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求取 ⇩

前言1

第一章 序论3

一、对日本社会的新解释3

问题在于理论和现实的差异3

用米尺量不出标准的和服尺寸4

如何处理零头数4

对过去的近代化理论的反思6

二、对“社会结构”的探讨8

组织、形式虽异,社会结构相同8

“社会结构”要探讨的内容9

“社会结构”理论果真正确有效吗?10

第二章 “场所”决定集团的特点12

一、分析集团的钥匙——“资格”和“场所”12

“资格”和“场所”指的是什么?12

资格和场所因社会而异13

二、强调“场所”的日本社会14

公司比职业更重要14

作为生活共同体的“家”的观念是其代表15

儿媳、女婿、养子比兄弟姐妹更重要15

作为“圈子”集团的家族乡党16

三、家庭成员的全面投入17

加强圈子集团的两种方法17

全部生活都在圈子里18

日本新媳妇与印度新媳妇的对比19

家长权力来自对“家”的约束力19

“家”为什么被看作是罪恶和仇敌?20

四、“全家族”的雇佣关系21

“全包”在大企业越发明显21

职工好比新媳妇21

家风、社风助长了整体感和孤立性22

五、“自家人”、“外人”意识23

不把外人当人看待23

“外人”意识产生的缺乏社交性25

圈子社会培养不出社交性26

一切领域都表现出土包子倾向26

六、直接接触式的人际关系27

人际关系的深浅在于接触的长短和深浅27

在所属集团里的特定工作时期28

古诗中的象征性说法“去者日日疏”30

一旦脱离,一切全完31

住在海外的日本人社区的特殊性32

七、单一社会33

可依靠的所属集团只有一个33

源于按场所构成集团33

不可能从属于两个以上的场所34

第三章 由“纵向”组织形成的序列的发展35

一、分析结构的钥匙——“纵向”“横向”关系35

纵向组织的象征——“亲子”关系35

身份、资格相同者也一定存在序列意识36

序列意识优先于强调能力思想37

历史越长的大企业序列观念越强38

二、在重视序列的背后38

终身雇佣制和根深蒂固的能力平等观38

与能力无关的年龄、工龄和学历39

对能力差异如何评价?40

没有序列意识日本人日常便难以生活42

作家、演员也不例外42

三、日本与中国、印度的对比43

日本人连发表意见也受序列意识的影响43

在日本很难进行纯学术讨论44

四、日本与英国、美国的对比45

外国人对日本的序列意识感到奇怪45

教师间、师生间的人际关系45

日本的师生间的序列联系47

被英军俘虏的日本军官的苦恼47

第四章 由“纵向”组织形成的社会整体结构49

一、不是对立而是并列关系49

劳资双方处于并列关系49

工会里缺乏真正的团结感情49

有局限性的“大家族的问题”50

二、人人平等思想51

从平等思想派生的廉价的同情51

平等思想导致刻苦勤勉52

三、过份竞争造成的弊病53

“横向”组织软弱的日本社会的悲剧53

同事、同类集团相互为敌54

并列竞争的长处及其本国的损失54

四、“成龙配套”结构与发达的政治组织55

违背分工精神的企业结构55

日本存在极其彻底的行政网57

对中央政权的促进和国民对权力的恐惧59

第五章 集团在结构上的特点60

一、集团的内部结构60

“纵向”集团是没有底边的三角关系60

加入“纵向”集团的条件60

加入“横向”集团的条件62

开放的“纵向”组织和排他的“横向”组织63

二、日本式集团的弱点和长处64

领导人仅限一人,交替很困难64

破裂的结局不是“夺权”就是“分裂”65

经常形成党中有党和出现分裂的危险66

对日本实现近代化发挥了巨大作用67

按理想发挥作用时它具有无比的力量67

三、派阀关系的必然性68

两集团的合併经常采取吞併的形式68

不同集团间的调整为什么困难?69

产生派系斗争的机制70

受指责的派系、“亲子”关系70

第六章 领导人与集团的关系72

一、受制约的领导权72

领导人和直属干部的关系72

感情因素起更大的制约作用72

决策行动要看领导人与直属干部的力量对比73

领导人不过是集团的一部分74

二、权威性和平等观念的力量对比74

独断和专行由此而来74

过份平等的思想也源于此75

三、领导人的资格76

工作能力反而不受重视76

领导人为什么大都是年长者?78

处在组织的顶点是绝对的条件78

集团的实力取决于其内部状况80

问题是如何充分地发挥部下的作用81

大石内藏助式的人格魅力正在于此82

第七章 人际关系83

一、欠缺契约精神83

契约——取代“纵向”组织的方式83

本来就缺少契约精神84

目的就是一切的西欧领导人85

日本领导人的主要任务是保持和睦85

用封建性说明不了的人际关系86

可侍二君的西欧和不事二主的日本87

违背契约精神表现在各个方面87

二、相对性价值观的支配88

感情上的“纵向”联系88

非逻辑性、非宗教性的道德社会89

那里有一种集团的趋向90

集团的生命在于相互的人际关系本身91

三、感情先于逻辑91

日本评论家的观点及其感叹91

日本社会不会有真正的对话92

使人不能公开地据理反驳93

自始至终是无结果的平行线94

日本人的无戒备的谈话在国外没有先例95

抛开逻辑,重视联络感情96

结束语98

1994《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日)中根千枝著;陈成译 1994 北京: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人际关系学(1989 PDF版)
人际关系学
1989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人际关系的奥秘( PDF版)
人际关系的奥秘
和谐的人际关系( PDF版)
和谐的人际关系
微妙的人际关系( PDF版)
微妙的人际关系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人际关系学(1990 PDF版)
人际关系学
1990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人际关系的学问(1988 PDF版)
人际关系的学问
1988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成功的人际关系(1988 PDF版)
成功的人际关系
1988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人际关系的奥秘(1988 PDF版)
人际关系的奥秘
1988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人际关系的艺术(1991 PDF版)
人际关系的艺术
1991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人际关系学(1988 PDF版)
人际关系学
1988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1986 PDF版)
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
1986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人际关系(1987 PDF版)
人际关系
1987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社会主义人际关系指要(1993 PDF版)
社会主义人际关系指要
1993 北京:红旗出版社
人生关系纵横谈(1983 PDF版)
人生关系纵横谈
1983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人生关系纵横谈(1991 PDF版)
人生关系纵横谈
1991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