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国针灸学》求取 ⇩

针灸发展史简论1

第一节 针灸的起源1

一、灸法的起源——火1

二、针法的起源——砭石2

第二节 针灸理论的形成2

一、以“九针”为主的医疗方法3

二、从“阴阳”立论的辩证思维5

三、以“黄帝”为宗的学术派系5

第三节 针灸学术的历史发展6

一、经络理论的发展6

二、经穴、奇穴的发展8

三、针法、灸法的发展9

第四节 历代针灸文献举要12

一、先秦及汉12

二、由晋到唐13

三、宋及金、元14

四、明及清代14

第一篇 基础理论18

第一章 阴阳五行与医学18

第一节 太极、太一、元气18

第二节 阴阳衍化19

(一)阴阳相对19

(三)阴阳互根20

(二)阴阳可分20

(四)阴阳消长21

(五)阴阳转化21

第三节 五行类比21

(一)五行归类22

(二)五行之间的关系23

第四节 九宫、八卦24

一、九宫、八卦与“洛书”24

二、生成数与“河图”26

一、经络的命名26

二、对“血气”的认识27

一、“脉 ”分“经”“络”27

第一节 经络的基本概念27

第二章 经络与脏腑27

第二节 经络的命名和分类29

二、经络的分类29

第三节 十二经脉分布概况31

一、外行路线(有穴通路)31

二、内行部分33

第四节 脏腑的部位与功能34

一、肺、心、心包34

二、肝与胆35

三、脾、胃、大小肠35

四、肾、膀胱、三焦36

第一节 营气与卫气39

一、营卫与津液、气血的关系39

第三章 经络与气39

二、营卫的运行40

三、营卫的辨证41

四、营卫与刺法41

第二节 宗气与原气42

一、宗气——胸中之气42

二、原气——脐下肾间动气43

第三节 神气与元神之府43

一、手太阴肺经45

二、络脉、经别与经筋45

第四章 手三阴经络45

第一节 手太阴45

三、经穴与病症46

第二节 手少阴46

一、手少阴心经46

二、络脉、经别与经筋47

二、经穴与病证48

第三节 手厥阴48

一、手厥阴心包经48

二、络脉、经别与经筋48

三、经穴与病证49

第一节 手阳明50

一、手阳明大肠经50

二、络脉、经别与经筋50

第五章 手三阳经络50

二、经穴与病证51

第二节 手太阳52

一、手太阳小肠经52

二、络脉、经别与经筋53

三、经穴与病证54

第三节 手少阳54

一、手少阳三焦经54

三、经穴与病证56

二、络脉、经别与经筋56

第六章 足三阳经络58

第一节 足阳明58

一、足阳明胃经58

二、络脉、经别与经筋59

三、经穴与病证60

第二节 足太阳61

一、足太阳膀胱经61

二、络脉、经别与经筋61

三、经穴与病证63

二、络脉、经别与经筋64

第三节 足少阳64

一、足少阳胆经64

三、经穴与病证66

第七章 足三阴经络67

第一节 足太阴67

一、足太阴脾经67

二、络脉、经别与经筋67

三、经穴与病证68

第二节 足少阴69

一、足少阴肾经69

二、络脉、经别与经筋70

三、经穴与病证71

第三节 足厥阴72

一、足厥阴肝经72

二、络脉、经别与经筋73

三、经穴与病证73

第八章 奇经八脉74

第一节 督脉与任脉74

一、督脉74

二、任脉76

第二节 冲脉与带脉77

一、冲脉77

一、阳蹻79

二、带脉79

第三节 阳蹻与阴蹻79

二、阴蹻81

第四节 阳维与阴维81

一、阳维81

二、阴维81

第九章 根结、皮部与六经辨证84

第一节 六经根结84

第二节 六经皮部85

一、皮部的划分85

二、六经皮部与“关、阖、枢”的意义85

三、皮部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87

第三节 六经辨证88

一、太阳病88

二、阳明病88

三、少阳病88

四、太阴病88

五、少阴病88

六、厥阴病89

第十章 标本、气街与经穴主治90

第一节 十二经标本90

一、气街91

二、四海91

第二节 气街与四海91

第三节 经穴的分类和主治93

一、本部穴位的应用93

二、标部穴位的应用94

三、标本穴位的配合应用94

第二篇 经穴奇穴98

第一章 腧穴概论98

第一节 腧穴的基本特性98

第二节 腧穴的分类和归经99

第三节 腧穴的命名100

第四节 腧穴定位法101

一、体表标志101

二、“骨度”分寸107

二、远部主治作用112

第五节 腧穴的主治作用112

一、近部主治作用112

三、整体主治作用113

第六节 特定类穴114

一、四肢部特定穴114

二、头身部特定穴121

第二章 督脉与任脉穴127

第一节 督脉穴127

第二节 任脉穴138

第三章 手三阴经穴148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穴148

第三节 手少阴心经穴153

第三节 手厥阴心包经穴157

第四章 手三阳经穴161

第一节 手阳明大肠经穴161

第二节 手太阳小肠经穴170

三、手指比量171

第三节 手少阳三焦经穴177

第五章 足阳明胃经穴187

第一节 头部穴187

第二节 胸腹部穴191

第三节 下肢部穴199

第六章 足太阳膀胱经穴206

第一节 头部穴206

第二节 背部穴210

第三节 下肢部穴225

第七章 足少阳胆经穴233

第一节 头部穴233

第二节 躯干部穴241

第三节 下肢部穴244

第八章 足三阴经穴251

第一节 足太阴脾经穴251

第三节 足少阴肾经穴259

第三节 足厥阴肝经穴269

第一节 头颈部穴276

第九章 经外奇穴276

第二节 胸腹部穴283

第三节 背腰部穴284

第四节 上肢部穴287

第五节 下肢部穴291

第三篇 针法灸法298

第一章 刺灸概论298

第一节 刺灸法的特点和内容298

一、刺灸的作用——调气与治神299

第二节 刺灸的作用和应用准则299

二、刺灸的准则——守神与守气,守关与守机301

第三节 刺灸的部位、浅深和补泻301

一、刺灸的部位——“气穴”与“肉节”301

二、刺灸的剂量和浅深302

三、刺灸的补虚泻实原则303

第四节 刺灸的禁忌304

一、部位的禁忌304

二、临时情况和严重病症的禁忌304

一、三变刺306

二、五邪刺306

第二章 《内经》集类刺法306

第一节 三变刺、五邪刺和五节刺306

三、五节刺308

第二节 五体刺、九变刺、十二节刺309

一、五体刺309

二、九变刺310

三、十二节刺311

第三章 毫针刺法314

第一节 毫针的规格和检修314

一、毫针的构造和规格314

二、毫针的选择和检修315

一、针刺的练习316

第二节 针刺前的练习和准备316

二、病者的体位317

三、消毒工作和医疗态度318

第三节 针刺方法319

一、基本方法319

二、辅助方法324

第四节 催气、导气、调气及补泻各法328

一、催气、导气及调气328

二、补泻各法330

第五节 综合手法334

一、寒热补泻四法334

二、捻转补泻五法336

三、行气四法338

四、利气四法339

第六节 刺激的强弱与留针的久暂340

一、刺激的强弱340

二、留针的久暂341

第七节 针刺的异常情况及处理341

一、晕针341

二、滞针、弯针和折针342

三、损伤重要的脏器组织343

第一节 艾灸法344

一、灸法的作用特点和适应范围344

第四章 灸法的拔罐法344

二、灸用的材料345

三、艾炷灸法346

四、艾卷灸法351

五、温灸器灸352

六、保健灸353

第二节 非艾灸法354

一、其他热源灸法354

二、无热源灸法(敷贴发泡法)355

第三节 拔罐法356

一、罐子的种类和吸拔方法357

二、各种拔罐法的运用359

三、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360

第五章 温针、火针、电针和水针362

第一节 温针和火针362

一、温针法362

二、火针法363

第二节 电针法363

一、电针疗法的基本知识364

二、常用的电针仪器介绍367

三、电针的操作375

四、适用范围376

五、注意事项及仪器保养376

二、操作方法377

一、针具及常用药液377

第三节 水针(穴位注射)法377

三、适应范围的注意事项378

[附]气针法378

第六章 皮刺、埋针、挑治和刺络380

第一节 皮刺(皮肤针)法380

一、针具和操作方法380

二、适应范围和叩刺部位381

第二节 埋针法(皮内针及皮下留针)382

一、皮内埋针382

二、皮下留针383

一、挑治用具和方法384

二、挑治部位384

第三节 挑治法384

第四节 刺络法391

一、针具和刺法391

二、刺络部位和注意事项391

[附]芒针法392

第七章 穴位的光、电及磁疗393

第一节 穴位红外线照射法393

一、红外线灸疗器的作用特点和用法393

二、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394

第二节 穴位激光照射法395

二、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396

一、激光器具和操作方法396

第三节 穴位磁疗397

一、磁疗器具和操作方法397

二、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398

第四节 穴位导电法399

一、低频脉冲电穴位疗法399

二、电光奋疗法400

三、经络导平疗法400

第五节 穴位微波针灸法403

一、作用特点和器具404

二、治疗方法和适应范围404

二、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405

第六节 穴位药物离子导入法405

一、作用特点和器具结构405

第八章 穴位割治、埋线和结扎407

第一节 穴位割治法407

一、使用工具和割治部位407

二、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408

第二节 穴位穿线、埋线及结扎法408

一、治疗用具和操作方法409

二、治疗反应和注意事项411

第一节 头针法416

一、分线和选穴416

第九章 头针、耳针、面针及腕踝针416

二、针刺方法和注意事项419

第二节 耳针法420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联系420

二、耳郭表面解剖和耳穴的分布420

三、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421

四、临床应用427

第三节 面针和鼻针法428

一、面针的穴位429

二、鼻针的穴位430

三、选穴原则和操作方法432

二、进针点与主治证434

一、分区与主治病症434

第四节 腕踝针法434

三、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436

第四篇 临床治疗440

第一章 针灸治疗概论440

第一节 针灸治疗的原则440

一、辨证与辨经440

二、治标与治本440

三、调气与调神441

第二节 经络穴位诊断法441

一、体表按诊法441

二、经穴电测定法443

一、选穴原则444

三、知热感度测定法444

第三节 施治的方法444

二、配穴法446

三、临床应用448

第二章 急症与传染性疾病449

第一节 急症449

一、昏迷449

二、晕厥450

三、休克451

四、中暑452

五、惊厥454

一、流行性感冒455

摘录:呼吸衰竭、心跳骤停、溺水455

第二节 传染性疾病455

二、细菌性痢疾457

三、流行性腮腺炎459

四、病毒性肝炎461

五、流行性出血热464

六、流行性乙型脑炎466

[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468

七、肺结核469

[附]骨和关节结核471

八、细菌性食物中毒471

九、布氏杆菌病473

十、伤寒474

[附]副伤寒475

十一、霍乱475

[附]副霍乱477

十二、疟疾477

摘录:丝虫病、蛔虫病479

第三章 呼吸与循环系统疾病480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480

一、急性支气管炎480

二、慢性支气管炎481

三、支气管哮喘483

四、肺炎486

五、肺气肿488

六、胸膜炎489

七、支气管扩张490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491

一、心律失常491

二、风湿性心脏病493

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95

四、心血管神经官能症497

五、高血压498

六、肢端动脉痉挛病(雷诺氏病)500

七、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02

摘录:肺原性心脏病、低血压、细菌性心内膜炎、心包炎、多发性大动脉炎503

第四章 消化与造血系统疾病505

第一节 消化系统疾病505

一、食道贲门失弛缓症505

三、消化性溃疡508

四、胃下垂510

五、麻痹性肠梗阻512

六、腹泻513

七、便秘515

八、黄疸517

九、肝硬化519

十、胰腺炎520

十一、胆石症521

[附]胆道感染524

摘录:食道炎、急性胃扩张、急性胃扭转、幽门痉挛、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525

第二节 造血系统疾病525

一、贫血525

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26

三、白细胞减少症528

第一节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529

一、慢性肾小球肾炎529

第五章 泌尿、生殖、内分泌及化谢性疾病529

[附]急性肾炎531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531

三、泌尿系结石533

四、尿路感染535

五、慢性前列腺炎536

六、神经源性膀胱538

七、乳糜尿541

八、遗精542

九、阳萎544

十、男性不育症546

摘录:肾下垂、前列腺肥大、急性睾丸炎、附睾丸、鞘膜积液547

一、尿崩症548

第二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548

二、单纯性甲状腺肿549

三、甲亢性突眼症551

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52

五、甲状腺功能减退症554

[附]粘液性水肿556

六、甲状腺肿瘤556

摘录:阿狄森氏病、柯兴氏综合征558

第三节 代谢性疾病558

一、糖尿病558

二、痛风560

三、高脂血症561

四、肥胖症563

第六章 神经、精神科疾病566

第一节 颅神经疾病566

一、三叉神经痛566

二、面神经麻痹568

[附]面肌痉挛570

三、延髓麻痹571

摘录:三叉神经运动支麻痹、咀嚼肌痉挛、副神经麻痹、舌下神经麻痹572

第二节 脊神经疾病573

一、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573

二、周围神经炎574

三、臂丛神经痛576

四、坐骨神经痛577

五、枕神经痛580

六、肪间神经痛581

七、股外侧皮神经炎583

八、股神经痛584

九、臂丛及其周围神经损伤586

十、腰骶坐丛其周围神经损伤588

第三节 脊髓疾病590

一、急性脊髓炎590

二、脊髓压迫症593

三、脊髓空洞症和延髓空洞症594

四、运动神经元疾病596

五、脊髓损伤597

六、脊髓血管疾病600

七、遗传性共济失调601

八、脊柱裂602

九、脊髓灰质炎603

第四节 脑部疾病606

一、头痛606

二、偏头痛608

三、脑血管意外610

四、脑动脉硬化614

五、癫痫617

六、颅脑损伤后综合征619

七、震颤麻痹621

八、小舞蹈病623

二、情感性精神病623

九、痉挛性斜颈624

十、手足徐动症625

第五节 肌肉疾病627

一、重症肌无力627

二、麻肌钾性周期性麻痹628

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628

第六节 精神疾病629

一、精神分裂症629

三、强迫性神经症633

四、癔病634

五、神经衰弱636

六、精神发育迟滞637

七、发作性睡病639

第七章 运动系统及一般外科疾病641

第一节 运动系统疾病641

一、颈椎综合征641

二、肩部软组织疾病642

三、肱骨外上髁炎644

四、胧骨内上髁炎645

六、狭窄性腱鞘炎646

五、腕管综合征646

八、急性腰扭伤648

七、腱鞘囊肿648

九、慢性腰劳损650

十、腰椎间盘突出症653

十一、肥大性脊柱炎654

十二、膝关节炎655

十三、膝副韧带损伤657

[附]半月板损伤658

十四、髌骨下脂肪垫劳损658

十五、踝关节扭伤659

十七、足底痛660

十六、蹠管综合征660

十八、风湿性关节炎661

十九、类风湿性关节炎663

第二节 一般外科疾病665

一、痔病665

二、肛裂668

三、肛瘘669

四、直肠脱垂670

五、破伤风672

六、颈淋巴结核673

一、急性乳腺炎675

第三节 炎症675

摘录: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嵌顿性疝、浅表脓肿675

二、急性阑尾炎677

三、急性淋巴管炎679

四、血栓性静脉炎680

[附]下肢静脉曲张682

五、腹股沟淋巴结炎682

第四节 皮肤疾病684

一、荨麻疹684

二、湿疹685

三、银屑病687

四、神经性皮炎688

六、皮肤瘙痒病692

七、寻常疣693

八、扁平疣695

[附]跖疣695

九、冻疮696

十、过敏性紫癜697

十一、红斑性肢痛病698

十二、丹毒699

十三、脱发700

十四、酒渣鼻702

十五、硬皮病703

摘录:皮脂溢出性皮炎、玫瑰糠疹、多形性红斑、寻常性痤疮、局限性盘状红斑狼疮705

第八章 妇产科及儿科疾病706

第一节 妇科疾病706

一、痛经706

二、闭经708

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709

四、盆腔炎711

五、外阴白斑病713

六、外阴瘙痒症715

七、子宫脱垂716

八、乳房囊性增生病718

九、更年期综合征719

十、不孕症721

第二节 产科疾病723

一、妊娠呕吐723

摘录:子宫颈炎、子宫肌瘤723

二、胎位不正724

三、主力异常(针刺催产)726

[附]无痛分娩727

四、产后宫缩痛728

[附]产后宫缩无力729

五、产后尿失禁729

六、产后乳汁不足731

七、新生儿窒息732

附:退奶732

摘录:妊娠水肿、子痫、新生儿鼻塞733

第三节 儿科疾病734

一、百日咳734

二、婴儿腹泻735

三、营养不良738

四、遗尿症740

五、脑性瘫痪742

摘录: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白色念珠菌口炎、复发性口炎、猩红热744

第九章 眼、耳、鼻、喉、口腔疾病746

第一节 眼科疾病746

一、近视746

二、急性结膜炎747

三、白内障749

四、中心性视网膜炎750

五、视神经萎缩751

六、色盲753

七、泪腺分泌功能亢进754

八、麦粒肿756

摘录:视网膜动脉栓塞、青光眼、电性眼炎、视网膜色素变性、角膜炎、夜盲、上睑下垂、麻痹性斜视、视神经炎757

第二节 耳鼻咽喉疾病758

一、急慢性咽炎758

二、急慢性扁桃体炎759

[附]化脓性扁桃体炎761

三、急慢性喉炎761

四、癔病性失音763

五、喉麻痹性疾病764

六、急慢性鼻炎765

七、萎缩性鼻炎766

八、过敏性鼻炎768

九、鼻衄769

十、耳聋771

十一、聋哑773

十二、膜迷路积水(美尼尔氏病)774

十三、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775

第三节 口腔疾病777

一、扁平苔藓777

摘录:咽白喉及喉白喉、咽感觉异常、咽瘫痪、咽痉挛、舌咽神经痛、卡他性中耳炎、耳硬化症、急慢性鼻窦炎、777

二、口疮778

三、牙龈炎780

[附]急性下颌智齿冠周炎781

四、牙痛781

[附]拔牙后疼痛783

五、颞颌关节功能紊乱783

摘录:牙本质过敏、急性牙髓炎、舌炎784

附篇785

一、针灸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785

二、针灸改善放射反应786

三、针刺戒烟787

四、针刺治疗肿瘤及恶性肿瘤疼痛789

五、针灸的抗炎作用790

第五篇 各家配穴798

第一章 外感热病和急证798

第二章 头身四肢病证805

第三章 五官病证816

第四章 肺、心及神志病证827

第五章 脾胃肝胆病证835

第六章 肾及妇儿科病证846

第七章 外科病证859

一、按时选穴法的由来和发展862

二、“按时选穴”的基本知识862

[附]按时选穴法862

三、子午流注选穴法868

四、奇经纳卦法874

第一章 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880

第一节 概述880

第六篇 针刺麻醉880

一、针麻的种类881

二、针麻的适应范围881

第二节 针麻的种类和适应范围881

第三节 针麻的穴位处方和刺激方法883

一、针麻穴位处方883

二、穴位的刺激方法887

第四节 辅助用药和针刺复合麻醉889

一、辅助用药889

二、针刺复合麻醉890

第五节 关于针麻临床几个问题的讨论891

一、关于穴位的特异性891

二、关于穴位刺激892

三、关于针麻效果的个体差异892

四、针麻下的手术操作893

五、针麻管理893

第二章 针刺麻醉的理论基础895

第一节 针麻与经络学说895

第二节 穴位和针刺得气的实质896

第三节 针刺镇痛效应及依据脏腑经络学说的解释897

一、针刺镇痛效应的实验观察897

二、脏腑经络学说关于痛和镇痛机理的论述898

第四节 针刺镇痛的神经生理学研究899

一、痛899

三、脑为奇恒之腑899

二、针刺信号的中枢传导900

三、针刺信号和痛信号的相互作用901

四、针刺激活脑内痛调制系统902

五、参与针刺镇痛过程的中枢递质904

第一节 针灸对呼吸系统的作用908

第一章 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一)908

一、针灸对呼吸机能的作用908

第七篇 实验研究908

二、针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机制909

第二节 针灸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911

一、针灸对心血管机能的作用911

二、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机制913

第三节 针灸对消化系统的作用924

一、针灸对消化道功能的作用924

二、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机制931

第四节 针灸对泌尿系统的作用937

一、针灸对泌尿排尿机能的作用937

二、针灸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机制939

第五节 针灸对生殖系统的作用940

一、针灸对生殖器官机能的作用940

二、针灸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机制942

第六节 针灸对运动系统的作用944

一、针灸恢复肌肉疲劳的作用944

二、针灸治疗痹症的机制945

一、对红细胞的影响947

二、对白细胞的影响947

第二章 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二)947

三、对血小板的影响948

第二节 针灸对物质代谢的作用949

一、针灸对代谢过程和作用949

二、针灸治疗代谢性疾病的机制950

第三节 针灸对免疫系统和防御机能的作用953

一、针灸对免疫机能的作用953

二、针灸对疾病过程中免疫机制以及免疫性疾病的作用956

三、针灸对机体防御反应的作用958

第四节 针灸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964

一、针灸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机制964

二、针灸对甲状旁腺机能的作用966

三、针灸对肾上腺机能的作用966

四、针灸对垂体机能的作用968

第五节 针灸对特种感官的作用969

第六节 针灸对神经系统的作用970

一、针灸对神经系统机能的作用970

二、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机制972

第一节 影响针灸作用的因素977

一、刺激的部位977

第三章 针灸的作用规律977

二、刺激的质和量978

三、机体的机能状态980

四、神经系统的完整性981

五、刺激的时间982

一、正常化作用984

二、激发抗病机能984

第二节 针灸对机体的基本作用984

第四章 经络和穴位的研究987

第一节 经络现象的研究987

五、带状疱疹990

二、近代的偶然发现与群体调查992

三、循经感传现象的基本特征与出现规律993

四、循经感传现象的诱化与转化995

五、循经感传现象的临床应用996

六、循经性感传现象997

七、可见的经络现象997

八、有关经络现象本质的探讨998

第二节 皮肤电特性和经络关系的研究1000

二、检测穴位和经络的研究1002

一、检测方法的研究1002

三、低阻线实质的研究1003

第三节 其他客观方法检测经络的研究1003

一、检测皮肤温度研究经络1004

二、检测皮肤冷发光研究经络1005

三、检测皮肤声信息研究经络1005

四、用化学示踪法研究经络1006

第四节 体表反应点及其与内脏联系的研究1008

一、反应点与经络穴位的关系1008

二、反应点的组织学观察1008

三、反应点与内脏联系的途径1011

一、测定井穴知热感度研究经络1013

二、用辐射场摄影术研究经络1013

第五节 井穴知热感度和井穴辐射场的研究1013

第六节 穴位特异性的研究1014

一、穴位和内脏的神经节段联系1015

二、穴位和内脏的高位神经中枢联系1015

三、神经节段和高位中枢兼而有之1016

第七节 针灸作用传导途径的研究1017

第八节 经络形态学基础的研究1019

一、认为经络与周围神经和脉管相关1025

第五章 有关经络实质的假说1025

第一节 用已知组织结构的已知功能解释1025

二、认为经络与神经节段相关1026

三、认为经络与神经一体液调节机能相关1027

第二节 用已知组织结构的未知功能解释1028

一、认为经络与中枢神经机能相关1028

二、认为经络与外周结构机能相关1029

三、从控制论观点探讨经络实质1030

四、从生物电角度探讨经络实质1031

第三节 用新的未知组织结构解释1032

1992《新编中国针灸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裘沛然,陈汉平主编 1992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