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主体际性与文化交流》
作者 | 张庆熊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38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0803096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499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总序1
第一章 纯粹自我与人格自我1
1 反观自照的“纯粹自我”和意识之流的“统调者”2
2 “移情作用”和“他人的自我”10
3 从“纯粹自我”到“人格自我”17
第二章 私人语言的不可能和唯我论的破灭25
1 内在意识的自明性和现象学的还原26
2 主体际交流的语言和哲学家独自沉思的语言29
3 私人语言的不可能和现象学还原的困境33
4 把唯我论的苍蝇引出捕蝇瓶40
第三章 自我和社会中的交互行为54
1 西方近代从笛卡尔至黑格尔的有关自我的学说56
2 美国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罗伊斯的自我观62
3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米德的自我观66
4 哈贝马斯的交流的行为理论75
第四章 理性和文化83
1 罗蒂对理性和文化的关系的论述84
2 胡适对传统文化的看法94
3 实用主义文化观的弊端98
第五章 生活世界是文化交流的基础104
1 文化交流的障碍因素105
2 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和哲学世界110
3 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论述113
4 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和哲学世界的出发点和归宿117
第六章 社会体制、价值交流和超越精神126
1 社会体制和价值观念127
2 价值交流的可能性条件和方法131
3 利益差别与超越精神135
第七章 对西方文化的再认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142
1 西方文化的由来和发展143
2 中国文化能够和有必要融合西方文化151
第八章 市民社会的概念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意义160
1 “市民社会”的三种不同意义160
2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165
3 市民社会的概念对当今中国的意义167
第九章 空想社会主义、大同思想和中国近代的社会革命174
1 孔子的大同理念175
2 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176
3 “空想社会主义”、“大同思想”与中国近代的革命运动180
4 中国儒家的大同思想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185
1 “五四”运动的功过191
第十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念和现代化191
2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念193
3 建立一个既保持和谐又具有活力的“小康”社会196
第十一章 信息革命的文化和社会意义201
1 地球缩小和跨区域的文化出现201
2 时代变短和历史化的加剧205
3 信息革命和经济体制209
第十二章 告别20世纪:文化交流和社会进步(代结束语)214
1 社会进步的评判标准和价值观念的冲突214
2 文化交流的可能性条件218
3 全球化和民族国家的忧虑220
4 工具理性和目的理性223
5 交流理性和对象化理性227
6 寄希望于人类社会在交流中取得进步231
参考书目235
1999《自我、主体际性与文化交流》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庆熊著 199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印度尼西亚文化交流
- 1999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自我·主体·アイデンティティ
- 1995.12 岩波書店
-
- 现代管理科学基础
- 1984
-
- 双语精英与文化交流
- 澳门基金会
-
- 体态与交际
- 1988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
- 交际文化学
- 1996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 跨文化交际学
- 1997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 汉语与文化交际
- 1999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文化与交流
- 199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人体美与性文化
- 1990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 自由交流
- 1996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文化与交际
- 1994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 文化与交流
- 1990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