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学》求取 ⇩

第一章 针灸发展简史1

第一节 针灸的起源1

目录1

第二节 古代的针灸学术成就2

第三节 近代的针灸衰落与新生7

第四节 现代的针灸学术复兴8

第五节 针灸学术向国际的传播9

第一节 阴阳11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11

(一)阴阳对立12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2

(三)阴阳消长13

(二)阴阳依存13

(五)阴阳衍化14

(四)阴阳转化14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15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15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5

(四)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16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16

第二节 五行18

一、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19

二、五行的运动规律20

(一)说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22

三、五行在中医学中的运用22

(三)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23

(二)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23

第三章 脏腑25

一、心 附:心包26

第一节 五脏26

二、肝28

三、脾30

四、肺32

五、肾34

二、胃37

一、胆37

第二节 六腑37

五、膀胱38

四、大肠38

三、小肠38

六、三焦39

一、脑40

第三节 奇恒之腑40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41

二、女子胞41

(一)心与肺42

一、脏与脏42

(四)心与肾43

(三)心与肝43

(二)心与脾43

(六)肝与肺44

(五)脾与肺44

(八)肝与脾45

(七)肺与肾45

(一)心与小肠46

二、脏与腑46

(九)脾与肾46

(十)肝与肾46

(四)肺与大肠47

(三)脾与胃47

(二)肝与胆47

三、腑与腑48

(五)肾与膀胱48

一、气的分类与生成50

第一节 气50

第四章 气血津液50

(四)卫气51

(三)营气51

(一)原气51

(二)宗气51

(三)防御作用52

(二)温煦作用52

二、气的功能52

(一)推动作用52

一、血的生成与运行53

第二节 血53

(四)固摄作用53

(五)气化作用53

(六)营养作用53

二、血的功能54

一、津液的生成与输布55

第三节 津液55

一、气与血的关系56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56

二、津液的功能56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57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58

第一节 经络的基本概念59

第五章 经络59

一、经络的命名和组成60

二、经络的作用61

(三)传导感应,调整虚实62

(二)抗御病邪,反映证候62

(一)运行气血,协调阴阳62

三、十四经分布概况63

四、十二经脉流注关系64

一、手太阴肺经65

第二节 十二经脉65

二、手阳明大肠经67

三、足阳明胃经68

四、足太阴脾经70

五、手少阴心经72

六、手太阳小肠经73

七、足太阳膀胱经74

八、足少阴肾经76

九、手厥阴心包经77

十、手少阳三焦经79

十一、足少阳胆经80

十二、足厥阴肝经82

第三节 奇经八脉84

一、督脉85

二、任脉86

三、冲脉87

四、带脉89

六、阴跷脉90

五、阳跷脉90

八、阴维脉93

七、阳维脉93

一、十二经别96

第四节 十二经别和十五络脉96

二、十五络脉103

一、十二经筋108

第五节 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108

二、十二皮部121

(一)十四经输穴123

一、输穴的分类123

第六章 输穴概论123

第一节 输穴的分类和命名123

二、输穴的命名124

(三)阿是穴124

(二)经外奇穴124

第二节 输穴的定位法125

一、骨度分寸折量法126

三、手指同身寸法128

二、体表标志法128

(二)原穴130

(一)五输穴130

第三节 特定类穴130

一、四肢部类穴130

(二)募穴131

(一)背俞穴131

(三)络穴131

(四)郄穴131

(五)八脉交会穴131

二、头身部类穴131

一、输穴的远治作用132

第四节 十四经输穴主治要领132

(三)交会穴132

〔附〕八会穴132

二、输穴的近治作用134

1.中府142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输穴142

第七章 太阴与阳明经穴142

3.天府143

2.云门143

5.尺泽144

4.侠白144

7.列缺145

6.孔最145

9.太渊146

8.经渠146

1.商阳147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输穴147

10.鱼际147

11.少商147

3.三间149

2.二间149

5.阳溪150

4.合谷150

7.温溜151

6.偏历151

10.手三里152

9.上廉152

8.下廉152

13.手五里153

12.肘髎153

11.曲池153

15.肩髃154

14.臂臑154

18.扶突155

17.天鼎155

16.巨骨155

20.迎香156

19.口禾髎156

2.四白158

1.承泣158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输穴158

5.大迎159

4.地仓159

3.巨髎159

7.下关160

6.颊车160

9.人迎161

8.头维161

12.缺盆162

11.气舍162

10.水突162

16.膺窗163

15.屋翳163

13.气户163

14.库房163

18.乳根164

17.乳中164

21.梁门165

20.承满165

19.不容165

23.太乙166

22.关门166

27.大巨167

26.外陵167

24.滑肉门167

25.天枢167

30.气冲168

29.归来168

28.水道168

32.伏兔169

31.髀关169

35.犊鼻170

34.梁丘170

33.阴市170

37.上巨虚171

36.足三里171

40.丰隆172

39.下巨虚172

38.条口172

42.冲阳173

41.解溪173

45.厉兑174

44.内庭174

43.陷谷174

2.大都176

1.隐白176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输穴176

5.商丘177

4.公孙177

3.太白177

7.漏谷178

6.三阴交178

10.血海179

9.阴陵泉179

8.地机179

12.冲门180

11.箕门180

15.大横181

14.腹结181

13.府舍181

18.天溪182

17.食窦182

16.腹哀182

21.大包183

20.周荣183

19.胸乡183

2.青灵186

1.极泉186

第八章 少阴与太阳经穴186

第一节 手少阴心经输穴186

4.灵道187

3.少海187

7.神门188

6.阴郄188

5.通里188

9.少冲189

8.少府189

2.前谷191

1.少泽191

第二节 手太阳小肠经输穴191

5.阳谷192

4.腕骨192

3.后溪192

7.支正193

6.养老193

8.小海194

10.臑俞195

9.肩贞195

13.曲垣196

12.秉风196

11.天宗196

16.天窗197

15.肩中俞197

14.肩外俞197

18.颧髎198

17.天容198

19.听宫199

2.攒竹201

1.睛明201

第三节 足太阳膀胱经输穴201

5.五处202

4.曲差202

3.眉冲202

9.玉枕203

8.络却203

6.承光203

7.通天203

11.大杼204

10.天柱204

12.风门205

15.心俞206

14.厥阴俞206

13.肺俞206

18.肝俞207

17.膈俞207

16.督俞207

21.胃俞208

20.脾俞208

19.胆俞208

24.气海俞209

23.肾俞209

22.三焦俞209

27.小肠俞210

26.关元俞210

25.大肠俞210

30.白环俞211

29.中膂俞211

28.膀胱俞211

33.中髎212

32.次髎212

31.上髎212

37.殷门213

36.承扶213

34.下髎213

35.会阳213

39.委阳214

38.浮郄214

42.魄户215

41.附分215

40.委中215

45.譩譆216

44.神堂216

43.膏肓216

48.阳纲217

47.魂门217

46.膈关217

51.肓门218

50.胃仓218

49.意舍218

55.合阳219

54.秩边219

52.志室219

53.胞肓219

58.飞扬220

57.承山220

56.承筋220

60.昆仑221

59.跗阳221

64.京骨222

63.金门222

61.仆参222

62.申脉222

67.至阴223

66.足通谷223

65.束骨223

2.然谷226

1.涌泉226

第四节 足少阴肾经输穴226

4.大钟227

3.太溪227

7.复溜228

6.照海228

5.水泉228

9.筑宾229

8.交信229

12.大赫230

11.横骨230

10.阴谷230

14.四满231

13.气穴231

18.石关232

17.商曲232

15.中注232

16.肓俞232

22.步廊233

21.幽门233

19.阴都233

20.腹通谷233

25.神藏234

24.灵墟234

23.神封234

27.俞府235

26.彧中235

2.天泉238

1.天池238

第九章 厥阴与少阳经穴238

第一节 手厥阴心包经输穴238

4.郄门239

3.曲泽239

7.大陵240

6.内关240

5.间使240

9.中冲241

8.劳宫241

2.液门243

1.关冲243

第二节 手少阳三焦经输穴243

6.支沟244

5.外关244

3.中渚244

4.阳池244

7.会宗245

10.天井246

9.四渎246

8.三阳络246

12.消泺247

11.清冷渊247

16.天牖248

15.天髎248

13.臑会248

14.肩髎248

18.瘈脉249

17.翳风249

22.耳和髎250

21.耳门250

19.颅息250

20.角孙250

23.丝竹空251

2.听会253

1.瞳子髎253

第三节 足少阳胆经输穴253

6.悬厘254

5.悬颅254

3.上关254

4.颔厌254

10.浮白255

9.天冲255

7.曲鬓255

8.率谷255

13.本神256

14.阳白256

11.头窍阴256

12.完骨256

16.目窗257

15.头临泣257

20.风池258

19.脑空258

17.正营258

18.承灵258

21.肩井259

24.日月260

23.辄筋260

22.渊腋260

25.京门261

29.居髎262

28.维道262

26.带脉262

27.五枢262

31.风市263

30.环跳263

34.阳陵泉264

33.膝阳关264

32.中渎264

36.外丘265

35.阳交265

40.丘墟266

39.悬钟266

37.光明266

38.阳辅266

42.地五会267

41.足临泣267

44.足窍阴268

43.侠溪268

2.行间271

1.大敦271

第四节 足厥阴肝经输穴271

6.中都272

5.蠡沟272

3.太冲272

4.中封272

8.曲泉273

7.膝关273

10.足五里274

9.阴包274

12.急脉275

11.阴廉275

14.期门276

13.章门276

3.腰阳关279

2.腰俞279

第十章 督脉、任脉输穴及经外奇穴279

第一节 督脉输穴279

1.长强279

4.命门280

5.悬枢281

9.至阳282

8.筋缩282

6.脊中282

7.中枢282

13.陶道283

12.身柱283

10.灵台283

11.神道283

15.哑门284

14.大椎284

18.强间285

17.脑户285

16.风府285

22.囟会286

21.前顶286

19.后顶286

20.百会286

26.水沟(人中)287

25.素髎287

23.上星287

24.神庭287

28.龈交288

27.兑端288

3.中极290

2.曲骨290

第二节 任脉输穴290

1.会阴290

4.关元291

8.神阙292

7.阴交292

5.石门292

6.气海292

12.中脘293

11.建里293

9.水分293

10.下脘293

16.中庭294

15.鸠尾294

13.上脘294

14.巨阙294

20.华盖295

19.紫宫295

17.膻中295

18.玉堂295

22.天突296

21.璇玑296

24.承浆297

23.廉泉297

3.上廉泉299

2.印堂299

第三节 经外奇穴299

1.太阳299

7.球后300

6.四神聪300

4.耳尖300

5.鱼腰300

10.鼻通301

9.金津、玉液301

8.夹承浆301

14.定喘302

13.安眠302

11.牵正302

12.翳明302

15.华佗夹脊303

16.百劳304

18.十七椎305

17.胃管下俞305

22.子宫穴306

21.腰眼306

19.腰奇306

20.痞根306

24.十宣307

23.肩前(肩内陵)307

28.落枕308

27.八邪308

25.四缝308

26.中魁308

32.臂中309

31.二白309

29.腰痛穴309

30.中泉309

35.百虫窝310

34.环中310

33.肘尖310

38.鹤顶311

37.阑尾穴311

36.膝眼311

40.八风312

39.胆囊穴312

第一节 病因313

第十一章 病因、病机313

(一)风314

一、六淫314

(三)暑315

(二)寒315

(五)燥316

(四)湿316

(六)火(温热)317

二、七情318

(一)饮食不调319

三、饮食劳逸319

五、痰饮瘀血320

四、外伤及虫兽所伤320

(二)过劳过逸320

(二)瘀血321

(一)痰饮321

一、阴阳失调322

第二节 病机322

二、邪正斗争323

三、升降失常324

第一节 望诊325

第十二章 诊法325

二、望色326

一、望神326

三、望形态327

(六)望咽喉328

(五)望唇口328

四、望五官328

(一)望目328

(二)望鼻328

(三)望耳328

(四)望龈328

(二)舌诊的内容329

(一)舌的生理329

五、望舌329

(三)舌诊的注意事项332

(三)咳嗽333

(二)呼吸333

第二节 闻诊333

一、听声音333

(一)语言333

(一)问寒热334

第三节 问诊334

二、嗅气味334

(三)问饮食口味335

(二)问汗335

(五)问痛336

(四)问二便336

(七)问经带338

(六)问睡眠338

(一)脉诊339

第四节 切诊339

(二)按诊344

第一节 八纲辨证345

第十三章 辨证345

一、表里346

二、寒热348

三、虚实350

四、阴阳353

一、气的病证354

第二节 气血辨证354

二、血的病证356

〔附〕 卫气营血辨证357

第三节 脏腑辨证359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360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363

三、脾与胃病辨证366

四、肝与胆病辨证370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373

六、脏腑兼病辨证375

〔附〕 三焦辨证378

一、十二经脉病候380

第四节 经络辨证380

三、十五络脉病候382

二、奇经八脉病候382

〔附〕 六经辨证383

一、毫针的构造和规格388

第一节 毫针基本知识388

第十四章 针刺法388

二、针刺的练习389

(二)选择体位391

(一)检查用具391

三、针刺前的准备391

一、进针法393

第二节 毫针刺法393

(三)注意消毒393

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395

(二)得气397

(一)行针基本手法397

三、行针与得气397

(三)候气与催气398

五、针刺补泻法400

(二)出针400

四、留针与出针400

(一)留针400

(一)基本补泻法401

(二)综合补泻法403

二、异常现象的处理404

一、针刺的禁忌404

第三节 针刺的禁忌与异常现象的处理404

(二)滞针405

(一)晕针405

(四)折针406

(三)弯针406

〔附〕 杨继洲十二法407

(六)后遗感407

(五)血肿407

一、针具409

第四节 三棱针刺法409

三、操作方法410

二、适应范围410

一、针具411

第五节 皮肤针刺法411

四、注意事项411

四、注意事项412

三、操作方法412

二、适应范围412

三、操作方法413

二、适应范围413

第六节 皮内针刺法413

一、针具413

一、古代九针414

第七节 古代九针和《内经》刺法414

四、注意事项414

二、《内经》论刺法415

一、艾的性能420

第一节 灸法的材料和作用420

第十五章 灸法及拔罐法420

二、灸的作用421

第二节 灸法的分类422

三、灸用材料422

一、艾炷灸423

二、艾条灸425

〔附〕 太乙神针和雷火针灸426

一、施灸的程序和灸量427

第三节 灸法的应用427

第四节 拔罐法428

三、灸后的处理428

二、施灸的禁忌428

三、操作方法429

二、适应范围429

一、火罐种类429

四、注意事项430

一、调整阴阳431

第一节 治疗总则431

第十六章 治疗概论431

二、扶正祛邪432

三、分别标本433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434

第二节 治法435

二、泻法436

一、补法436

四、清法437

三、温法437

六、降法438

五、升法438

一、针灸处方439

第三节 处方选穴的基本原则439

二、选穴原则440

(二)远道选穴441

(一)近部选穴441

(三)随症选穴442

(一)五输穴443

一、四肢部类穴443

第四节 特定类穴的运用443

(二)六腑下合穴446

(三)原穴447

(四)络穴448

(六)八脉交会穴450

(五)郄穴450

(二)募穴452

(一)背俞穴452

二、头身部类穴452

(三)八会穴453

(四)交会穴454

一、中风459

第一节 急病与外感病证459

第十七章 内科病证459

二、昏厥463

三、中暑464

四、感冒466

五、疟疾469

一、咳嗽471

第二节 脏腑病证471

二、哮喘474

三、胃脘痛478

四、呕吐481

五、呃逆483

六、腹痛485

七、泄泻487

八、痢疾491

九、腹胀494

十、黄疸495

十一、便秘497

十二、脱肛500

十三、水肿501

十四、遗尿503

十五、淋证505

十六、癃闭507

十七、阳痿 附:遗精510

十八、失眠 附:健忘513

十九、心悸、怔忡516

二十、癫狂519

二十一、痫证522

二十二、眩晕524

二十三、郁证527

第三节 身形病证530

一、头痛530

二、面痛533

三、口眼歪斜536

四、胁痛538

五、腰痛540

六、痹证543

七、痿证547

第一节 妇科病证551

一、月经不调551

第十八章 妇儿科、外科、五官科病证551

二、痛经557

三、闭经559

四、崩漏562

五、带下病564

六、妊娠恶阻567

七、滞产 附:胎位不正569

八、乳少 附:回乳571

九、阴挺573

第二节 儿科病证575

一、小儿惊风575

二、小儿腹泻578

三、小儿疳积580

四、小儿瘫痪582

五、痄腮584

第三节 外科病证585

一、风疹585

二、丹毒 附:缠腰火丹587

三、疔疮、红丝疔590

四、乳痈591

五、肠痈593

六、瘿病594

七、扭挫伤 附:落枕596

第四节 五官科病证598

一、耳鸣、耳聋598

二、目赤肿痛600

三、鼻渊601

四、鼻衄602

五、齿痛603

六、咽喉肿痛605

七、青盲607

附篇610

耳针疗法610

针刺麻醉628

1964年06月第1版《中国针灸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程莘农主编 1964年06月第1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