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探索与实践全书 下》求取 ⇩

创新教育的十大新观念篇689

上编689

第一章现代创造教育新观念689

第一节传统教育的弊端与现代的新挑战689

一、标准答案与标准化689

二、变革的时代需要什么691

三、创新是历史前进的车轮694

第二节多元化的模式695

一、创造教育模式涵义695

二、创造教育模式结构696

三、创造教育模式特点697

四、创造教育模式作用698

五、国外创造教育模式699

六、国内创造教育模式702

第三节专门的课程705

一、创造思维705

二、心智的枷锁709

三、创造思维训练课的内容711

四、智慧之光715

第四节学科教学与创造性思维培养724

一、发现性教学724

二、选取发散点725

三、创造性教学模式727

四、创造性教学五环节729

五、语文课创造教育示例730

六、数学课创造教育示例732

第五节课外的天地735

一、课外天地大有作为735

二、掌握程序与方法737

三、丰富多彩的创造活动740

四、创造条件有保障744

第六节创造性教师的形象746

一、创造性靠创造型教师来培养746

二、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748

三、创造性教师的特征749

四、构建新形象750

五、改造的原理753

第二章现代主体性教育新观念757

第一节主体性教育的内涵757

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历史与发展757

二、主体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762

第二节主体性教育的目的765

一、目的与教育目的765

二、主体性教育的目的观767

三、主体性教育的目标及测评体系771

第三节主体性教育的课程774

一、主体性教育的课程观774

二、主体性教育的课程设计原则779

第四节主体性教育的过程781

一、塑造和建构学习主体的过程781

二、理性教育和非理性教育统一的过程782

三、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784

第五节主体性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790

一、发展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模式790

二、发展学生能动性的教学模式793

三、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教学模式797

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学生主体性800

第三章现代集体教育新观念802

第一节集体的概念802

一、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802

二、松散群体、合作群体与集体802

三、集体的特征与功能803

第二节集体教育的内容809

一、爱国主义教育809

二、理想教育815

三、集体主义教育819

四、自我教育821

第三节集体中的学生类型及其教育828

一、优秀生及其教育828

二、中等生及其教育830

三、后进生及其教育831

第四节教师集体836

一、加强教师集体建设的重要性836

二、良好教师集体所应具备的特征837

三、加强教师集体建设的方法837

四、教师与家长840

第四章现代环境教育新观念846

第一节环境教育发展概述846

一、环境教育的由来846

二、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847

三、我国环境教育的发展849

四、我国环境教育体系850

第二节环境教育的目的、原则及其方法852

一、环境教育的目的852

二、环境教育的原则853

三、环境教育的方法855

第三节中小学环境教育857

一、中小学环境教育现状858

二、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意义859

三、小学环境教育860

四、中学环境教育863

附录1《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年~2010年)》摘录874

附录2第比利斯环境教育大会宣言和建议876

附录3国外环境教育简介——美国和苏格兰的环境教育879

第五章现代健康教育新观念881

第一节中小学健康教育概述881

一、什么是健康教育881

二、中小学健康教育的意义885

三、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886

四、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实施范围与内容887

五、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发展888

第二节健康的学校环境891

一、校址的选择与卫生要求891

二、学校建筑物的卫生要求892

三、学校的卫生管理建议894

四、培养健康的学校精神环境896

第三节健康教学的内容899

一、心理健康教育899

二、学习卫生904

三、运动卫生906

四、饮食与营养908

五、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行为健康)911

六、安全教育912

七、性健康教育915

八、拒烟与反毒教育917

第四节中小学健康教育的人员及其作用920

一、领导人员及其作用920

二、专任教师及其作用921

三、任课教师及其作用922

四、校医(保健教师)及其作用923

五、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的人员及其作用924

六、班主任及其作用924

第五节中小学健康教育的途径、原则与方法925

一、中小学健康教育的途径925

二、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原则928

三、中小学健康教育的方法930

下编933

第六章现代情感教育新观念933

第一节情感教育的内涵933

一、什么是情感教育933

二、情感教育的目标936

三、情感教育的特征940

第二节情绪、情感与情商943

一、情绪943

二、情感945

三、情商946

四、情绪、情感与情商的关系948

五、认知与情绪、情感的关系949

第三节情感教育的价值951

一、对人的生存具有积极意义951

二、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951

三、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952

四、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953

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953

六、完善学生的品德954

七、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954

第四节情感教育的策略955

一、转变教师观念955

二、掌握情感教育的规律,实施情感教育958

三、设计情感教育的课程,对学生进行辅导与咨询960

四、选择情感教育实施的方法968

第七章现代快乐教育新观念972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972

一、快乐教育的历史回顾972

二、我国快乐教育研究现状973

三、北京一师附小快乐教育“七五”研究综述978

四、北京一师附小快乐教育“八五”设想980

第二节快乐教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981

一、快乐教育的研究对象981

二、快乐教育的研究方法982

第三节快乐教育研究步骤与措施983

一、一条主线984

二、三个阶段984

三、六项具体措施984

第四节快乐教育的研究成果与分析988

一、教育观念变化分析988

二、教学改革成果分析990

三、学生发展状况分析1000

第五节 快乐教育的结论与经验、讨论1010

附录一 实施快乐教育必须转变观念1013

附录二 快乐教育的课堂教学特色1019

附录三 快乐教育的教学方法1023

附录四 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1028

第八章现代科技教育新观念1035

第一节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基本原理1035

一、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内涵1035

二、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内容1038

三、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原则1042

四、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义1044

第二节中小学科技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046

一、中小学科技教育的途径1046

二、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方法1053

第三节我国中小学的科技教育1060

一、我国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沿革1061

二、我国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发展1065

三、我国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实践经验1071

四、我国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模式1108

第四节中小学教师的科技素质与科技教育1109

一、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科技教师1110

二、中小学科技教师应具备的素质1112

三、提高中小学教师科技素质的途径和方法1122

第九章现代家校合作新观念1128

第一节家校合作:时代与现实的呼唤1128

一、今日家庭和学校面对的新时代1128

二、今日学校和学校教育1131

三、今日家庭和家庭教育1134

四、今日儿童1141

第二节家校合作的理想1143

一、家校合作: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1143

二、家校合作:促进“教育社会”之诞生1145

三、家校合作:强化教育机构的自我管理1147

第三节“以校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1148

一、制定“以校为本”家校合作模式的分析框架1148

二、“以校为本”的家校合作活动1150

第四节“以家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1162

一、制定“以家为本”家校合作模式的分析框架1162

二、“以家为本”的家校合作活动1164

第五节国内外家校合作的历史与经验1175

一、我国家校合作的历史与经验1175

二、美国家校合作的历史与经验1180

第十章现代成功教育新观念1185

第一节成功教育原理1185

一、成功教育的基本思想1185

二、成功教育的命题和范畴1189

三、成功教育的基本原理1194

第二节成功教育的基本原则1197

一、成功教育的目标性原则——开发学生动力系统1198

二、成功教育的工具性原则——强化成就意识1202

三、成功教育的活动性原则——以活动为中心1205

四、成功教育的过程性原则——循序发展1208

第三节学生发展与成功教育1211

一、成功潜能与学生发展1211

二、成功愿望与学生发展1214

三、反复成功与学生发展1218

第四节成功教育与学科教学改革1223

一、成功教育与学科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1223

二、成功教育与语文教学改革1231

三、成功教育与数学教学改革1241

四、成功教育与外语(英语)教学改革1259

创新教育的综合理论探究篇1271

上编1271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断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1271

20年来我国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1277

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推进跨世纪的教育工作和教育科学研究1281

改革和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1286

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高质量人才1290

关键在于指导思想的历史性飞跃1293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20年历程及其启示1296

上海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302

关于江苏教育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思考1306

邓小平教育改革理论与广东教育改革实践1312

邓小平理论指引中小学教材改革和发展1318

在邓小平同志亲切关怀下的北京景山学校1324

教育改革的20年思想不断解放的20年1330

邓小平教育战略思想的形成逻辑与超前意识1333

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思想解放的20年1336

深入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再创教育事业新辉煌1339

深刻的启示1342

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同我国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1346

下编1351

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与教育观念更新1351

解放思想,立足实践,为科教兴国的千秋伟业做贡献1358

20年教育与教育科学发展的回顾与前瞻1363

知识经济与创造教育1367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繁荣我省基础教育科研事业1372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构建高校德育工作新体系1375

愉快教育1382

教育整体优化改革要为大批开拓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1386

解放思想大胆探索1390

继续解放思想,为创造以人为本的未来世界培养一代代创造型新人1395

思想解放与教育理念1400

跨世纪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1405

全面深入改革传统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1411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和理论思考1415

1999《创新教育探索与实践全书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柳明,原真主编 1999 通辽: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