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 上 第4卷》求取 ⇩

绪论1

第一节 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1

一、把握哲学历史发展的根据2

二、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相结合12

三、运用科学的比较法21

四、站在发展的高级阶段回顾历史28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34

一、从近代哲学革命回顾传统哲学35

二、哲学史上的认识论问题40

三、在逻辑学和自然观上的特点44

四、在考察人的自由问题上的特点49

五、形成中国传统哲学特点的原因57

第一篇 先秦67

第一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67

第一节 原始的阴阳说与五行说67

第二节 “古今”、“礼法”之争与“天人”之辩…………的开始76

第二章 儒、墨、道、法诸子的兴起………?87

第一节 孔子的仁智统一学说87

一、保守的政治态度和创造性的教育实践87

二、仁与忠恕之道91

三、认识论与伦理学的统一94

四、“敬鬼神而远之”与“畏天命”99

第二节 墨子以及儒墨之争——经验论与先验论的对立102

一、平民的哲学家102

二、“兼爱”与功利主义106

三、“名实”之辩的开始110

四、“非命”与“天志”119

第三节 《老子》:“反者道之动”——辩证法否定原理的提出124

一、“礼法”之争中的否定态度和复古主张125

二、“天人”之辩上的“无为”127

三、“名实”之辩上的“无名”130

四、辩证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133

第四节 《孙子兵法》以及法家之初起140

第三章 百家争鸣的高潮152

第一节 《管子》和黄老之学153

一、法家和黄老之学的合流153

二、在哲学上对《老子》的改造159

三、《管子》为“法”提供了哲学基础165

第二节 儒法之争与孟子性善说169

一、儒法之争与子思、孟子169

二、“王霸”、“义利”之辩176

三、性善说与先验主义179

四、“养浩然之气”与天人合一论186

五、“知言”192

六、孟子对“性”(本质)范畴的考察194

第三节 庄子:“万物一齐,孰短孰长”——相对主义反对独断论200

一、道家学派的分化与“避世之士”庄子200

二、具有泛神论色彩的天道观205

三、用自然原则反对人为210

四、以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础214

五、对言、意(逻辑思维)能否把握道(宇宙发展法则)所提出的责难221

六、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哲学发展的一个环节229

第四节 名家“坚白”、“同异”之辩234

一、惠施:“合同异”236

二、公孙龙:“离坚白”239

三、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对立242

第五节 后期墨家论名实关系245

一、继承和发展墨子的功利主义247

二、“以名举实”的认识论251

三、科学的形式逻辑学说254

四、自然观上的原子论和经验论倾向267

第四章 先秦哲学的总结阶段274

第一节 荀子对“天人”、“名实”之辩的总结——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的统一274

一、“古今”、“礼法”之争中的进步立场276

二、“明于天人之分”——天道观281

三、“明于天人之分”——社会历史观288

四、“性伪之分”与“化性起伪”294

五、“制名以指实”——关于认识过程的理论301

六、“制名”以“辨同异”——辩证法是普通逻辑思维所固有的309

七、“符验”、“辨合”和“解蔽”——客观地全面地看问题315

八、关于“成人”(培养理想人格)的学说322

第二节 韩非:“不相容之事不两立”331

一、韩非反对“杂反之学”331

二、法治思想与历史进化观念335

三、“缘道理以从事”与“因人情”340

四、“因参验而审言辞”351

第三节 《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朴素的对立统一原理的确立357

第四节 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 ——辩证逻辑的比较法运用于具体科学372

第一篇小结382

附录 索引393

整理后记415

1997《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 上 第4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冯契著 1997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