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师使用的过程模型化、模拟和控制》
作者 | (美)W·L·卢伊本 编者 |
---|---|
出版 | 原子能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00 |
出版时间 | 1987年08月第1版(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8085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导论1
1-1 过程动态和过程控制的实例1
1-2 学习目的3
1-3 历史沿革4
1-4 展望4
1-5 学习过程控制的动机5
1-6 一般概念5
第一篇化工系统的数学模型8
第二章基本原理8
2-1引言8
2-1.1 数学模型的用途8
2-1.2 范围8
2-1.3 建立方程的原则8
2-2基本定律9
2-2.2 连续性方程9
2-2.2 能量方程13
2-2.3 运动方程17
2-2.4 传递方程20
2-2.5 状态方程20
2-2.6 平衡22
2-2.7 化学动力学24
第三章化工系统数学模型的示例27
3-1 引言27
3-2 等温等容连续均混反应器的串联系统27
3-3 变量滞留量的连续均混反应器的串联系统29
3-4 有压气体的连续均混反应器30
3-5 变温的连续均混反应器31
3-6 单组分蒸发器35
3-7 多组分闪蒸塔38
3-8 间歇反应器40
3-9 伴有传质过程的反应器44
3-10 理想的双组分蒸馏塔46
3-11 非理想的多组分蒸馏塔50
第二篇计算机模拟60
第四章模拟计算机模拟61
4-1 引言61
4-2 基本组件和组件61
4-3 各种运算块62
4-4 简单的例题65
4-5 比较复杂的系统71
第五章数字计算机模拟81
5-1数值方法82
5-1.1 隐函数的收敛方法82
5-1.2 数值积分87
5-2例题94
5-2.1 串联的三个连续均混反应器94
5-2.2 非等温连续均混反应器97
5-2.3 双组分蒸馏塔100
5-2.4 多组分蒸馏塔104
5-2.5 间歇反应器113
第三篇动态123
第六章时间域动态123
6-1 分类和定义124
6-2线性化和偏离变量126
6-2.1 线性化126
6-2.2 偏离变量128
6-3简单线性系统的响应129
6-3.1 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129
6-3.2 常系数的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133
6-3.3 常系数的N阶线性常微分方程141
6-4 稳态方法143
第七章拉普拉斯域动态148
7-1拉普拉斯变换原理148
7-1.1 定义148
7-1.2 线性的性质148
7-2重要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149
7-2.1 阶跃函数149
7-2.2 斜坡函数149
7-2.3 正弦函数150
7-2.4 指数函数150
7-2.5 时间乘指数函数150
7-2.6 尖脉冲(迪拉克△函数δ)151
7-3 拉普拉斯逆变换151
7-4传递函数154
7-4.1 乘一个常数154
7-4.2 对时间的微分154
7-4.3 积分156
7-4.4 静止时间156
7-5 例题157
7-6 传递函数的性质163
第八章频率域动态169
8-1 定义169
8-2 基本定理170
8-3表示方法173
8-3.1 奈魁斯特图173
8-3.2 伯德图176
8-3.3 尼柯尔斯图186
8-4 频率域解法187
第九章过程识别201
9-1 目的201
9-2直接的方法201
9-2.1 时间域拟合阶跃试验资料201
9-2.2 直接正弦波试验202
9-3脉冲试验203
9-3.1 由脉冲试验资料计算G?204
9-3.2 用数字计算机计算傅里叶变换205
9-3.3 关于脉冲试验的几点实用意见211
9-3.4 有积分作用的过程211
9-4 阶跃试验213
9-5 过程识别的其它方法214
9-6时间域、拉普拉斯域及频率域之间的关系214
9-6.1 拉普拉斯域到频率域215
9-6.2 频率域到拉普拉斯域215
9-6.3 时间域到拉普拉斯域215
9-6.4 拉普拉斯城到时间域215
9-6.5 时间域到频率域216
9-6.6 频率域到时间域216
第四篇反馈控制219
第十章时间域综合219
10-1控制装置219
10-1.1 感受器221
10-1.2 变送器222
10-1.3 控制阀224
10-1.4 控制器227
10-1.5 计算中继器和其它有用的装置230
10-1.6 数字的过程控制计算机230
10-2常规反馈控制器的特性231
10-2.1 死循环响应的性能指针231
10-2.2 负载特性231
10-3控制器的整定234
10-3.1 经验方法234
10-3.2 在线试探法235
10-3.3 齐格勒-尼柯尔斯方法236
10-4 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237
10-5非常规控制241
10-5.1 计算变量控制241
10-5.2 非线性控制器242
10-5.3 抗积分饱和243
10-5.4 选择控制环243
10-5.5 比值控制245
第十一章拉普拉斯域综合251
11-1稳定性251
11-1.1 在开环和死循环传递函数之间的关系式251
11-1.2 劳思稳定性准则253
11-1.3 直接代入法求取稳定性边界256
11-2性能指针257
11-2.1 稳态性能指针257
11-2.2 动态性能指针258
11-3根轨迹的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259
11-3.1 定义259
11-3.2 根轨迹曲线的绘图法262
11-4开环不稳定过程266
14-4.1 一阶的开环不稳定过程267
11-4.2 二阶开环不稳定过程268
11-4.3 三阶开环不稳定过程268
11-5 具有逆响应的过程270
11-6 相关控制系统272
第十二章频率域综合280
12-1奈魁斯特稳定性准则280
12-1.1 奈魁斯特稳定性准则的证明281
12-1.2 例题283
12-1.3 图标方法289
12-2频率域中的性能指针291
12-2.1 相位裕度291
12-2.2 增益裕度291
12-2.3 死循环对数模的最大值(LM)292
12-3反馈控制器的频率响应295
12-3.1 比例控制器(P)296
12-3.2 比例积分控制器(PI)296
12-3.3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ID)297
12-4例题297
12-4.1 三个连续均混反应器的串联系统297
12-4.2 有静止时间的一阶滞后302
12-4.3 开环不稳定过程302
第五篇前馈控制308
第十三章前馈控制308
13-1 基本概念308
13-2 典型硬件的应用312
13-3为线性系统设计前馈控制器的示例313
13-3.1 三个连续均混反应器的串联系统313
13-3.2 非等温的连续均混反应器314
13-3.3 蒸馏塔319
13-4 非线性的前馈系统320
第六篇采样资料系统324
第十四章采样与Z变换324
14-1引言324
14-1.1 定义324
14-1.2 出现于化工中的采样资料系统325
14-2 尖脉冲采样器326
14-3 基本采样定理331
14-4Z变换333
14-4.1 定义333
14-4.2 推导常用函数的Z变换334
14-4.3 静止时间的作用336
14-4.4 Z变换定理337
14-4.5 逆变换338
14-5 脉冲传递函数342
14-6 保持装置344
14-7开环和死循环系统345
14-7.1 开环系统345
14-7.2 死循环系统348
第十五章采样数据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355
15-1 Z平面上的稳定性355
15-2频率域设计方法357
15-2.1 奈魁斯特稳定性准则357
15-2.2 精确的方法357
15-2.3 近似的方法362
15-3 Z域根轨迹设计方法363
15-4 双线性变换设计方法366
15-5采样数据控制器370
15-5.1 物质的可实现性370
15-5.2 控制器设计371
15-5.3 连续装置的近似法373
15-6 最小原型采样数据控制器374
附录一多项式求根子程序382
附录二仪表硬件386
1987年08月第1版《化学工程师使用的过程模型化、模拟和控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W·L·卢伊本 1987年08月第1版 原子能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化工过程最优控制
- 1990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 工业过程模型化及控制 中国自动化学会首届过程控制科学报告会论文集 1987
- 1988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 自动调节原理与透平机械自动调节
- 1981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生化过程模型化与控制 中国第二届生化过程模型化与控制学术报告会论文集
- 1990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 工程模糊控制
- 1995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过程系统工程 上 过程系统的模型化和模拟
- 1983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 化工过程控制原理
- 1980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 化工过程分析与计算机模拟
- 1989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 化工过程控制工程
- 1981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 有限单元法及其在冶金机械中的应用
- 1991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 土壤盐化和碱化过程的模拟
- 1986 北京:科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