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育史导论》求取 ⇩

序 王家骏1

目录1

第一编 遥远的追溯3

第一章 铸鼎象物3

——上古艺术的意识形态功能3

第二章 饥者歌其食 劳者歌其事9

——上古诗歌的情感表现功能9

第三章 制礼作乐16

——古代美育的社会渊源16

第四章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24

——古代美育的终极关怀24

第一节 美育的目的:彬彬君子35

第二编 壮丽的开端35

第一章 孔子:中国美育的奠基者35

第二节 人格的完成:从诗到乐38

第三节 审美的境界:乐以忘忧41

第四节 美育的实践:删诗正乐45

第二章 墨子和老子:美育的取消主义者49

第一节 非乐:功利主义的最初视野49

第二节 五音令人耳聋:深刻的人生智慧53

第三章 孟子:儒家美育的内向开掘者57

第一节 审美的人性论基础57

第二节 从“充实之美”到“浩然之气”60

第三节 从“与民同乐”到“仁政”63

第四章 庄子:道家美育的创立者67

第一节 庄子的人生感怀67

第二节 庄子的自由精神69

第三节 庄子的审美境界73

第四节 庄子的美育特色75

第五章 荀子:美育社会功能的阐发者78

第一节 美育的社会功能78

第二节 美育的理论基础80

第三节 美育的本质83

第四节 美育的实施85

第一节 屈原论人格美91

第六章 屈原:古典美育的人格典范91

第二节 屈原的人格美95

第三编 全面的展开103

第一章 《吕氏春秋》中自然主义的美育观点103

第一节 从宇宙论到审美论103

第二节 审美的理想:适107

第三节 美育的功能:养性110

第二章 《乐记》中伦理本位的美育思想113

第一节 目的:乐以治心113

第二节 原则:立乐之方117

第三节 起源:圣王作乐120

第一节 标准:发乎情止乎礼义124

第三章 《毛诗序》中诗教的确立124

第二节 功能:风以动之教以化之126

第四章 《淮南子》美育点滴130

第一节 起源:圣人因民之好而为之节文130

第二节 特点:人得其得134

第五章 董仲舒对审美的目的论解释139

第一节 人:合目的的存在139

第二节 美育与生命143

第三节 美育与治道146

第六章 王充对审美的理知性规范150

第一节 人:自然的存在150

第二节 “养育劝率”与“辅保禁防”152

第三节 “疾虚妄”与“为世用”154

第七章 魏晋风度的美育内涵157

第一节 自觉追求美157

第二节 突现风度美160

第三节 开拓自然美167

第八章 魏晋六朝的美育思想173

第一节 阮籍的大人先生与审美境界173

第二节 嵇康对乐教的针砭177

第三节 《列子》的以美作乐181

第四节 宗炳的“澄怀味象”论185

第五节 刘勰的“文德”论188

第六节 钟嵘的“托诗以怨”论192

第七节 颜之推的“发明功德敷显仁义”论196

第九章 佛教美育一瞥200

第一节 自然美的诱导200

第二节 艺术美的辅助203

第三节 图像关乎劝戒206

第四节 禅悟通向审美208

第十章 韩愈:儒家美育的再次抬头213

第一节 “道统”中的“先王之教”213

第二节 唯“养气”能“不平则鸣”217

第十一章 白居易:恢复美育古制的宣传家223

第一节 提倡采诗以泄导人情224

第二节 恢复礼乐以重建秩序229

第十二章 司空图:道家美育的诗化系统234

第一节 体素返真的人生追求235

第二节 平淡自然的艺术理想241

第三节 韵外之致的审美感受243

第十三章 宋代艺术家的美育倾向248

第一节 山林者之乐与富贵者之乐248

第二节 寓意于物则乐253

第三节 治其境者莫如治其心258

第十四章 理学的美育思想263

第一节 周敦颐:孔颜乐处263

第二节 张载:充内形外之谓美268

性”271

第三节 邵雍:从“以物观物”到“明心见271

第四节 二程:从“存理灭欲”到“作文害274

道”274

第十五章 朱熹:理学美育的集大成者280

第一节 美育的基础:人性二元论280

第二节 乐教的功能:“消融查滓”与“养气285

之助”285

第三节 诗教的特点:“讽咏以昌之”与“涵287

濡以体之”287

第一节 陆九渊:先立乎其大者293

第十六章 心学的美育思想293

第二节 王阳明:诱之歌诗导之习礼讽之读书297

第三节 李贽:童心论和顺性说302

第十七章 王夫之对古代美育的贡献306

第一节 人的自我创造306

第二节 对“五音令人耳聋”的批判310

第三节 对“兴观群怨”的新解314

第十八章 古典画论的美育思想319

第一节 人物画:存乎鉴戒319

第二节 山水画:可游可居323

第三节 文人画:聊写逸气329

第一节 学书之寓意乐心334

第十九章 古典书论的美育思想334

第二节 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339

第三节 书之为教恶可置哉342

第二十章 古典乐论的美育思想348

第一节 琴者禁也349

第二节 淡和理想353

第三节 深微境界357

第二十一章 明清小说论著中的美育思想363

第一节 “六经国史”以外的小说——色情小说363

的社会效果问题363

第二节 何必实有其事——小说的真实性问题366

研究370

第三节 闻一知二——金圣叹对小说美感心理的370

第四节 从至情至理中写出——《红楼梦》对传统审美心理的超越375

第二十二章 明清戏曲论著中的美育思想379

第一节 药人寿世之方379

第二节 越俗越家常越警醒385

第三节 离合悲欢皆为人情所必至388

第四节 填词之设专为登场391

第二十三章 古典园林的美育意义396

第一节 自然:园林的美学追求396

第二节 借景:自由的感性显现401

第三节 象征:园林的政治涵意406

第一章 康有为:审美转换的初兆413

第一节 标壮美之境413

第四编 近代的转换413

第二节 明审美之学417

第三节 辩书法之美420

第二章 梁启超:近代美育的先导425

第一节 突出美的意义425

第二节 宣传情感教育429

第三节 分析小说作用434

第三章 王国维:审美与人性拯救439

第一节 美育的哲学基础440

第二节 美育的社会意义443

第三节 美育的心理分析449

第四节 美育地位的界定453

第五节 中国美育的检讨455

第四章 鲁迅:审美与国民改造461

第一节 论艺术教育461

第二节 以文艺唤醒国民468

第三节 精神界之战士476

第五章 蔡元培:近代美育之父483

第一节 美育方针的确定484

第二节 理论基础的探讨488

第三节 美育与宗教492

第四节 美育与文化497

第五节 实施办法501

第六节 社会影响503

第六章 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507

第一节 审美和道德的辨析509

第二节 人生和艺术的合一516

第三节 中国和西方的沟通524

第五编 当代的展望535

第一章 当代美育40年535

第一节 大陆概况535

第二节 台港掠影542

第二章 代结语:审美与人类未来549

第一节 柏拉图:美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549

第二节 席勒:美作为人性的充分实现552

第三节 马克思:美作为人类的理想社会554

附录561

一、茶色酒香移人情——品茶饮酒与美育问题563

1.品茶与心灵净化564

2.饮酒与审美心境571

二、佳节年年人共乐——岁时佳节与美育问题584

1.端午佳节怀忠烈584

2.花好月圆正中秋587

3.登高望远是重阳591

4.新桃旧符话过年594

三、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丧礼、祭礼与美育600

问题600

1.丧礼的慎终情怀600

2.祭礼的追远意识605

1992《中国美育史导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单世联,徐林祥著 1992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工艺史导论(1977 PDF版)
中国工艺史导论
1977 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中国高等教育史论(1997 PDF版)
中国高等教育史论
1997
文史资料辑存  第10辑( PDF版)
文史资料辑存 第10辑
论美育(1983 PDF版)
论美育
1983
中国美学史论集(1984 PDF版)
中国美学史论集
1984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美学导论(1999 PDF版)
美学导论
199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美育简史(1988 PDF版)
中国美育简史
1988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文化史导论(1993 PDF版)
中国文化史导论
1993 台湾商务印书馆
论美育(1989 PDF版)
论美育
1989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国接受美学导论(1989 PDF版)
中国接受美学导论
1989 成都:巴蜀书社
英国的高等教育历史·现状(1995 PDF版)
英国的高等教育历史·现状
1995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化史导论(1988 PDF版)
中国文化史导论
1988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中国音乐美学史论(1988.10 PDF版)
中国音乐美学史论
1988.10 北京市: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国美术史论集(1981 PDF版)
中国美术史论集
1981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高等教育史论(1997 PDF版)
中国高等教育史论
1997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