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义学》
作者 | 贾彦德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17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0101794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1743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序 叶蜚声1
前言1
第一章语义研究的发展与现状1
一 语文学时期及我国的训诂学1
二传统语义学3
三 现代语义学的兴起和现状7
一 语义系统17
第二章关于语义的几个基本认识17
二语义单位19
三语义类型25
四 语义是怎样被认识的29
五 语义与语言外部世界的关系34
第三章义素分析法(上)40
一 义素分析法的提出是不可避免的40
二 义素分析的程序和方法(上)47
三 义素分析的程序和方法(下)87
第四章义素分析法(下)87
四 义素分析实例补充110
第五章义素和义位的性质119
一义素的性质119
二义位的性质130
三 语文词典的释义137
第六章语义场(义位系统)(上)141
一 历代学者对义位系统的认识141
二语义场的性质143
三语义场的类型147
四 义位间的关系171
第七章语义场(义位系统)(下)175
五 语义场之间的关系175
六 最小子场与多义词的比较177
七语义场的实例补充181
八语言的总语义场207
一 现代语义学为什么要研究句义212
第八章句义(上)212
二 义位在交际中组合起来215
三 句义的深层结构218
四 句义深层结构的类型236
第九章句义(下)249
五句义内义位的搭配249
六 句义深层结构向表层的转化260
七分析句义深层结构的依据和程序264
八句义间的关系269
第十章附加义274
一义位的附加义274
二句义的附加义288
三 附加义的性质及其重要性302
第十一章语义的明确与不明确305
一注意到语义的不明确是一个进步305
二 义位明确与不明确的状况306
三 句义明确与不明确的状况313
四 不要把语义的概括性等特点看作不明确318
五 语义明确与不明确是相辅相成的320
第十二章汉语语义中的普遍因素326
一 问题的提出与有关的理论326
二 不同语言闻语义比较的原则和步骤331
三 语义的普遍因素同翻译与双语词典释义的关系353
四 普通话与各方言语义间的普遍因素358
第十三章语义的演变(上)361
一 在历史中没有变化的义位361
二义位的深化363
三 义素分析揭开了义位扩大、缩小和转移的面纱365
四 扩大、缩小、转移的结果之一——引申379
第十四章语义的演变(下)392
五语义场的演变392
六 分析古汉语要注意它的特点406
结束语411
义位结构式说明416
1992《汉语语义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贾彦德著 1992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汉语词义学
- 1992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
- 汉语语音学
- 1990
-
- 汉语讲义 下
- 1961
-
- 汉语讲义 中
- 1961
-
- 汉语语源学
- 1992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汉语反义成语词典
- 1994 海口:海南出版社
-
- 汉语学
- 1995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
- 现代汉语语义学
- 1997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汉语语法学
- 1998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 汉语词义学
- 1997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
- 汉语语法学
- 1996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
- 1998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
- 汉语成语意义研究
- 2020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现代汉语语法语义研究
- 1999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
- 1978 石家庄市教师进修学校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