濡脉108

14.弱脉108

15.微脉108

16.伏脉108

17.洪脉108

18.芤脉108

19.动脉108

20.促脉108

21.结代脉108

(六)相兼脉与主病109

(七)有关脉象的鉴别109

附一:怪脉110

附二:二十八脉分类简表110

附三:脉象现代研究资料简介110

二、按诊112

(一)按肌肤112

(二)按手足112

(三)按脘腹113

(四)按俞穴113

小结113

附:病历记录113

门诊病历记录115

住院病历记录116

第六章辨证117

第一节 八纲辨证118

一、表里118

(一)表证、里证118

(二)表里同病118

(三)表里出入119

二、寒热119

(一)寒证、热证119

(二)寒热错杂119

(三)寒热转化120

(四)寒热真假120

三、虚实120

(一)虚证、实证121

(二)虚实夹杂121

(三)虚实转化122

(四)虚实真假122

四、阴阳122

(一)阴证、阳证122

(二)阴虚、阳虚123

(三)亡阴、亡阳123

五、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124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124

一、气的病证124

(一)气虚125

(二)气陷125

(三)气滞125

(四)气逆125

二、血的病证125

(一)血虚125

(二)血淤125

(三)血热126

(四)出血126

三、津液的病证126

(一)津液不足126

(二)水液内停126

第三节脏腑辨证126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127

(一)心病常见证型127

(二)小肠病常见证型129

二、肝与胆病辨证131

(一)肝病常见证型131

(二)胆病常见证型133

三、脾与胃病辨证135

(一)脾病常见证型135

(二)胃病常见证型136

四、肺与大肠病辨证139

(一)肺病常见证型139

(二)大肠病常见证型141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143

(一)肾病常见证型143

(二)膀胱病常见证型144

六、两脏合病的常见证型146

(一)心肺气虚146

(二)心脾两虚146

(三)心肾不交146

(四)肝肾阴虚146

(五)肝脾不和174

(六)肝火犯肺147

(七)脾肺气虚147

(八)肺肾阴虚147

(九)脾肾阳虚148

(十)肝气犯胃148

第四节六经辨证148

一、太阳病148

(一)经证149

(二)腑证149

二、阳明病149

(一)经证150

(二)腑证150

三、少阳病150

四、太阴病150

五、少阴病151

(一)寒化证151

(二)热化证151

六、厥阴病151

(一)蛔厥151

(二)寒厥151

(三)热厥152

第五节 卫气营血辨证152

一、卫分证152

二、气分证152

(一)热壅于肺153

(二)热炽阳明153

(三)热结肠道153

(四)热郁于胆153

(五)湿热蕴脾153

三、营分证153

(一)热伤营阴153

(二)热入心包154

四、血分证154

(一)血热妄行154

(二)气血两燔154

(三)肝热动风154

(四)虚风内动154

小结155

第七章预防与治则157

第一节 预防157

一、未病先防157

二、既病防变158

第二节 治则158

一、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158

二、因时、因地、因人制宜159

三、标本主次160

(一)治病求本160

(二)标本缓急160

(三)标本同治160

四、正治反治160

(一)正治161

(二)反治161

五、扶正袪邪162

(一)扶正袪邪的概念与含义162

(二)扶正袪邪的运用162

六、同病异治,异病同治163

小结163

附:参考方剂164

1978《中医基础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湖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编写 1978 湖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学基础(1973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3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 PDF版)
中医学基础
沈阳医学院
中医学基础( PDF版)
中医学基础
北京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学( PDF版)
中医基础学
湖北中医学院
中医学基础(1972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2 长沙市卫生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生命科学项目摘要汇编  微生物学学科  1986-1993(1994 PDF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生命科学项目摘要汇编 微生物学学科 1986-1993
1994
中医学基础(1979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9
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有色金属分析(1979 PDF版)
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有色金属分析
1979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5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5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99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99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医基础学(1991 PDF版)
中医基础学
1991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4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4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91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91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9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9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8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