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卷本 中国全史 新编中国思想史 上》求取 ⇩

中国远古暨三代思想史1

一、远古暨三代思想概述1

二、摆脱蛮荒的漫长跋涉——远古7

(一)意识活动从动物发展到人7

(二)原始的思维形态9

(三)自发的“公”与“礼”的观念13

(四)赤裸裸的美16

(五)崇拜的心理和文化20

三、古代文明的源头——夏代27

(一)“源”的析说27

(二)神话的哲学30

(三)史来第一“家天下”的私有制王朝和“礼”的观念38

(四)新世界的新思考和人为宗教44

(五)初创青铜时代的文化50

四、“唯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殷商(上)53

(一)甲骨文、金文书写的典册53

(二)“殷人尊神”57

(三)“德”、“礼”、“孝”的观念66

(四)“巫”的宗教与艺术74

(五)青铜器上的威严79

五、“龙”文化的腾飞——殷商(下)84

(一)“龙”的显现、腾飞、传人84

(二)占卜与“八卦”哲学的雏形88

(三)阴阳五行思想的萌生94

(四)神话哲学的续篇98

(五)历法思想与潜科学的萌发102

六、“因于殷礼”的新时代足音——西周(上)107

(一)周代沿袭“殷礼”后的生动思想107

(二)“敬德”中的“祈天”和“保民”意识122

(三)周公制礼与后世的儒学125

(四)“以德配天”的天命神学128

(五)中华经典文化之首——《周易》131

七、炎黄传统文化的承前启后——西周(下)149

(一)《尚书》和《诗经》中所见周代思想意识149

(二)社会演变促进旧观念的革新156

(三)无神论思想的突现162

(四)科学文化的新积累166

(五)创造炎黄传统文化的灿烂明天175

八、结语180

中国春秋战国思想史185

一、春秋战国思想概述195

二、“学在官府”与学术下到民间的转变以及诸子百家的形成198

(一)春秋战国的阶级状况198

(二)“学在官府”与学术下到民间199

(三)“养士”之风的盛行与“士”的活跃201

(四)“百家争鸣”出现的特殊历史环境202

(五)春秋战国时期宽容的学术政策202

(六)“百家争鸣”与传统文化的继承204

(七)诸子百家的分类206

1.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分类的简况206

2.从诸子百家起源来分类的几种学说207

3.先秦诸子分为“六家”或“十家”的长处与不足209

三、孔子的思想与儒家的创立212

(一)孔子思想与儒家产生于鲁国的历史根源212

(二)孔子的生平214

(三)政治思想215

(四)经济思想219

(五)伦理思想221

(六)哲学思想224

(七)教育思想227

四、邹鲁儒墨显学之争229

(一)关于百家争鸣的发端229

(二)儒墨显学之争产生于邹鲁的历史根源和时代背景231

(三)墨子思想与墨家的创建234

1.墨子的生平、《墨子》与墨家234

2.政治思想237

3.经济思想239

4.哲学思想239

(四)儒墨显学之争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243

1.儒墨显学之争的主要内容243

2.儒墨显学之争的原因与实质246

五、兵家始祖孙武的军事哲学思想248

(一)齐文化的尚武精神与兵家始祖孙武248

1.齐文化的尚武精神248

2.兵家始祖孙武249

(二)孙武的生平250

(三)孙武的军事哲学思想251

1.朴素唯物主义与阴阳说251

2.朴素辩证法与五行说253

3.认识论254

4.伦理思想256

六、杨朱学派、农家的产生与儒、墨、杨三家鼎立的局面258

(一)杨朱与杨朱学派的思想258

1.杨朱与杨朱学派产生的社会背景258

2.“为我”、“贵己”而反对“侵物”、“纵欲”的主要学说259

3.政治思想261

4.哲学思想263

5.各家对杨朱思想的评论265

6.杨、墨两家的异同266

(二)许行与农家的思想268

1.许行的事迹与农家产生的社会背景268

2.许行的思想269

3.孟子对许行思想的批判271

(三)战国中期儒家大师孟子的思想273

1.子思、思孟学派及其五行说273

2.孟子的生平277

3.政治思想278

4.经济思想280

5.哲学思想282

6.教育思想286

(四)儒、墨、杨三家鼎立的局面及其历史意义288

1.儒、墨、杨三家鼎立的状况288

2.儒、墨、杨三家鼎立的实质292

3.儒、墨、杨三家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短暂性293

4.儒、墨、杨三家鼎立局面对新兴地主阶级的启示295

七、老子和《老子》以及早期道家思想296

(一)老子的生平、思想渊源和社会背景296

1.老子的生平296

2.思想渊源与社会背景298

(二)《老子》的成书301

(三)老子的思想302

1.政治思想302

2.经济思想305

3.哲学思想308

八、庄子与战国中期的道家思想313

(一)庄子生平及其著作313

(二)社会政治思想316

(三)天道观317

(四)认识论319

(五)处世哲学321

九、三晋文化与儒家向法家的转化324

(一)三晋儒家向法家转化的历史渊源324

1.三晋有共同的文化324

2.三晋受传统的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的影响甚少325

3.三晋早有法治的萌芽326

(二)魏文侯礼贤与子夏为首的西河之学327

1.魏文侯礼贤与子夏设教西河327

2.儒家向法家转化的过渡性的人物子夏328

(三)早期法家李悝与《法经》332

(四)早期法家、兵家吴起与《吴子》的军事哲学思想333

1.吴起的生平333

2.在魏、楚的变法改革及其失败原因334

3.《吴子》的军事哲学思想336

(五)三晋法家的发展:申不害和慎到338

1.申不害重“术”的思想338

2.慎到重“势”与重“法”的思想339

十、名家的产生与惠施、公孙龙和后期墨家的名辩思想343

(一)名家产生的渊源与流派343

(二)惠施的思想344

1.惠施的生平344

2.惠施的思想345

(三)公孙龙的思想347

1.公孙龙的生平347

2.公孙龙的思想348

(四)后期墨家的名辩思想351

十一、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的高潮354

(一)齐威王改革与稷下学宫的创建354

1.齐威王礼贤与改革的时代背景354

2.齐威王的改革与稷下学宫的创建357

(二)稷下黄老之学359

1.黄老之学的产生359

2.稷下黄老之学与黄老思想的先驱范蠡362

3.稷下黄老之学对老子思想的改造363

(三)宋钘、尹文的思想364

1.宋钘、尹文的生平著作与特点364

2.政治思想366

3.天道观368

4.认识论369

(四)慎到的黄老思想372

(五)田齐法家的特点373

(六)邹衍与阴阳家的思想375

1.生平事迹及其著作375

2.天论与五行相生说376

3.五行相胜说与五德终始的历史观379

4.大九州的地理说381

5.对燕齐方士的影响382

(七)儒家孟子、荀子与稷下学宫的关系382

1.孟子与稷下学宫的关系382

2.荀子与稷下学宫的关系384

(八)稷下名家儿说、田巴385

(九)兵家孙膑及其军事哲学思想387

1.孙膑的生平与著作387

2.强调“道”与“势”的军事哲学思想388

十二、商鞅变法与秦法家的思想以及尉缭的军事哲学思想391

(一)秦孝公礼贤与商鞅变法391

1.秦孝公礼贤的历史背景391

2.商鞅在秦的变法与法治思想392

3.商鞅的经济思想394

(二)秦王政礼贤与韩非入秦395

1.秦王政礼贤的历史背景395

2.韩非的生平395

(三)后期法家韩非的思想396

1.“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396

2.封建专制主义思想399

3.经济思想402

4.进化的历史观403

5.性恶论404

6.天道观和认识论405

7.朴素辩证法思想408

(四)尉缭入秦与秦王政对军事思想的重视408

(五)尉缭的军事哲学思想410

十三、荀子入秦与荀子的思想412

(一)荀子入秦及其意义412

1.荀子的生平412

2.荀子入秦及其意义412

(二)政治思想414

1.“隆礼”、“重法”的政治思想414

2.关于“法后王”的主张415

(三)天道观416

1.“天人之分”与人定胜天416

2.天道观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418

(四)认识论418

1.感觉经验与思维作用并重的认识论418

2.“虚一而静”的直观反映论419

3.强调“行”的“知”、“行”关系说420

(五)性恶论420

1.性恶论与性善论的实质420

2.论证“礼义”必要性的性恶论420

3.性恶论的局限性421

(六)历史地位与对后世的影响422

十四、诸子百家的融合与《吕氏春秋》的思想423

(一)诸子百家的相互影响与趋向融合423

1.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与“百家争鸣”423

2.诸子百家的相互影响和“百家争鸣”的总结425

(二)稷下之学对吕不韦的影响与《吕氏春秋》的编纂428

1.吕不韦的生平428

2.稷下之学对吕不韦的影响429

3.《吕氏春秋》的编纂430

(三)诸子百家融合的《吕氏春秋》430

1.《吕氏春秋》的杂家特色430

2.《吕氏春秋》对后世的影响432

十五、结语434

中国秦汉思想史437

一、秦汉思想概述441

二、“黄老之学”在西汉的盛衰445

(一)秦专任法家治国的失败与“黄老之学”在汉初的盛行445

(二)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出土与“黄老”思想之谜的揭破448

(三)“黄老之学”的宇宙图式与社会秩序455

(四)西汉前期“黄老”思想的总集——《淮南鸿烈》466

(五)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对“黄老之学”所作的学术总结481

(六)“黄老之学”在西汉中期的衰落489

三、儒家由子学到经学的演变493

(一)汉初儒学及其特征493

(二)董仲舒与西汉中期的今文经学534

四、儒学由经学到神学的堕落563

(一)谶纬神学的兴起563

(二)《易纬》思想剖析569

五、西汉末期的儒学改良运动586

(一)刘向、刘歆改良儒学的斗争587

(二)扬雄恢复正统儒学的努力及其创建新的儒学思想体系的尝试592

六、两汉之际的道家“老学”608

(一)道家“老学”在两汉之际的昌兴608

(二)《老子指归》与《老子河上公章句》考辨610

(三)《老子指归》的道家思想617

(四)《老子河上公章句》的道家思想624

七、东汉前期的经学、神学与《白虎通义》627

(一)汉代建立统一的封建统治思想的历程与《白虎通义》一书的形成627

(二)《白虎通义》的神学世界观631

(三)《白虎通义》强化封建纲常的“三纲六纪”说636

八、王充对汉代神学迷信的批判639

(一)王充对汉代“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的批判639

(二)王充对汉代经学迷信的批判643

(三)王充对汉代世俗迷信的批判646

(四)王充对“生而知之”先验论的批判651

(五)王充思想的局限性654

九、结语657

中国魏晋南北朝思想史659

一、魏晋南北朝思想概述665

二、魏晋思想的觉醒677

(一)儒学陷入困境677

(二)老庄哲学的复活681

(三)关于清谈、清议与玄谈686

三、正始玄学691

(一)正始玄学的形成691

1.玄学的定义及其特征691

2.正始玄学形成的政治背景693

3.“四聪八达”与“浮华”案695

(二)何晏的政治哲学思想700

1.何晏生平及其著述700

2.何晏“新学”的“贵无”思想702

(三)王弼的政治哲学思想706

1.年轻的玄学领袖706

2.宇宙本源“以无为本”的本体论709

3.融合儒道的“名教本于自然”说713

4.“政治无为”论的建立719

5.玄学范畴及其思辨术721

四、竹林七贤726

(一)“竹林七贤”所处的时代环境726

(二)嵇康的政治哲学思想730

1.嵇康的生平及其著述730

2.心在儒术而向往“至德之世”731

3.“元气”说与“越名教而任自然”说735

4.“名实”之辩与“心声”之论741

(三)阮籍的政治哲学思想745

1.阮籍思想的轨迹745

2.“自然”唯物观及其局限747

3.“无君”说中的理想社会749

4.一代名士的苦恼751

(四)“竹林七贤”人物品鉴754

五、西晋后期玄学三派763

(一)王衍“虚无”派763

(二)裴頠“崇有”派766

1.裴頠简历及其立“崇有”说的原由766

2.《崇有论》主要内容及其特色767

(三)郭象“独化”派771

1.关于《庄子注》作者的悬案771

2.《庄子注》中的“崇有”说774

3.儒道合一的“无为而有为”说776

4.“独化”说的基本论点779

5.哲学思辨范畴举要782

六、魏晋思辨学、人生观与无君社会思潮787

(一)名实之辩与刘劭《人物志》787

(二)才性之辩与钟会《四本论》793

(三)言意之辩与欧阳建《言尽意论》797

(四)天人之辩与杨泉《物理论》801

(五)人性觉醒与人生价值取向805

1.人性觉醒及其原因805

2.乐天安命说与养生论808

3.《杨朱篇》与纵欲论811

(六)无君思潮与鲍敬言《无君论》813

七、东晋儒玄佛道诸家学说的消长交融818

(一)儒学复兴与士大夫儒玄双修818

(二)名士名僧交游与玄佛合流823

(三)葛洪的外儒内道观与神仙思想828

1.葛洪生平及其《抱朴子》828

2.兴儒学以匡世的政治哲学829

3.道本儒末说与神秘的玄道观833

4.神仙思想与金丹道教的创建835

八、南朝“三教”之争与“三教同源”说的初步认定839

(一)儒佛斗争与融合思潮的进一步发展839

(二)道教与儒佛二教斗争与融合846

(三)范缜《神灭论》853

1.范缜生平及其反神学斗争述略853

2.《神灭论》的基本内容856

3.《神灭论》的重要贡献及其局限861

(四)梁武帝“真神佛性”说与“三教同源”说862

九、北朝“三教”之争与儒学主体的定势869

(一)十六国时期儒学的发展869

(二)北魏立国以儒学为本873

(三)“三教”交融和儒学为主体的格局877

十、结语885

中国隋唐五代思想史891

一、隋唐五代思想概述899

二、隋朝的思想发展902

(一)思想领域的基本态势902

1.儒、佛、道思想的对立902

2.三教趋同观点的提出904

3.官方的方针906

(二)王通的思想910

1.生平和著作910

2.明王道911

3.三教可一914

三、唐初鉴戒思想的发展916

(一)贞观君臣“以古鉴今”的意识916

1.太宗“以古为镜”916

2.古籍皆“为治之具”917

3.修史以“览前王得失”919

(二)注重“人事”的“取鉴于亡国”921

1.“取鉴于亡国”思想的演进921

2.取“亡国之君”为戒922

3.“取鉴”的基本特色925

(三)兼通众意的“取鉴乎哲人”928

1.“取鉴乎哲人”的提出929

2.兼取“众家之意”的思想930

四、重振儒家思想的尝试933

(一)对儒家思想正宗地位的重新确认933

1.选拔儒学之士935

2.兴学培养后继人才936

3.以崇儒为基本国策937

(二)官方对经学的统一939

1.颜师古与《五经》定本939

2.陆德明与《经典释文》941

3.孔颖达与《五经正义》950

五、儒、道、佛思想论争962

(一)三家并立的基本国策962

1.对儒、道、佛的认识962

2.尊崇道教965

3.扶植佛教967

(二)儒家思想对佛、道的驳论970

1.傅奕上疏废佛970

2.狄仁杰、姚崇的援佛反佛972

3.辛替否的援佛反佛975

4.吕才、李华、卢藏用的反迷信思想977

(三)佛、道思想交锋981

1.“夷”夏尊卑之辩982

2.礼法人伦之辩983

3.社会影响之辩984

4.老子化胡之辩985

六、学术思想的系统反思988

(一)刘知几著《史通》988

1.刘知几生平988

2.以史为主,错综经纬991

(二)《史通》的思想特色994

1.求实录与扬名教994

2.疑古与惑经999

3.天人论与变易论1007

七、经学思想的重大变异1017

(一)社会变动引出“思想危机”1017

1.异端斯起,学说林立1017

2.反思中的困惑1020

(二)《春秋》新学的兴起1022

1.一个独特学派的形成1023

2.颇具特色的解经新意1024

(三)从历代评论看其影响与地位1031

1.救乱之旨影响久远1031

2.《新唐书》的苛责1032

3.理学大师们一致称赞1034

4.几点结论1035

八、非古是今的经世思想1037

(一)杜佑纂《通典》的旨趣1037

1.杜佑生平1038

2.从“体要”探“政理”的经世意识1039

3.全新的社会结构说1042

(二)《通典》的非古是今1045

1.古今既异,形势亦殊1045

2.欲行古道,势莫能遵1047

3.随时立制,既弊而变1050

(三)《通典》的历史地位1053

1.思想史上的地位1053

2.学术史上的地位1056

九、中国古代“天人论”的基本总结1060

(一)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生平1060

(二)“受命不于天,于其人”1061

(三)“天人不相预”和“天与人交相胜”1064

1.“天人不相预”1065

2.“天与人交相胜”1068

(四)顺人、重势与理、数、势1071

1.柳宗元的顺人、重势1071

2.刘禹锡的理、数、势1073

十、道学先驱者的思想1077

(一)韩愈的思想1077

1.道统说1077

2.性三品与情三品1082

(二)李翱的思想1084

1.去情惑以复性1084

2.格物以致知1087

十一、儒、佛、道思想的相互借鉴与融合1090

(一)佛教对儒、道的借鉴1091

1.佛教借鉴儒学的一般状况1091

2.佛教的中国化——禅宗1092

3.佛教对道教的借鉴1095

(二)儒学对佛、道的吸取1096

1.柳宗元“统合儒释”1096

2.刘禹锡“援佛入儒”1098

3.李翱“以佛解儒”1100

4.儒学对道教的吸取1101

(三)道教及道家思想对儒、佛的吸取1103

1.对儒学的吸取1103

2.对佛教的吸取1105

十二、晚唐的思想1111

(一)“剥非”与“补失”的经世思想1111

1.直指时病俗弊1111

2.推崇“道统”以救世1114

3.“取天下以民心”1115

4.相面之“诞妄”1117

(二)对自然、社会与人的深入思考1121

1.自然起源与人类进化1121

2.“无欲而无私”的为人处世观1124

(三)反专制思想与辩证思想1126

1.反专制思想的萌芽1127

2.辩证思想的发展1130

十三、五代时期的思想1137

(一)思想领域的趋势1137

1.道教思想的时代特点1137

2.儒学受到冲击1139

3.佛教禅宗独盛1140

(二)《化书》的思想成就1141

1.谭峭生平1141

2.万物皆化的朴素辩证观1142

3.恤民、均食、重俭的社会政治观1144

十四、结语1152

《百卷本 中国全史 新编中国思想史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史仲文;胡晓林主编 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百卷本  中国全史  第11卷  中国宋辽金夏思想史(1994 PDF版)
百卷本 中国全史 第11卷 中国宋辽金夏思想史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
百卷本 中国全史 3  中国春秋战国思想史(1994年04月第1版 PDF版)
百卷本 中国全史 3 中国春秋战国思想史
1994年04月第1版 人民出版社
百卷本  中国全史  新编中国元代史  上( PDF版)
百卷本 中国全史 新编中国元代史 上
北京:人民出版社
百卷本  中国全史  新编中国隋唐五代史  上( PDF版)
百卷本 中国全史 新编中国隋唐五代史 上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全史  第19卷  中国民国思想史(1994 PDF版)
中国全史 第19卷 中国民国思想史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全史  百卷本(1994 PDF版)
中国全史 百卷本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全史  中国民国思想史(1994 PDF版)
中国全史 中国民国思想史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
新编中国宗教史  中国宋辽金夏宗教史  下(1995 PDF版)
新编中国宗教史 中国宋辽金夏宗教史 下
1995 北京:人民出版社
新编中国思想史  中国清代思想史  下(1995 PDF版)
新编中国思想史 中国清代思想史 下
1995 北京:人民出版社
新编中国思想史  中国明代思想史  下(1995 PDF版)
新编中国思想史 中国明代思想史 下
1995 北京:人民出版社
新编中国思想史  中国元代思想史  下(1995 PDF版)
新编中国思想史 中国元代思想史 下
1995 北京:人民出版社
新编中国思想史  中国宋辽金夏思想史  下(1995 PDF版)
新编中国思想史 中国宋辽金夏思想史 下
1995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1991 PDF版)
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
1991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百卷本  中国全史  第15卷  中国明代思想史(1994 PDF版)
百卷本 中国全史 第15卷 中国明代思想史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
百卷本  中国全史  第13卷  中国元代思想史(1994 PDF版)
百卷本 中国全史 第13卷 中国元代思想史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