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稻栽培学》求取 ⇩

第一章 中国水稻栽培的发展和解放以来的伟大成就1

目录1

第一节 我国水稻生产及其栽培技术的发展简史2

第二节 解放以来我国水稻生产的伟大成就5

一、水稻生产发展的三个时期5

二、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发展栽培科学理论的成就8

第二章 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和演变13

第一节 栽培稻种的起源13

一、栽培稻与野生稻13

二、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16

三、中国栽培稻种的传播20

一、籼粳稻的区别21

第二节 籼粳稻的品种演变21

二、籼粳稻的分布22

三、籼粳稻的演变23

第三节 早、晚季稻的品种演变25

一、早、晚季稻的栽培发展过程25

二、早、晚季稻品种特性的差异25

三、早、晚季稻的演变26

第四节 水、陆稻的品种演变27

一、水、陆稻的栽培发展过程27

二、水、陆稻品种特性差异和演变28

第五节 秥、糯稻的品种演变28

一、秥、糯稻的栽培发展过程28

二、秥、糯稻品种特性差异和演变29

第三章 稻的器官形态及其构造33

第一节 根33

一、根的形态33

二、根的构造34

第二节 茎36

一、茎的形态36

二、茎的构造37

第三节 叶39

一、叶的形态39

二、叶的构造41

第四节 穗44

一、穗的形态44

二、颖花的构造45

第五节 谷粒和米粒49

第四章 稻的生长和发育53

第一节 幼苗期53

一、种子的萌发53

二、幼苗的生长55

第二节 分蘖期59

一、叶的生长60

二、分蘖65

三、根的生长73

第三节 稻穗分化期75

一、稻的阶段发育75

二、稻穗分化过程81

三、稻穗分化与营养体生长情况及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83

四、稻穗分化时期的田间检定85

五、茎秆的生长86

第四节 出穗结实期87

一、出穗开花结实过程87

二、出穗结实过程中生理与生化变化92

第五节 稻的再生94

一、成熟前后稻秆上各节腋芽的状况95

二、再生蘖的生长发育96

第五章 中国稻作的气候条件101

第一节 我国稻作气候条件概况102

一、我国的地理环境与稻作的气候条件102

二、我国境内的气团及其与稻作生产的关系103

第二节 我国稻作的温度条件104

一、水稻生长开始期与终止期104

二、水稻生长季天数及温度109

第三节 我国稻作的日照条件113

一、稻作与日照时数113

二、稻作与日射强度116

第四节 我国稻作的降水条件118

一、我国水稻生长季的降水与腾发118

二、我国稻作的雨旱季节122

第五节 我国稻作的不利天气条件127

一、稻作与霜冻127

二、台风与稻作129

第一节 水稻土的性质133

第六章 中国稻作的土壤环境133

一、水稻土的剖面特征134

二、水稻土中物质的转化135

三、水稻土中的生物活动141

四、水稻土的生产特性143

五、丰产水稻土的肥力特征146

第二节 中国各地水稻土壤概况147

一、华南的水稻土壤147

二、长江流域的水稻土壤151

三、华北、东北和西北的水稻土壤156

第三节 水稻土肥力的提高159

一、水稻土肥力演变规律159

二、加速土壤熟化,提高肥力161

三、改良低产田,低产变高产162

第七章 中国稻作区域的划分167

第一节 稻作区域的环境条件167

一、温度167

二、光照168

三、降水169

四、湿度169

五、地形170

第二节 稻作区域的划分170

一、华南双季稻作带172

二、华中单双季稻作带173

三、华北单季稻作带175

四、东北早熟稻作带176

五、西北干燥区稻作带177

六、西南高原稻作带178

第八章 中国栽培稻种的分类181

第一节 以往的栽培稻种分类法181

第二节 中国栽培稻种的系统分类法183

第三节 栽培稻种的系统分类标准184

一、籼和粳亚种的分类标准184

二、早、中季稻和晚季稻群的分类标准185

三、水稻和陆稻型的分类标准186

四、秥稻和糯稻变种的分类标准186

五、栽培品种的特性和特征的分类标准186

一、系统分类法的应用208

第四节 中国栽培稻种系统分类法的应用208

二、变种分类检索表210

三、栽培品种分类的特性特征项目211

第九章 品种选育217

第一节 水稻育种的发展和目标217

一、育种工作的发展概况217

二、选育目标218

第二节 地方品种评选220

一、评选的意义和成就220

二、评选的方法和利用220

第三节 穗系选种221

一、穗系选种的意义和成就221

一、杂交育种的意义和成就222

第四节 杂交育种222

二、穗系选种的方法222

二、杂交育种的方法223

三、远缘杂交227

第五节 人工引变228

一、物理引变228

二、化学引变229

第六节 引种及区域试验230

一、引种230

二、区域试验231

第七节 良种繁育233

一、良种繁育的意义及发展233

二、良种繁育的方法233

三、种子田的农业技术235

四、品种复壮236

五、种子检验236

第十章 中国各稻区的优良稻种241

第一节 水稻良种推广241

一、良种推广成就241

二、稻作改制与良种推广242

三、水稻主要品种类型的特征特性242

四、重要优良品种及其适应性244

第二节 华南双季稻作带的品种253

一、本地带品种的特性253

二、良种分布254

三、引种粳稻255

四、本稻作带对良种的要求256

第三节 华中单双季稻作带的品种262

一、本地带品种的特性262

二、稻作改制与良种推广264

三、本稻作带对良种的要求268

第四节 华北单季和西北干燥区稻作带的品种274

一、华北单季稻作带的品种275

二、西北干燥区稻作带的品种276

三、两稻作带对良种的要求277

第五节 东北早熟稻作带的品种278

一、南部地区的品种279

二、中部地区的品种280

三、北部和西部地区的品种280

四、本稻作带对良种的要求281

第六节 西南高原稻作带的品种284

一、云贵高原的品种分布与特性285

二、栽培品种的变革286

三、青海省引种水稻情况287

四、本稻作带对良种的要求287

第十一章 深耕整田293

第一节 整田的要求与作业293

一、整田的目的与要求293

二、整田作业294

第二节 稻田深耕296

一、深耕的增产效果和适宜的深度296

二、深耕与熟化300

第三节 各类稻田的整田技术302

一、冬作田303

二、冬季绿肥田303

三、冬闲田304

四、连作早稻田305

五、旱改水的整田技术306

第十二章 育秧309

第一节 种子的准备与处理309

一、晒种309

二、选种310

三、消毒311

四、浸种311

五、催芽311

六、晾种312

第二节 播种313

一、播种期313

二、播种量319

三、播种法322

第三节 育秧方法及管理323

一、秧田的选择、整地与施肥323

二、育秧方法326

三、秧田管理329

第四节 保温育秧和加温育秧332

一、各地推行保温育秧概况332

二、保温育秧的方法333

三、保温育秧的管理337

四、保温育秧的秧龄和增产作用339

五、加温育秧340

第五节 插秧期与秧龄341

一、各地水稻插秧期与秧龄341

二、秧苗优劣的鉴定和插秧的适期342

三、插秧期和秧龄对水稻产量的影响344

第十三章 合理密植347

第一节 插秧密度与产量构成要素的关系347

一、穗数粒数粒重与产量的关系347

二、主穗和分蘖穗在构成产量中的作用350

第二节 密植增产的生理基础353

一、密度与分蘖的消长动态353

二、密度与叶面积动态及光照强度的差异355

三、密度与光能利用和干物质积累359

第三节 合理密植的增产措施361

一、合理密植与品种及壮秧361

二、合理密植与土、肥、水条件362

三、合理密植的方式363

第十四章 施肥367

第一节 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367

一、水稻对肥料的需要367

二、施肥量与其他因素的关系370

三、氮、磷、钾的配合375

四、决定施肥量的方法376

第二节 水稻施肥方法及其依据377

一、水稻各生育期对三要素的吸收377

二、各期肥料施用的主要依据378

三、基肥和追肥的分配及施用382

第三节 水稻肥料的种类及其肥效390

一、有机肥料390

二、无机肥料398

三、细菌肥料403

第十五章 灌溉与排水407

第一节 稻田需水量407

一、我国稻田需水量概况408

二、腾发量409

三、渗漏量413

四、灌溉定额416

一、各生育期稻田适宜水分状况418

第二节 灌溉排水技术418

二、晒田技术426

三、水稻灌排的方式431

四、稻田灌排渠系的设置434

第三节 盐碱地稻田灌排技术437

一、种稻前的洗盐技术437

二、生长期的灌排技术440

第四节 冷水、污水、咸水、浑水的灌溉技术442

一、冷水灌溉442

二、污水灌溉444

三、咸水灌溉445

四、浑水灌溉447

第一节 返青分蘖期的管理451

第十六章 田间管理451

一、查补缺苗,保证全苗452

二、调节水层,保苗返青452

三、及时中耕除草453

四、看苗追肥,促进生长均衡453

五、浅灌结合晒田,达到根强株壮454

六、防治病虫害456

第二节 稻穗分化期的管理456

一、合理施用穗肥457

二、水层灌溉457

三、防治病虫,预防冷害458

第三节 开花到成熟的管理459

一、合理灌溉,适时排水459

二,适当补施粒肥460

三、防治病虫,严防风灾461

第四节 田间管理上的几个问题461

一、防止倒伏461

二、防除杂草467

三、抗旱防涝470

第十七章 轮栽475

第一节 双季稻轮栽制475

一、双季稻与冬季旱作物轮栽制476

二、双季稻和单季稻隔年与旱作物轮栽制478

三、双季稻两熟制479

四、其他双季稻多熟轮栽制479

一、水稻与冬季旱作物轮栽制480

第二节 单季稻轮栽制480

二、水稻与夏秋(或秋冬)旱作物轮栽制483

三、水稻与水生作物轮栽487

第三节 水稻与旱作物分年轮栽制489

一、南方稻区水稻与旱作物分年轮栽制489

二、北方稻区水稻与旱作物分年轮栽制492

第十八章 直播栽培499

第一节 旱直播499

一、整田500

二、播种502

三、灌溉506

一、整田509

第二节 水直播509

二、播种510

三、灌溉511

第三节 直播稻田间管理512

一、匀苗补苗512

二、除草513

三、施肥516

第十九章 陆稻栽培519

第一节 陆稻的生理特性与环境条件520

一、发芽和生根520

二、出叶和分蘖521

三、开花和结实522

五、耐旱性523

四、生育期523

六、耐酸碱性526

第二节 陆稻的品种527

一、东北地区品种527

二、华北地区品种529

三、南方地区品种531

第三节 陆稻的栽培技术532

一、整地532

二、播种533

三、施肥535

四、田间管理536

六、复种间种539

五、灌溉539

七、轮作540

八、移植栽培541

九、收获542

第二十章 稻的特殊栽培545

第一节 深水稻545

一、深水稻的分布545

二、深水稻的生态和生理特性546

三、深水稻的生态类型和优良品种549

四、栽培技术552

第二节 间作稻556

一、栽培技术557

第三节 再生稻558

二、田间管理558

第四节 三季稻560

一、季节安排和品种配置560

二、栽培三季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561

第五节 冬稻561

第六节 夹根稻562

第二十一章 稻作病害及其防治565

第一节 我国稻病发生概况565

第二节 我国重要稻病566

一、稻瘟病567

二、纹枯病580

三、白叶枯病584

四、细菌性条斑病587

五、干尖线虫病588

六、恶苗病591

七、传染性烂秧592

八、其他重要病害593

第三节 现行稻病防治具体技术措施594

一、越冬阶段594

二、备耕阶段595

三、生育阶段596

四、收获阶段598

第二十二章 稻作害虫及其防治603

第一节 我国主要稻作害虫的种类及其分布概况603

一、华南双季稻作带603

五、西北干燥区稻作带604

四、东北早熟稻作带604

三、华北单季稻作带604

二、华中单、双季稻作带604

六、西南高原稻作带605

第二节 我国稻作害虫研究和防治工作的进展605

第三节 我国几种主要的稻作害虫608

一、稻螟608

二、稻飞虱及浮尘子611

三、稻苞虫613

四、粘虫615

五、稻瘿蚊616

六、稻纵卷叶螟617

一、越冬期防治措施618

第四节 稻作害虫综合防治措施618

二、生长期防治措施619

附录 主要稻作害虫名录620

第二十三章 水稻栽培机械化625

第一节 机械化的动力625

一、拖拉机625

二、绳索牵引机629

三、固定用动力机630

第二节 整田机具631

一、翻耕机具631

二、碎平机具634

第三节 播种、插秧机具635

一、水稻播种机具635

二、插秧机具636

第四节 排灌机具642

一、半机械化排灌机具643

二、抽水机站644

三、几种特殊型式的提水工具646

第五节 收获机具647

一、收割机具648

二、脱粒机具650

三、联合收获机具650

第二十四章 稻谷的收获、检验、贮藏与副产品利用655

第一节 稻谷的收获655

一、收获时期和方法655

二、收获物的干燥和清洁656

一、检验标准660

第二节 稻谷的检验660

二、检验操作方法661

第三节 稻谷的贮藏665

一、贮藏期中影响稻谷品质变化的因素665

二、贮藏稻谷的温度、水分变化与安全保管的关系669

三、稻谷贮藏方法672

四、虫害防治676

第四节 稻谷副产品的利用678

一、碎米的利用679

二、米糠榨油及其综合利用679

三、稻壳的综合利用683

附录 水稻田间测产方法686

1961《中国水稻栽培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丁颖主编 1961 北京:农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水稻栽培技术(1979 PDF版)
水稻栽培技术
1979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苏俄五年计划概论( PDF版)
苏俄五年计划概论
水稻栽培( PDF版)
水稻栽培
赣南师专
水稻栽培(1972 PDF版)
水稻栽培
1972
水稻栽培法( PDF版)
水稻栽培法
农业进步社
湖南杂草图说( PDF版)
湖南杂草图说
水稻栽培技术(1982 PDF版)
水稻栽培技术
1982 博罗县科学技术协会
水稻栽培知识(1978 PDF版)
水稻栽培知识
1978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水稻栽培(1973 PDF版)
水稻栽培
1973 华中农学院;江苏农学院;湖南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
水稻直播栽培(1991 PDF版)
水稻直播栽培
1991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水稻栽培(1985 PDF版)
水稻栽培
1985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水稻栽培技术(1991 PDF版)
水稻栽培技术
1991 北京:金盾出版社
水稻栽培(1979 PDF版)
水稻栽培
1979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水稻栽培(1984 PDF版)
水稻栽培
1984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水稻栽培(1979 PDF版)
水稻栽培
1979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