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

一、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1

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5

三、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的历史发展9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16

和方法论1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6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18

的革命变革18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23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26

第三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26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30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32

第一节物质32

一、哲学物质观的发展32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34

第二节物质的根本属性37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37

二、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41

第三节物质存在的形式44

一、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物质的存在形式44

二、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47

三、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49

第四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51

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51

二、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论证52

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55

第三章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58

第一节意识的起源58

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58

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61

第二节意识的本质64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64

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68

三、意识和思维模拟70

第三节意识的作用73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73

二、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的统一75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78

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78

第四章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78

二、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81

三、联系和系统83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84

一、事物的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84

二、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9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91

一、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91

二、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95

第五章对立统一规律98

第一节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98

一、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98

二、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101

事物的发展104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104

第二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104

二、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109

第三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12

一、矛盾的普遍性112

二、矛盾的特殊性115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3

第六章质量互变规律127

第一节质、量、度127

一、质127

二、量129

三、度131

一量变和质变133

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33

第二节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133

第三节质量互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137

一、质量互变的普遍性137

二、质量互变的复杂性138

第七章否定之否定规律144

第一节肯定和否定144

一、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144

二、辩证的否定147

第二节否定之否定150

一、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150

二、事物发展的波浪式或螺旋式153

第三节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56

一、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156

二、否定之否定的特殊性158

一、原因和结果及其辩证关系161

第一节原因和结果161

第八章唯物辩证法诸范畴161

二、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63

三、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164

第二节必然性和偶然性166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166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168

第三节可能性和现实性172

一、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含义172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174

第四节内容和形式176

一、内容和形式的含义176

二、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177

一、本质和现象的含义180

第五节本质和现象180

二、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181

第九章认识和实践185

第一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85

一、认识的主体185

二、认识的客体187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89

第二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95

一、实践的特点和形式195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97

第三节认识的辩证运动199

一、由实践到认识199

二、由认识到实践203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205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思维方法206

第四节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206

二、归纳和演绎207

三、分析和综合208

四、由抽象到具体210

第十章真理213

第一节客观真理213

一、真理是客观的213

二、真理和谬误217

第二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221

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221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223

第三节实践在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中的作用226

一、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26

二、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229

一、认识论和思想路践的一致性231

第四节认识论和思想路践231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32

第十一章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234

第一节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34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34

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根本缺陷236

第二节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241

一、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历史必然性241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上243

的革命变革243

第三节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246

一、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246

规律的科学246

的科学方法论249

二、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249

第十二章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253

第一节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对立统一253

一、由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飞跃253

二、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256

史的钥匙256

第二节社会物质生活条件258

一、地理环境258

二、人口262

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264

第三节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客观过程266

一、社会规律的客观性266

二、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68

一、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271

第一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271

第十三章社会基本矛盾271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74

三、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76

第二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277

一、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277

统一体277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280

三、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85

第三节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287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287

二、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290

第四节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293

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状况293

二、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299

第一节阶级和阶级斗争311

一、阶级的起源和实质311

第十四章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311

二、阶级斗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16

三、阶级分析方法318

第二节国家319

一、国家的起源和实质319

二、国家的职能321

三、国家的类型和形式323

第三节社会革命325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历史作用325

二、社会革命的根源和条件326

三、社会革命的类型和形式327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329

第四节由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329

二、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331

三、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334

第十五章社会意识336

第一节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336

一、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336

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38

第二节社会意识的构成342

一、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342

二、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345

三、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347

第三节社会意识诸形式348

一、艺术348

二、道德350

三、宗教352

四、政治法律思想354

五、哲学356

六、科学356

七、社会意识诸形式的相互联系358

第四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60

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360

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62

第十六章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68

第一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68

一、在人民群众作用问题上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368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370

三、人民群众创造作用的社会制约性373

一、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375

第二节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75

二、历史人物的社会制约性376

三、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作用380

第三节个人和群众的关系383

一、个人和集体383

二、领袖和群众386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践388

第十七章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391

第一节社会进步391

一、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391

二、社会进步的标志396

第二节人类解放400

一、社会进步的过程就是人类解放的过程400

二、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403

三、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实践406

1984《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十一所高等院校文科哲学教材编写组编写 1984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992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992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988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988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980年07月第1版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980年07月第1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982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982 吉林省工科高等院校哲学教材编写组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98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987 哈尔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哲学篇(1991 PDF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哲学篇
1991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983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983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988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988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984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984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世纪中国哲学著作大辞典(1994 PDF版)
20世纪中国哲学著作大辞典
1994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993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993 中共中央党校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98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987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982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982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99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999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990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990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