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 上》求取 ⇩

目次1

自序1

第一章 绪论1

一 为什么要研读思想史1

二 治中国思想史的方法和难处5

三 哲学思想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9

四 历史的主观性与客观性12

五 中国哲学的特质及其限制14

第二章 孔子以前的文化与思想21

一 中国文化的黎明22

二 殷代的社会与宗教26

三 周代文化的一般状况30

四 周代的宗教与道德35

(一)周代的宗教35

(二)周代的道德38

五 鲁文化的特征——礼41

六 人文思想44

(一)诗经的人文思想44

(二)尚书的人文思想46

(三)左传的人文思想47

七 人文主义先驱者49

(一)管仲50

(二)晏婴51

(三)郑子产51

(四)叔向52

甲篇 子学时代——思想的多元发展59

孔子——淮南子61

第三章 孔子61

一 怎样了解孔子62

二 传统的更新68

(一)宗教69

(二)经典70

(三)历史文化71

三 伦理的概念群73

(一)礼73

(二)仁74

(三)孝77

(四)礼、仁、孝的关系78

四 自我实现80

五 道德与政治83

六 人道社会的理想85

七 历史的地位89

第四章 墨子99

一 思想的特征100

二 对儒家的批评106

(一)天鬼之争107

(二)非礼108

(三)非乐110

(四)非命111

三 形式主义的爱112

四 尚同——一个乌托邦的政治构想116

五 社会改造121

六 墨学后期的发展125

(一)认识论127

(二)逻辑思想128

第五章 老子137

一 老学探源138

二 思想的特征141

(一)正言若反142

(二)返回自然144

(三)创造的反叛146

(一)道148

三 形上的概念群148

(二)道与自然151

(三)有与无152

四 反智及其问题154

五 无为的政治论158

六 和谐的社会论161

七 返朴归真的人生165

第六章 庄子175

一 传承与创造176

二 思想的特征181

(一)热爱生命182

(二)万物平等观184

(三)因任自然187

(一)本体论的意义189

三 道——形上学的意义189

(二)宇宙论的意义190

(三)道无所不在190

四 反智192

五 对现实世界的态度196

(一)厌恶人间的事197

(二)应世是出于不得已198

(三)治天下之道199

六 死生与物化200

七 人生的修养与境界204

(一)恬淡寡欲207

(二)虚静207

(三)坐忘208

第七章 惠施与公孙龙217

(一)庄子218

一 古籍中所见的惠施218

(二)荀子219

(三)韩非子220

(四)吕氏春秋221

(五)说苑223

(六)墨辩注224

(七)世说新语224

二 惠施思想的特征及其思想史的地位225

三 惠施思想十论228

四 公孙龙思想渊源问题233

五 惠施与公孙龙235

六 公孙龙五论242

(一)白马论242

(二)指物论245

(三)通变论247

(四)坚白论249

(五)名实论251

第八章 孟子255

一 孟子与孔子256

二 思想的特征258

(一)内在理性259

(二)天人合德260

(三)道德的理想主义262

三 伦理的概念263

(一)仁264

(二)义264

(三)孝266

四 心与性268

(一)心与性的概念意义268

(二)性善论270

(三)心性的工夫273

五 仁政与王道277

六 民本与革命282

七 道统观与历史观287

第九章 荀子299

一 荀子与孟子300

二 思想的特征303

(一)理智主义303

(二)礼义之统306

(三)天生人成307

(四)批判精神309

三 天论314

四 性恶论318

(一)性本身的意义只是自然和本能319

(二)性恶如何产生320

(三)用什么来消治恶性321

五 政治论323

(一)君道与臣道324

(二)富国与强国327

(三)贵民与革命328

六 认识论330

(一)能知与所知的探讨330

(二)知觉论331

(三)认识心本身的探讨331

七 逻辑思想:概念论333

(一)制名的功用和目的334

(二)同名异名之所由起335

(三)制名的原则和种类335

八 荀学的影响337

第十章 韩非子351

一 韩非与前期法家352

(三)商鞅353

(二)吴起353

(一)李悝353

(四)申不害355

(五)慎到356

二 思想的特征357

(一)反传统357

(二)变的史观359

(三)现实主义的政治观361

三 人性论362

四 反智365

五 法368

(一)法是唯一的标准369

(二)法是公布的法命369

(三)法的统一性与公平性370

(四)法的强制性372

六 术373

七 势375

八 社会政策378

第十一章 混合与变化:先秦思想的终局389

一 过渡时期的思想趋向391

(一)混合391

(二)变化393

(三)统一395

二 易传397

(一)易传提要397

(二)宇宙论399

(三)天人关系402

(四)有关变化的理论403

三 礼记405

(一)礼记提要405

(二)礼记中的荀子414

(三)礼记中的法家成分416

(四)礼记中的阴阳家思想418

四 吕氏春秋421

(一)内容提要421

(二)吕氏春秋中的阴阳家思想424

(三)吕氏春秋中的道家思想426

(四)吕氏春秋中的儒家思想429

(五)吕氏春秋中的墨家思想433

(六)吕氏春秋中的法家思想433

(七)吕氏春秋中的名家思想434

五 淮南子435

(一)内容提要435

(二)淮南子中的阴阳家思想436

(三)淮南子中儒、道的对立439

(四)淮南子中道、儒、法思想的混合440

乙篇 儒学的制度化与玄学的兴起449

董仲舒——范缜451

第十二章 董仲舒451

一 尊儒运动453

(一)尊儒运动前儒者的活动与运动的经过453

(二)儒家所以能独尊的原因457

(三)独尊的意义及其影响459

二 董仲舒与先秦儒学461

(一)人性与教化462

(二)君民关系463

(三)心性464

三 天人关系466

四 道德论472

五 政治与经济476

六 人性论480

七 历史哲学485

第十三章 扬雄495

一 思想史上的价值497

二 太玄501

三 尊孔505

四 儒学508

五 学习理论512

六 批评精神515

(一)疾虚妄516

(二)评诸子517

第十四章 王充525

一 影响王充的人物526

(一)桓谭527

(二)扬雄528

二 天道自然与天人不应530

(一)方法的建立535

三 方法论与认知特性535

(二)认知特性的探讨538

四 批评之一:疾虚妄542

五 批评之二:评诸子547

(一)儒家548

(二)道家550

(三)墨家550

(四)名家551

(五)法家552

(六)阴阳家553

六 人性论554

七 命运的探讨557

第十五章 崔实、王符、仲长统569

一 三个批评家在思想史上的意义571

二 三个批评家的客观环境574

三 崔实576

四 王符581

五 仲长统586

第十六章 玄学的兴起与演变599

一 玄学兴起的历史背景601

(一)清议与清谈601

(二)社会政治的原因603

(三)经学与玄谈604

(四)思想史的内在理路605

二 玄学的内涵与特征607

三 玄学的演变613

第十七章 何晏与王弼621

一 何、王之间622

二 何晏的思想626

(一)论语集解举例627

(二)道与无628

(一)玄学的方法633

三 王弼的思想633

(二)本体论636

(三)宇宙论639

第十八章 阮籍与嵇康645

一 七贤与阮、嵇之间647

二 阮籍的生活与思想651

(一)阮籍的生活652

(二)阮籍的思想655

三 嵇康的生活与思想658

(一)嵇康的生活659

(二)嵇康的思想660

第十九章 向秀与郭象673

一 向、郭注庄的疑案674

二 向、郭的思想678

(一)从自然到独化678

(二)人生论683

(三)政治论686

第二十章 范缜695

一 神灭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697

二 范缜的辟佛和他的神灭论702

目次715

丙篇 佛学时代715

初入——慧能717

第二十一章 佛教的兴起717

一 佛教初入719

二 兴起的外在原因720

三 般若学与玄学724

(一)格义725

(二)般若学三派729

四 道安737

(一)思想739

(二)地位与贡献740

五 慧远742

(一)思想743

(二)地位与贡献745

第二十二章 僧肇751

一 对般若三派的批评752

二 物不迁论756

三 不真空论760

四 般若无知论765

第二十三章 竺道生769

一 传承与开展771

二 佛性问题777

三 顿悟工夫780

四 道生在思想史上的地位785

第二十四章 智?791

一 思想的传承793

二 思想的特征797

(一)定慧双修797

(二)统会的精神798

(三)理论的烦琐800

三 判教论801

(一)五时801

(二)八教803

四 三观、三谛808

五 止观论812

第二十五章 法藏821

一 思想的传承823

二 思想的特征827

(一)从智?思想三特征看法藏827

(二)再从法藏思想体系本身看830

三 判教论832

(一)小乘教835

(二)大乘始教836

(三)大乘终教836

(四)顿教837

(五)圆教837

四 法界论840

(一)法界缘起841

(二)四法界842

(三)十玄门844

四 六相848

第二十六章 玄奘855

一 思想的传承857

二 思想的特征861

(一)与智?法藏对比着看863

(二)再就玄奘唯识思想本身看864

三 唯识与唯识观866

四 八识的探究875

(一)八识的差别875

(二)种子与熏习879

五 转识成智883

第二十七章 慧能893

一 禅宗的兴起及初期的演变895

(一)禅宗兴起的原因896

(二)禅宗早期的演变899

二 思想的特征903

(一)植根于中国传统903

(二)教外别传、不立文字905

(三)定慧不二907

三 顿与渐908

四 心与性911

丁篇 儒学的复兴919

韩愈——戴震921

第二十八章 新儒学的背景及其先驱者921

一 新儒学正名和它的思想特征923

二 佛学时代的儒学929

三 唐初的儒术933

四 佛教与新儒学936

五 韩愈944

(一)生平944

(二)道统论946

(三)排佛论948

(四)性命论951

六 李翱955

(一)生平955

(二)李翱在新儒学史中的地位957

(三)复性书要义959

第二十九章 刘禹锡967

一 天论思想的引发者:韩愈与柳宗元968

二 天论与荀子972

第三十章 李觏981

一 历史背景与思想传承982

(一)历史背景983

(二)思想传承986

二 思想特征987

三 社会的乌托邦990

四 礼论与荀子994

五 玄学的解放997

第三十一章 王安石1003

一 王安石与孔孟1005

二 思想特征1012

三 变法的思想根据1017

四 宇宙论1020

五 人性论1025

第三十二章 邵雍1039

一 思想传承1040

二 思想特征1042

三 思想方法1044

四 天人之学1048

五 历史观1050

第三十三章 周敦颐1055

一 太极图说与通书的关系1057

二 诚——形上的意义1061

三 人生问题1065

(一)道德伦理1065

(二)善恶1066

(三)修养工夫1068

四 周敦颐与先秦儒学1072

第三十四章 张载1077

一 苦学的历程1079

二 气属形上抑形下之辨1083

三 天人合一论1089

四 心性论1093

五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1099

六 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1104

第三十五章 程颢与程颐1113

一 明道和伊川的异同1116

二 明道的思想1121

(一)道与理1121

(二)心与性1125

(三)论仁1129

三 伊川的思想1132

(一)理与气1133

(二)心与性1135

(三)格物、穷理、敬1139

第三十六章 朱熹1151

一 朱熹与先秦儒学1154

二 朱熹与程颐1160

三 理气论1163

一 思想变化及其在思想史上的意义1164

四 心性论1168

五 格物致知1173

第三十七章 陆九渊1183

一 思想史上的地位1184

二 象山与朱熹1187

三 发明本心1192

四 格物说1194

五 民本思想1198

第三十八章 陈亮与叶适1205

一 二人的关系与思想异同1208

二 陈亮的思想1210

(一)对理学的批评1212

(二)事功主义1216

(三)与朱熹争论三代与汉唐1217

三 叶适的思想1221

(一)宋弱之故与国家的根本问题1221

(二)对新旧儒学的批评1224

第三十九章 王守仁1231

一 阳明与白沙、象山1233

二 阳明与朱熹1239

三 知行问题1244

四 良知与致良如1250

第四十章 明末清初思想的变化及其新趋向1263

二 明末清初思想的新趋向1270

(二)道器非二与离器无道1272

(一)气一元论1272

(三)人欲即天理1273

(四)气质是善1273

(五)重视知识1274

(六)重视功利与实用1275

(七)重视民生1276

(八)重商1277

(九)反君主专制1278

(十)革命1279

第四十一章 黄宗羲1287

一 由智达德1289

二 民本思想的发皇1293

(一)从人民方面看1294

(二)从臣子方面看1296

(三)从君臣关系看1296

(四)从法方面看1298

(五)民本理想的大敌与专制之害1299

第四十二章 方以智1305

一 思想上的地位1307

二 思想的主要特征——重智1312

三 认识论1317

四 宇宙观1322

五 对中西文化的态度1326

第四十三章 顾炎武1333

一 尊理学黜心学1335

二 清学的开山者与理学的实践者1342

三 社会风气的诊断与改造1345

四 政治思想1348

第四十四章 王夫之1357

一 船山与横渠1359

二 气化的宇宙论1364

三 气化的人性论1370

四 历史思想1375

第四十五章 李颙1383

一 二曲其人1385

二 对宋明儒学的态度:整合朱、陆(王)1388

三 灵原、气质、善恶1393

四 独处的功夫1396

第四十六章 颜元1407

一 思想的特征:习、行、动1409

二 理学的反动1414

三 驳宋儒气质性恶说1418

第四十七章 戴震1425

一 东原与朱熹、荀子1427

二 血气、心知1434

三 理、欲1442

1980《中国思想史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韦政通著 1980 水牛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思想史纲  上(1963 PDF版)
中国思想史纲 上
1963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经济思想史  上(1962 PDF版)
中国经济思想史 上
1962
中国思想史(1968 PDF版)
中国思想史
1968 創文社
中国民族史上( PDF版)
中国民族史上
上海书局
中国经济思想史  上(1936 PDF版)
中国经济思想史 上
1936 商务印书馆
中国思想史(1975 PDF版)
中国思想史
1975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上( PDF版)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上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上( PDF版)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上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上( PDF版)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上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上(1937 PDF版)
中国教育思想史 上
1937 商务印书馆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上(1961 PDF版)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上
1961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思想史论  上(1999 PDF版)
中国思想史论 上
1999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中国社会思想史  上(1989 PDF版)
中国社会思想史 上
1989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上(1984 PDF版)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上
1984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实学思想史  上(1996 PDF版)
中国实学思想史 上
1996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