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丛书 第5编 40 文化教育体育类 教育原论 教育概论 新教育学纲要 新教育体系》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一、何谓教育1

二、教育之必要3

三、教育学术5

四、研究方法6

参考8

参考文书10

第二章受教者11

一、儿童研究11

二、教育可能12

三、儿童的发育13

四、性向与智能14

五、个别差异19

参考22

参考文书23

第三章教育目的25

一、个人与社会25

二、历史的回顾27

三、中国的教育目标31

参考37

参考文书39

第四章教育与学校41

一、教育场所41

二、学校之意义43

三、学校之职能44

参考51

参考文书53

第五章学校系统55

一、学制的构成55

二、我国现有学制56

三、型成学制之因素60

参考65

参考文书67

第六章学校行政69

一、行政组织69

二、职务分掌70

三、学校编制72

四、学校房舍74

参考78

参考文书79

第七章 学校课程81

一、课程的变迁81

二、学科之分类84

三、各科之分量86

四、教材之选择87

五、教材之排列90

六、课表之编制93

参考95

参考文书97

第八章 教学方法99

一、教学法之意义99

二、教学法之类别99

三、教学技术103

四、教学原理105

参考109

参考文书112

第九章训育方法113

一、教育方法之意义113

二、培养习惯114

三、培养义务心115

四、培养德行116

五、良心之启发119

六、团体训练121

参考文书124

第十章教育行政127

一、教育行政之意义127

二、教育国营127

三、行政制度三代面上,有司徒之官129

四、行政原则131

五、教育经费133

六、教师之培养与待遇137

七、教育视察138

参考140

参考文书141

第十一章测验与统计143

一、测验之意义及功用143

二、测验尺度之编制144

三、统计方法之要略146

四、相关数量149

参考文书150

教育概论孟宪承编153

编辑大意155

第一章儿童的发展165

一 生长或发展165

二 行为166

三 遗传和学习的行为169

四 学习的过程171

五 智慧和个性差异175

六 发展的顺序178

七 教育的意义和目的182

阅读185

问题185

附注186

第二章社会的适应189

一 个人和社会189

二 社会的组织和活动190

三 社会的演变192

四 再论教育的意义和目的194

阅读201

问题201

附注203

第三章教育机关205

一 社会的环境205

二 家庭206

三 学校211

四 职业组织212

五 文化组织214

六 国家217

阅读221

问题222

附注222

第四章学校系统224

一 学制沿革224

二 欧美学制举例229

三 中国学校系统237

四 各级学校241

阅读247

问题247

附注247

第五章教育行政250

一 行政系统250

二 行政事务252

三 视察指导254

四 教育经费255

阅读259

问题259

附注260

第六章小学组织262

一 学校的物质的环境262

二 教师的职务分配265

三 儿童的学级编制268

阅读272

问题273

附注273

第七章课程276

一 什么是课程276

二 课程的改造280

三 课程的标准282

四 教材的选择285

五 教材的组织289

阅读291

问题292

附注292

第八章教学296

一 教材和学习296

二 学习的原则297

三 教学的分类301

阅读303

问题303

附注304

第九章教学(续)306

一 技能的教学306

二 知识的教学307

三 理想的教学313

四 教学结果的测量318

阅读321

问题321

附注322

第十章教师的专业324

一 为什么做教师324

二 专业的准备326

三 服务后的进修329

四 教育的研究332

阅读336

问题337

附注337

参考书要目340

名词对照表348

新教育学纲要陈科美著351

353

第一章教育意义361

一 教育意义之重要及选择361

二 字义361

三 意义362

四 撮要369

本章参考书370

课外参考书371

第二章教育基础372

一 教育基础及教育可能372

二 教育之生物及生理基础372

三 教育之心理及社会基础377

四 撮要387

本章参考书388

课外参考书389

第三章教育目的390

一 目的之发生与重要390

二 特殊目的391

三 普遍目的392

四 研究目的395

五 撮要396

本章参考书397

课外参考书397

第四章教育材料398

一 教育材料与教育目的之关系398

二 教育材料之意义399

三 教育材料之选择组织及分配406

四 撮要410

本章参考书411

课外参考书412

第五章教育方法413

一 教育方法与教育目的教育教材之关系413

二 教育方法之意义413

三 教学原则417

四 教学定律424

五 撮要429

本章参考书430

课外参考书431

第六章教育组织432

一 教育组织之设立与功用432

二 学校433

三 教育行政机关453

四 撮要455

本章参考书456

课外参考书457

第七章教育环境458

一 教育环境之意义458

二 学校环境之内容及其影响460

三 撮要471

本章参考书473

课外参考书473

第八章教育效果474

一 教育效果之功用与性质474

二 教育效果之测度475

三 撮要480

本章参考书481

课外参考书481

第九章中国新教育概况482

一 教育目的——三民主义教育482

二 教育方法483

三 教育组织490

四 中国教育效果498

五 撮要500

本章参考书501

课外参考书501

第十章教育研究502

一 教育研究之重要502

二 教育研究之发生及发展503

三 教育研究之范围及分类507

四 撮要511

本章参考书512

课外参考书512

开明书店印行教师范本及参考书目514

新教育体系程今吾著515

第一章教育的本质521

第二章 教育的社会根源529

第三章教育与哲学535

一 哲学对于教育的指导作用535

第四章儿童的发展与教养539

一 儿童期与教育539

二 遗传和环境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542

三 知识·感情·意志552

四 身体养育与精神陶冶554

第五章设备与环境561

一 漠视设备的观念教育561

二 学校设备的正确观点与办法563

三 特殊控制环境在教育上的评价567

第六章课程571

一 课程在教育上的地位571

二 新课程体系的建立573

三 小学课程的批判与改造584

四 教材的选择组织602

第七章教育方法(上)607

一 注入式的主观教育法608

二 自由主义的客观教育法613

三 实践教育法620

第八章教育方法(下)625

一 实践教育的发生与成长625

二 实践教育法的前提条件632

三 实践教育法实施要点637

四 实践教育法的教学过程656

五 结论666

第九章教育方法709

一 考试的弊害709

二 考试的真面目713

三 合理的成绩考察办法之建立719

第十章教师727

一 教师的地位与条件727

二 过去师资的培养的缺陷731

三 新型的师范学校733

四 教师进修问题738

1996《民国丛书 第5编 40 文化教育体育类 教育原论 教育概论 新教育学纲要 新教育体系》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余家菊,陈科美,程今吾著 1996 上海:上海书店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