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

(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3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6

(四)哲学的党性原则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特点和发展1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1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革命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3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17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军建设中的作用21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28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28

(一)哲学上的物质概念28

(二)世界统一于物质32

二、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37

(一)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离的37

(二)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39

(三)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41

三、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43

(一)空间和时间与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离的43

(二)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45

(三)因时制宜,因地制宜46

四、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48

(一)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48

(二)按客观规律办事50

第三章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52

一、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52

(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53

(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55

(三)意识是人脑的机能57

(四)意识与思维模拟59

二、意识是物质的反映62

(一)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62

(二)意识的两种基本形式63

三、意识的作用65

(一)意识的能动性65

(二)意识的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69

(三)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的意识的能动性71

第四章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75

一、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统一75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78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79

(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86

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89

四、学习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92

(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92

(二)照辩证法办事94

第五章对立统一规律100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00

(一)矛盾的同一性101

(二)矛盾的斗争性104

(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105

(四)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107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13

(一)矛盾的普遍性113

(二)矛盾的特殊性115

三、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132

(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33

(二)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136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38

第六章质量互变规律141

一、质、量、度141

(一)质141

(二)量143

(三)度145

二、量变和质变146

(一)量变146

(二)质变148

(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150

(四)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156

第七章否定之否定规律161

一、肯定中包含着否定161

二、辩证的否定163

三、否定之否定170

(一)否定之否定是事物自我运动的客观发展过程170

(二)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74

四、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177

第八章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82

一、本质和现象184

二、内容和形式188

三、原因和结果193

四、必然性和偶然性198

五、可能性和现实性204

第九章认识和实践210

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210

(一)反映论210

(二)能动的革命反映论213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215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215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18

(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221

三、认识的辩证过程221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225

(三)认识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227

四、辩证的思维方法231

(一)归纳和演绎232

(二)分析和综合233

(三)抽象和具体236

(四)历史和逻辑238

五、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240

第十章真理244

一、客观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244

(一)客观真理244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247

二、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251

(一)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51

(二)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55

三、真理和谬误258

(一)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258

(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262

四、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264

第十一章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267

一、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267

(一)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67

(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269

二、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271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71

(二)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和根源272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和意义274

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280

(一)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80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83

(三)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85

第十二章社会基本矛盾288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88

(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288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94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300

(一)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300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305

三、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312

(一)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312

(二)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315

(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319

(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形式326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330

第十三章阶级、国家、社会革命330

(一)阶级的产生和实质331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34

(三)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特点337

二、国家340

(一)国家的起源和本质341

(二)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343

(三)人民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柱石346

(四)国家的消亡348

三、社会革命349

(一)社会革命的根据和条件349

(二)社会革命的性质、形式和作用351

(三)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353

第十四章社会意识和精神文明358

一、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和作用358

(一)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358

(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62

(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365

二、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368

(一)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368

(二)道德370

(三)艺术372

(四)宗教373

(五)哲学374

(六)科学375

三、精神文明377

(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含义377

(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379

(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81

第十五章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85

一、在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问题上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385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389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95

(一)个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395

(二)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历史作用398

四、党的群众路线401

(一)坚持群众路线401

(二)树立群众观点403

第十六章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408

一、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历史必然性408

(一)个人与社会408

(二)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人类自身解放的过程410

(三)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417

二、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一致性419

(一)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解放才能达到全人类的解放420

(二)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422

(三)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424

三、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428

一、军事辩证法的研究对象432

第十七章军事辩证法432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战争观434

(一)战争的起源与消灭434

(二)战争与政治435

(三)战争与经济436

(四)战争与和平437

三、研究和指导战争的方法论438

(一)从战争实际出发,实事求是438

(二)既要研究战争的一般规律,更要着重研究战争的特殊规律440

(三)全面分析敌我双方的矛盾,找出战争的特殊规律443

(四)把握战争全局,抓住主要环节445

(五)在战争实践中认识战争447

(六)在战争的客观条件许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符合客观实际的自觉的能动性449

(一)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452

四、战略战术的辩证法452

(二)进攻与防御453

(三)兵力的集中和分散454

(四)进与退,得与失455

(五)歼灭战与消耗战456

(六)运动战与阵地战,正规战与游击战457

第十八章唯物辩证的工作方法、领导方法460

一、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460

二、实事求是、矛盾分析和群众路线是最基本的工作方法、领导方法464

(一)实事求是464

(二)矛盾分析的方法466

(三)群众路线467

三、工作过程的主要阶段和主要方法469

(一)了解和判断情况阶段470

(二)决策和规划阶段473

(三)工作实施阶段476

(四)工作总结阶段482

[附录一]487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简介487

一、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的产生和演变487

二、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的几个主要流派491

(一)实用主义491

(二)逻辑实证主义495

(三)存在主义499

(四)新托马斯主义505

(五)结构主义509

(六)法兰克福学派512

三、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的基本特征517

有关自然科学的若干问题注解523

一、古代元气说523

[附录二]523

二、古代原子论525

三、人工智能526

四、控制论及其方法527

五、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529

六、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531

七、信息和信息方法533

八、相对论535

九、同分异构现象538

十、蛋白体540

十一、胰岛素542

十二、生态系统543

十三、唯能论544

十四、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544

十五、实物和场545

十六、系统和系统方法546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7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1978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
1978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6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6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9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9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99 北京:北京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0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90 北京:学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3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9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97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1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1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3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3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1982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
1982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4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4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