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作者 | 胡福明主编;夏军,张桂岳副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24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1400541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684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
一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
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2
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及其根源5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7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7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特点9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2
第三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16
一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16
二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19
第二章唯物主义与主体能动性23
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23++23
一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23
二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27
三 时间和空间31
四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33
第二节意识的本质和作用36
一 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36
二 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39
三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43
第三节主体与客体45
一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45
二 主体在认识中的能动性47
三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9
第四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52
一 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导原则52
二 创造有利于实事求是的主客观条件54
三 反对主观主义,坚持实事求是54
第三章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世界、探求真理56
第一节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56
一实践的涵义、特征和基本形式56
二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59
三 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63
第二节在实践基础上认识世界64
一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65
二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69
三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73
第三节在实践基础上检验真理,发展真理75
一 真理的本质在于它的客观性76
二 在实践基础上检验真理78
三 在实践基础上发展真理84
第四章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91
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91
一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91
二 事物联系的系统性97
三 普遍联系的条件104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107
一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运动107
二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109
三 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114
四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118
第五章矛盾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123
第一节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23
一 辩证矛盾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123
二 辩证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两重属性124
三 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28
第二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130
一 矛盾的普遍性130
二 矛盾的特殊性131
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是矛盾问题的精髓142
第三节矛盾分析方法是辩证法的基本方法146
一 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146
二 在同一中把握斗争,在斗争中把握同一148
三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全面性,克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150
第六章人类社会发展是合乎规律的过程155
第一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55
一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飞跃155
二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58
三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162
第二节社会发展是合乎规律的过程166
一 人的自觉性与社会规律性的一致166
二 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体现在偶然性之中169
三 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172
第三节唯物史观是分析国情的基本方法175
一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贡献之一175
二 唯物史观是一种基本分析方法179
三 明了国情才能脚踏实地183
第七章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186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的构成要素186
一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186
二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190
三 上层建筑包含政治和思想两个层次194
第二节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196
一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196
二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202
三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206
第三节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主义前进的源泉和动力210
一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10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213
三 改革是社会主义前进的必由之路215
第八章阶级与国家219
第一节阶级、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方法219
一 阶级的起源和实质219
二 阶级斗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23
三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226
第二节国家229
一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229
二国家的类型和形式234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与国家237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237
二 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241
第九章社会意识247
第一节社会意识结构及一般特征247
一 社会意识的本质247
二 社会意识结构248
三 社会意识的一般特征250
第二节社会意识诸形式258
一 艺术258
二 道德260
三 宗教262
四 政治、法律思想264
第三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65
一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265
二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267
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268
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269
五 马克思主义与精神文明建设270
第十章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271
第一节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71
一 在对待人民群众作用问题上两种历史观的对立271
二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274
三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277
第二节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280
一 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个人的作用280
二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283
三 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285
第三节党的群众路线289
一 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290
二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91
三 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94
第十一章共产主义的人生价值观296
第一节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96
一 哲学史上关于“人的本质”的答案296
二 马克思主义科学定义人的本质300
第二节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相统一的人生价值观304
一 价值范畴的涵义304
二 人的双重价值306
三 对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的剖析311
第三节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315
一 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最高境界315
二 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根本原则318
1990《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胡福明主编;夏军,张桂岳副主编 1990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1992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1988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1980年07月第1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1982 吉林省工科高等院校哲学教材编写组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1987 哈尔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哲学篇
- 1991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1983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1988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1984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20世纪中国哲学著作大辞典
- 1994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1993 中共中央党校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1987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1982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1999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1990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