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求取 ⇩

绪论1

1.物理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1

2.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2

3.物理化学的学习方法3

第一章气态4

1.1引言4

1.2状态方程式4

1.3理想气体的概念与绝对温度标5

1.4理想混合气体7

1.5气压方程式8

1.6气体分子运动论9

1.7平均值与分布函数的概念12

1.8玻尔兹曼能量分布定律13

1.9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定律15

1.10速度分布函数的应用17

1.11气体分子的几种性质19

1.12实际气体23

1.13范德华方程式25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化学32

第一部份热力学第一定律32

2.1热力学概论32

2.2基本概念32

2.3热力学第一定律36

2.4可逆过程与最大功37

2.5焓40

2.6热容41

2.7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43

2.8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相变过程的应用48

2.9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焦耳一汤姆逊效应48

第二部份热化学50

2.10热化学概述50

2.11热化学计算53

2.12由键焓估算生成焓56

2.13热化学计算示例58

2.14热化学问题的普遍解法——热化学计算总结60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63

3.1问题的提出和第二定律的表述法63

3.2卡诺定理64

3.3熵函数的推导65

3.4过程方向性和限度的判断67

3.5熵的物理意义68

3.6熵变的计算和判断过程方向与限度71

3.7温一熵图73

3.8功函与自由焓74

3.9理想气体化学势公式77

3.10简单体系中⊿F与⊿G的计算77

3.11重要的热力学函数关系总结80

3.12综合例题示范84

第四章多组份体系热力学86

4.1引言86

4.2理想溶液86

4.3无限稀释溶液的平衡规律91

4.4稀溶液的依数性质95

4.5实际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偏差99

4.6偏摩尔量100

4.7化学势104

4.8非理想气体的化学势与逸度107

4.9活度107

第五章化学平衡112

5.1引言112

5.2等温方程式与质量作用定律113

5.3平衡常数的各种表达式115

5.4平衡成份计算实例118

5.5平衡常数的测定121

5.6各种因素对平衡常数的影响121

5.7平衡常数的计算123

5.9平衡常数的理论计算124

5.9“自由焓函数”查表计算KT127

5.10热力学第三定律与绝对熵法计算平衡常数127

第六章相平衡132

6.1引言132

6.2几个基本概念133

6.3相律及其热力学推导134

第一部份单组份体系136

6.4水的相图136

6.5克拉贝龙一克劳修斯方程式138

第二部份二组份体系140

(一)双液系相图140

6.6完全互溶双液系的P—x图140

6.7完全互溶双液系的T—x图141

6.8精馏原理142

6.9杠杆原理143

6.10完全不互溶的双液系一水蒸汽蒸馏144

6.11部份互溶的双液系144

(二)固液二组份体系相图145

6.12固相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系(简单低共熔型相图)145

6.13固相完全互溶的二元素(形成固溶体的相图)147

6.14低共熔型固相部份互溶的二元系149

6.15转熔型固相部份互溶的二元系149

6.16固相生成稳定化合物的二元系150

6.17固相生成不稳定化合物的二元系151

第三部份三组份体系153

6.18三元系相图153

6.19三组份三液体系相图154

6.20二盐一水的三元系相图156

6.21变更温度法158

6.22三元低共熔型相图159

第七章电化学160

7.1引言160

第一部份电解质溶液161

7.2电导、比电导、当量电导161

7.3离子独立运动定律162

7.4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164

7.5离子的淌度165

7.6离子迁移数167

7.7离子活度与离子活度系数170

7.8强电解质溶液理论—德拜·尤格尔理论推导173

7.9不对称离子氛与德拜·尤格尔—盎萨格电导公式176

第二部份可逆电池电动势180

7.10原电池180

7.11可逆电池181

7.12电池符号与电极名称181

7.13电极的分类与电极反应182

7.14电极电位的产生机理184

7.15标准氢电极与参比电极186

7.16标准电极电位表187

7.17能斯特方程式188

7.18电化学位189

7.19电池电动势的实验测定190

7.20可逆电池热力学192

7.21电池的分类与浓差电池的应用193

7.22电池电动势测定的应用196

附表:标准电极电位表200

第三部份不可逆电极过程201

7.23分解电压201

7.24极化作用202

7.25过电位的测定—极化曲线203

7.26氢的过电位与金属的电沉积205

7.27极谱分析简介208

7.28金属腐蚀简介210

7.29化学电源212

第八章表面现象与胶体分散体系215

8.1引言215

第一部份表面现象216

8.2比表面能与表面热力学216

8.3表面张力217

8.4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219

8.5微细液滴的蒸汽压一开尔文公式221

8.6复相吸附——固气吸附与固液吸附223

8.7吸附等温线及其测定方法225

8.8吸附等温方程式之一——多相吸附方程式227

8.9吸附等温式之二——单相吸附的吉布斯吸附等温式232

8.10表面活性物质及其应用235

第二部份胶体分散体系240

8.11引言240

8.12胶体的通性与胶体的结构241

8.13溶胶的光学性质243

8.14溶胶的动力性质244

8.15溶胶的电学性质246

8.16胶体表面双电层理论248

8.17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作用252

第九章化学动力学256

9.1引言256

9.2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动力学速度方程259

9.3简单反应261

9.4反应级数的测定法265

9.5复杂反应267

9.6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271

9.7分子有效碰撞理论275

9.8活化络合物理论279

9.9链反应283

9.10关于反应机理的探索286

9.11复相反应动力学287

9.12吸附动力学292

9.13催化剂概述295

9.14催化作用的理论解释298

9.15各种催化剂的催化原理301

附录:一些物质的热力学函数表303

1989《物理化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胡咏絮编著 1989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