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试用教科书 有机化学 下》

下册目录第十八章 脂环化合物219

(一)脂环烃及其衍生物18-1.脂环化合物的天然存在和制备219

(1)由二卤烷制备(2)由二元羧酸制备(3)由芳香族化合物制备(4)用二烯合成法合成18-2.脂环化合物的物理性质221

18-3.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221

(1)环的破裂(2)芳构化(3)环的异构化18-4.环的稳定性223

18-5.脂环化合物的立体化学224

18-6.重要的脂环化合物225

(1)环戊二烯(2)环己烷(3)环己醇和环己酮(4)环辛四烯18-7.构象227

(1)乙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2)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二)萜烯类化合物18-8.单环萜烯类化合物230

(1)萜二烯-[1,8](2)薄荷醇和薄荷酮(3)萜二醇-[1,8]和α-萜烯醇18-9.双环萜烯类化合物232

(1)蒎烯(2)莰的含氧衍生物18-10.倍半萜烯和多萜烯类化合物235

第十九章 芳烃235

19-1.苯的结构236

19-2.苯同系物的同分异构及命名238

19-3.芳香族化合物的来源238

(1)煤的干馏(2)石油的芳构化19-4.苯及其同系物的合成239

(1)由乙炔合成苯(2)由丙酮合成1,3,5-三甲苯(3)傅列德尔-克拉夫茨反应(4)由芳酮还原(5)伍尔兹-费特息反应19-5.苯及其同系物的物理性质241

19-6.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242

(1)取代反应(2)加成反应(3)氧化反应19-7.苯环的取代规律244

(1)邻对位定位基对苯环的影响和它们的定位效应(2)间位定位基对苯环的影响和它们的定位效应19-8.重要的芳烃249

(1)苯(2)甲苯(3)二甲苯(4)苯乙烯(5)异丙苯第二十章 芳烃的卤素衍生物250

20-1.芳烃卤素衍生物的制法250

(1)卤素直接与苯环相连(2)卤素连在苯环侧链上20-2.芳烃卤素衍生物的物理性质252

20-3.芳烃卤素衍生物的化学性质253

(1)水解(2)氨解(3)与金属的作用(4)环上的取代反应20-4.重要的卤素衍生物254

(1)氯苯(2)二氯苯(3)六氯化苯(4)苯氯甲烷第二十一章 芳香族磺酸255

21-1.磺酸的制法256

21-2.磺酸及磺酸盐的性质257

(1)水解——磺酸基被氢取代(2)碱熔——磺酸基被羟基取代(3)与氰化钠共热——磺酸基被?基取代21-3.芳香族磺酸衍生物258

(1)磺酰氯、磺酰胺和磺酸酯(2)氯胺(3)糖精21-4.磺酸在有机合成上的重要性261

21-5.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262

第二十二章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263

22-1.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制法264

(1)硝基直接与苯环相连的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制法(2)硝基连在苯环侧链上的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制法22-2.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266

22-3.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266

(1)硝基苯的还原(2)硝基苯的环上取代反应(3)硝基对于邻位和对位上取代基的影响22-4.重要的硝基化合物270

(1)硝基苯与间-二硝基苯(2)2,4,6-三硝基甲苯(3)2,4-二硝基氯苯第二十三章 芳胺271

23-1.芳胺的制法272

(1)硝基化合物还原(2)卤素衍生物的氨解23-2.芳胺的物理性质273

23-3.芳胺的化学性质273

(1)氧化(2)成盐(3)氨基上氢原子的取代反应烷基化和酰基化(4)与亚硝酸的作用(5)卤化(6)硝化(7)磺化(8)异腈反应23-4.重要的芳胺及其衍生物276

(1)苯胺(2)N-甲基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3)对-氨基苯磺酸和对氨基苯磺酰胺(4)氨基苯酚(5)硝基苯胺(6)二苯胺和三苯胺(7)苯二胺23-5.阴离子交换树脂280

第二十四章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282

24-1.重氮化反应282

24-2.重氮盐的反应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283

(1)作用时放出氮的一些反应 重氮基被其他基所取代的反应(2)作用时保留氮的一些反应24-3.偶氮化合物和偶氮染料286

24-4.活性染料287

24-5.物质的颜色和结构的关系288

第二十五章 酚和芳醇290

  25-1.一元酚的来源和制法291

(1)从煤焦油中分离(2)从磺酸制备(3)从卤素衍生物制备(4)从异丙苯氧化及分解制苯酚(5)赖息胥合成法25-2.一元酚的物理性质292

25-3.一元酚的化学性质293

(1)具弱酸性(2)醚的生成(3)酯的生成(4)与FeCl3的颜色反应(5)与锌粉作用(6)苯环上的取代反应(7)氧化25-4.重要的一元酚296

(1)苯酚(2)甲(苯)酚(3)硝基酚和苦味酸(4)2,4-氯代苯氧乙酸(2,4-D)25-5.二元酚及其衍生物301

(1)邻-苯二酚(2)间-苯二酚(3)对-苯二酚(4)醌25-6.三元酚304

(1)1,2,3-苯三酚(2)1,3,5-苯三酚25-7.芳醇306

第二十六章 芳醛和芳酮307

(一)芳醛26-1.芳醛的制法307

(1)由同碳二卤衍生物的水解(2)由芳醇或芳烃的氧化(3)环上的甲酰基化26-2.芳醛的物理性质308

26-3.芳醛的化学性质309

(1)氧化(2)还原(3)羰基加成反应(4)与羰基试剂的缩合反应(5)与伯胺的反应(6)康尼查罗反应(7)与脂肪醛或酮的缩合(8)柏琴反应(9)安息香缩合(10)三苯甲烷衍生物的生成26-4.重要的芳醛311

(1)苯甲醛(2)水杨醛(二)芳酮26-5.芳酮的制法312

26-6.芳酮的化学性质313

26-7.重要的芳酮314

(1)苯乙酮(2)密席勒酮26-8.贝克曼重排314

27-1.芳香族羧酸的制法315

第二十七章 芳香族羧酸及其衍生物315

(1)由苯环侧链的氧化(2)由同碳三卤化物的水解(3)从格林尼亚试剂制备(4)芳腈的水解27-2.芳香族羧酸的物理性质316

27-3.芳香族羧酸的化学性质316

27-4.重要的芳香族羧酸及其衍生物317

(1)苯甲酸(2)邻-苯二甲酸和邻-苯二甲酐(3)对-苯二甲酸(4)水杨酸(5)五棓子酸(6)氨基苯甲酸27-5.羧基在侧链上的芳香族羧酸324

(1)苯乙酸(2)肉桂酸27-6.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324

第二十八章 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325

28-1.联苯及其衍生物326

(1)联苯(2)联苯胺(3)联苯衍生物的立体化学28-2.二苯甲烷329

28-3.三苯甲烷及其衍生物330

(1)弱酸性(2)与卤素作用(3)氧化28-4.三苯甲烷染料332

(1)孔雀录(2)品红28-5.六苯乙烷和三苯甲基——自由基的概念333

第二十九章 稠环芳烃及其衍生物………33e(一)萘和它的衍生物29-1.萘的工业来源和结构337

29-2.萘的性质和用途338

(1)还原和加氢(2)氧化反应(3)硝化反应(4)磺化反应(5)傅列德尔-克拉夫茨反应(6)卤化反应29-3.萘环上的取代规律340

29-4.萘的重要衍生物342

(1)萘酚(2)萘胺(3)萘酚和萘胺的磺基衍生物(4)萘醌(5)α-萘乙酸(二)蒽和它的衍生物29-5.蒽的工业来源和结构344

29-6.蒽的性质和用途345

(1)加成反应(2)氧化反应(3)取代反应29-7.蒽醌346

29-8.茜素347

29-9蒽醌还原染料349

(三)菲和它的衍生物29-10.菲350

29-11.甾醇、胆汁酸和性激素351

(1)甾醇(2)胆汁酸(3)性激素(四)其他稠环烃29-12.苊和芴及其他稠环烃353

29-13.致癌烃354

第三十章 杂环化合物355

29-14.焦油化学产品的利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355

30-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356

(1)译音法(2)系统命名法(一)五节杂环化合物30-2.氧茂(呋喃)358

(1)工业制法(2)性质30-3.糠醛(α-氧茂甲醛或α-呋喃甲醛)360

(1)来源及制取(2)性质和用途30-4.硫茂(噻吩)和它的衍生物361

(1)存在及制取(2)性质及用途30-5.氮茂(呲咯)362

(1)存在及制取(2)性质30-6.氧茚(苯骈呋喃)364

(1)氮茚(吲哚)(2)β-羟基氮茚(吲哚酚)和靛蓝365

30-7.氮茚(吲哚)和它的衍生物365

30-8.氮芴(咔唑)367

30-9.1,2-二氮茂(吡唑)和它的衍生物368

(1)1,2-二氮茂和它的同系物(2)1-苯基-3-甲基-1,2-二氮茂酮-[5]30-10.1,3-二氮茂(咪唑)和它的衍生物369

30-11.1,3-硫氮茂(噻唑)和它的衍生物370

(二)六节杂环化合物30-12.氧芑(?喃)和它的衍生物372

30-13.氮苯(吡啶)和它的衍生物372

(1)存在及提取(2)性质(3)氮苯的同系物(4)氮苯甲酸30-14.氮萘(喹啉)374

30-15.氮蒽(吖啶)375

30-16.二氮苯及其衍生物376

(三)生物碱30-17.生物碱的一般概念377

(1)生物碱的涵义、存在及提取(2)一般性质(3)分类30-18.重要的生物碱378

(1)麻黄碱(2)烟碱(3)?茄碱(4)古柯碱(5)金鸡纳碱(6)常山碱(7)罂粟碱和吗啡碱(8)咖啡碱第三十一章 元素有机化合物380

(一)概论(二)有机锂化合物31-1.制法381

(1)由卤烃与金属锂作用(2)由有机锂化合物与卤烃起置换作用31-2.性质及用途382

(三)有机硼化合物31-3.制法382

31-4.性质及用途383

(四)有机铝化合物31-5.制法384

(1)由卤化铝制备(2)由金属铝制备31-6.性质及用途385

(五)有机硅化合物31-7.硅烷和烃基硅烷387

(1)硅烷(2)烃基硅烷31-8.氯代硅烷、烃基氯代硅烷和硅醇388

31-9.烷基烷氧基硅烷389

31-10.多缩硅醇390

(1)硅油(2)硅橡胶(3)硅树脂(六)有机锡化合物31-11.四烃基锡393

31-12.卤代烃基锡393

31-13.二羧酸二烷基锡394

(七)有机磷化合物31-14.制法和性质394

31-15.有机磷农药396

(八)有机砷化合物31-16.脂肪族砷化合物398

31-17.芳香族砷化合物400

(1)敌百虫(2)E-605

(3)E-1059

(5)1240

(4)4049

1961《高等学校试用教科书 有机化学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高教用书编辑部组织选编 196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有机化学及生物化学教程  下(1956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有机化学及生物化学教程 下
195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基础有机化学 (下册)(1983 PDF版)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基础有机化学 (下册)
1983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有机化学  第三册(1956.10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有机化学 第三册
1956.10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有机化学  第二册(1956.10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有机化学 第二册
1956.10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有机化学  1(1990年03月第1版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有机化学 1
1990年03月第1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等学校试用教科书  电机学 上册(1961年10月第1版 PDF版)
高等学校试用教科书 电机学 上册
1961年10月第1版 中国工业出版社
高等学校试用教科书  电机学  下( PDF版)
高等学校试用教科书 电机学 下
高等学校试作教材  基础有机化学  下(1983 PDF版)
高等学校试作教材 基础有机化学 下
198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纯化学试剂  下(1956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纯化学试剂 下
195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光电子器件(1974 PDF版)
光电子器件
1974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有机化学(1985 PDF版)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有机化学
198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高等有机化学(1980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高等有机化学
1980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有机化学(1979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有机化学
1979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无机化学  下(1978 PDF版)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无机化学 下
1978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无机化学  下(1984 PDF版)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无机化学 下
1984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