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讳学》

第一章 概 说1

第一节 语讳学的概念、性质与任务1

第二节 语讳学的研究价值、方法与方向2

第二章 语讳学同其他学科的关系5

第一节 语讳学与民俗学5

第二节 语讳学与身势学6

第三节 语讳学与修辞学8

第三章 语讳产生的原因10

第一节 由于宗教迷信10

第二节 由于礼教规范14

第三节 由于封建特权17

第四节 由于感情好恶19

第五节 由于交际需要21

第六节 由于避俗求雅23

第一节 泛讳概念28

第四章 语讳类型之一——泛讳28

第二节 泛讳特点29

一、相对性29

二、区域性30

三、时代性32

四、阶级性34

五、行业性36

六、多代性38

一、死丧方面40

第三节 泛讳之种种——语讳举例40

二、婚姻方面49

三、行为方面59

四、疾病方面64

五、事物方面66

六、称谓方面70

第五章 语讳类型之二——特讳75

第一节 特讳概念75

一、卒哭乃讳76

第二节 特讳条例76

二、正讳与嫌讳77

三、国讳与家讳79

四、二名不偏讳80

五、已祧不讳83

六、已废不讳85

七、其他86

第三节 特讳简况——由周秦到明清86

第四节 特讳之种种——语讳举例91

一、姓名对代词语92

二、地名对代词语99

三、官名对代词语109

四、书名对代词语112

五、文辞对代词语114

六、常语对代词语118

八、年号、称号对代词语122

七、干支对代词语122

第六章 语讳结构124

第一节 确定的对代形式125

一、规则的对代形式125

(一)以同义词对代125

(二)以反义词对代126

(三)以比喻词对代127

(四)以同音词对代129

(五)以别字对代130

(六)以字对代131

二、不规则的对代形式135

第二节 暂借的对代形式136

一、以指示代词对代136

二、以不定代词对代137

三、以缺字符号对代138

四、以“讳”字对代140

结束语141

附:历代帝王名讳表142

1991《汉语语讳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北郊著 1991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语法学习讲话(1980 PDF版)
语法学习讲话
1980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汉语语法学史(1983 PDF版)
汉语语法学史
1983
汉语语音学(1990 PDF版)
汉语语音学
1990
农学汉语( PDF版)
农学汉语
汉语语义学(1992 PDF版)
汉语语义学
1992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汉语语法学简史(1983 PDF版)
汉语语法学简史
1983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中国言语禁忌和避讳(1994 PDF版)
中国言语禁忌和避讳
1994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汉语语法学史(1983 PDF版)
汉语语法学史
1983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汉语语源学(1992 PDF版)
汉语语源学
1992 重庆:重庆出版社
汉语学(1995 PDF版)
汉语学
1995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汉语语言心理学(1990 PDF版)
汉语语言心理学
1990 北京:知识出版社
汉语语境学概论(1998 PDF版)
汉语语境学概论
1998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汉语语法学(1998 PDF版)
汉语语法学
1998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现代汉语话语语言学(1996 PDF版)
现代汉语话语语言学
1996 北京:商务印书馆
汉语语法学(1996 PDF版)
汉语语法学
1996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