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设备设计与试验·上》
作者 | 吴明昌主编;李淑瑛,刘晋彦副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宇航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597 |
出版时间 | 199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034605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26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1章概论吴明昌 刘晋彦 张兴忠1
1.1地面设备的地位和作用1
1.2地面设备的组成及功用4
1.3固体弹道导弹地面设备的特点7
1.4地面设备的发展趋势8
第2章发射方式方铭祖13
2.1概述13
2.2固定发射18
2.2.1地面固定发射和半地下固定发射19
2.2.2地下固定发射和水下固定发射20
2.3机动发射22
2.3.1公路机动发射和越野机动发射23
2.3.2铁路机动发射24
2.3.3多点浮动发射25
2.3.4水面机动发射25
2.3.5水下机动发射26
2.3.6空中机动发射28
2.4自动力发射29
2.5外动力发射30
2.6发射方式研究与试验36
2.6.1发射方式研究36
2.6.2发射方式研究的试验39
第3章生存能力张兴忠43
3.1概述43
3.2生存概率计算44
3.3地面设备提高生存能力的主要措施46
3.3.1机动快速发射46
3.3.2伪装隐蔽47
3.3.3抗核加固55
第4章地面设备使用环境及载荷方铭祖63
4.1概述63
4.2自然环境65
4.2.1自然气候区划分65
4.2.2气候环境的环境效应66
4.2.3气候环境各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79
4.3力学环境80
4.3.1振动80
4.3.2冲击84
4.3.3噪声86
4.3.4加速度88
4.3.5力学环境与气候环境的相互影响89
4.4发射环境90
4.4.1自动力发射的发射环境90
4.4.2外动力发射的发射环境92
4.5水下环境94
4.6核环境95
4.6.1自然核环境95
4.6.2诱导核环境96
4.7其他环境100
4.7.1生物环境100
4.7.2化学环境101
4.7.3爆炸大气环境101
4.7.4地震环境102
4.8环境载荷103
4.8.1发射载荷103
4.8.2运输载荷107
4.8.3风载荷109
4.8.4核爆炸载荷112
第5章地面设备总体设计张兴忠 吴明昌124
5.1概述124
5.2总体设计原则125
5.2.1从系统工程角度进行地面设备与导弹一体化设计125
5.2.2地面设备配套设计原则125
5.2.3先进性与继承性相结合126
5.2.4有效性126
5.2.5经济性126
5.3地面设备的设计技术要求127
5.3.1性能要求127
5.3.2一般要求136
5.3.3机动地面设备分系统及主要设备的具体设计技术要求139
5.4总体方案论证设计144
5.4.1确定发射方式144
5.4.2生存能力的分析及其技术途径与措施的确定145
5.4.3地面设备总体布局设计146
5.4.4确定总体方案中的有关问题153
5.4.5确定分系统及主要设备初步方案154
5.5地面设备可靠性设计164
5.5.1可靠性设计的主要内容164
5.5.2可靠性设计准则164
5.5.3可靠性预计165
5.5.4地面设备可靠性指标的分配166
5.5.5系统可靠性分析168
5.5.6可靠性评估169
第6章地面设备试验赵贞发176
6.1可靠性试验176
6.1.1环境应力筛选试验176
6.1.2可靠性增长试验177
6.1.3可靠性鉴定试验177
6.1.4可靠性验收试验178
6.2协调匹配试验178
6.2.1机械对接协调试验179
6.2.2电气性能匹配试验180
6.2.3靶场合练180
6.3运输振动试验181
6.4发射试验182
6.4.1模型弹发射试验182
6.4.2靶场飞行试验182
6.5贮存试验183
6.6仿真试验183
6.7自然环境试验184
6.7.1高温日照试验184
6.7.2低温试验185
6.7.3温度突变试验188
6.7.4低气压(高海拔)试验189
6.7.5淋雨试验190
6.7.6大风试验191
6.7.7夜间操作试验191
第7章发射设备总体设计李淑瑛 张佩元 陈文儒 张舜矩193
7.1概述193
7.1.1功能193
7.1.2类型193
7.1.3特点197
7.1.4要求199
7.1.5发展趋势200
7.2发射设备的组成200
7.2.1外动力发射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组成200
7.2.2自动力发射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组成202
7.3总体设计203
7.3.1设计原则203
7.3.2总体设计步骤204
7.3.3总体方案设计内容205
7.4总体布置212
7.4.1总体布置的主要原则212
7.4.2发射设备总体布置213
7.5发射设备与导弹及其他地面设备之间的协调关系222
7.5.1与导弹的设计协调关系222
7.5.2与装填设备之间的协调关系223
7.5.3与其他地面设备及辅助设备的协调224
7.6发射设备性能分析和载荷计算225
7.6.1发射设备发射状态载荷分析和稳定性计算225
7.6.2发射设备行驶时载荷分析和计算231
7.6.3发射设备动力性分析和计算235
7.6.4发射设备制动时载荷分析和制动性分析计算245
7.6.5发射设备行驶平顺性分析258
7.6.6发射设备通过性分析和计算267
7.6.7核爆炸作用下发射设备的稳定性280
7.6.8发射设备操纵稳定性分析282
7.7发射设备的试验300
7.7.1研究性试验301
7.7.2性能鉴定试验301
第8章发射筒设计单年华 杨光玉 李淑瑛304
8.1总体方案设计304
8.1.1设计技术要求304
8.1.2发射筒总体方案设计步骤305
8.1.3总体方案选择306
8.1.4载荷分析与分配307
8.2发射筒强度计算314
8.2.1整体强度计算314
8.2.2发射筒局部强度计算326
8.2.3发射筒法兰连接的计算329
8.2.4发射筒开孔补强计算342
8.3发射筒材料选择352
8.3.1材料选择的原则352
8.3.2常用的轻型材料和结构353
8.3.3发射筒采用铝合金应采取的措施358
第9章发射台设计熊纪龙360
9.1概述360
9.2发射台的主要设计技术要求和协调参数364
9.2.1主要设计技术要求364
9.2.2主要协调参数365
9.3发射台的组成、功用365
9.4台本体设计366
9.4.1设计方案的选择366
9.4.2台本体的构造368
9.4.3台本体静力计算370
9.5轴承设计386
9.5.1轴承设计方案的选择386
9.5.2轴承的典型构造392
9.5.3轴承选型计算393
9.6方位传动装置设计397
9.6.1设计方案的选择397
9.6.2方位传动装置的典型构造399
9.6.3方位传动装置设计计算401
9.7液压支腿设计410
9.7.1设计方案的选择410
9.7.2液压支腿的构造410
9.7.3液压支腿强度计算412
第10章燃气一蒸汽式发射动力装置的设计与试验袁松林 操连成 王秀芬417
10.1发射动力装置的主要组成、工作原理417
10.1.1一次集中注水冷却发射动力装置417
10.1.2逐渐注水冷却发射动力装置419
10.2主要设计技术要求419
10.2.1工作性能要求419
10.2.2结构要求421
10.3发射动力装置的设计及计算421
10.3.1固体燃气发生器421
10.3.2冷却器及水位监测器425
10.3.3雾化整流装置426
10.4点火器的设计429
10.4.1点火器的功用和组成429
10.4.2发生器的点火过程430
10.4.3对点火器的设计要求431
10.4.4点火药盒装置的设计431
10.4.5点火保险机构的设计436
10.5燃气发生器内弹道设计442
10.5.1内弹道计算基础443
10.5.2火药的选择447
10.5.3药型选择448
10.5.4装药量的确定449
10.5.5工作压力的选择449
10.5.6喷管喉径的确定450
10.5.7几个基本参数的控制450
10.5.8压力一时间曲线的计算451
10.6燃气一蒸汽弹射内弹道方程组及解法455
10.6.1基本假设456
10.6.2弹射内弹道方程组457
10.6.3弹射内弹道设计464
10.6.4计算示例469
10.7发射动力装置的缩比模拟试验与可靠性评估476
10.7.1全弹道缩比弹射试验的特点477
10.7.2发射动力装置可靠性评估478
第11章保温调温装置设计温厚纯 蒋宗敏 李淑瑛480
11.1概述480
11.2保温装置设计481
11.2.1对保温装置的设计技术要求481
11.2.2保温装置设计481
11.2.3保温装置试验492
11.3调温装置设计495
11.3.1调温装置设计依据495
11.3.2调温装置的设计特点496
11.3.3调温装置的几种方案497
11.3.4半导体调温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组成500
11.3.5半导体调温装置的设计计算505
11.3.6试验515
第12章燃气射流计算与防护李海峰517
12.1燃气射流的一般知识517
12.1.1概念517
12.1.2分类518
12.2单喷管射流流场结构分析与参数计算519
12.2.1结构分析519
12.2.2起始段521
12.2.3高度欠膨胀流场各区参数522
12.2.4过膨胀射流527
12.2.5筒内限流流动528
12.3多喷管流场分析与计算529
12.4气动载荷的确定538
12.4.1一般原理538
12.4.2特殊结构导流器受力分析539
12.5筒内流场的分析与计算540
12.6导流器结构,强度分析及热应力542
12.6.1导流器的分类542
12.6.2主要结构尺寸的确定542
12.6.3导流器面板强度分析与计算544
12.6.4热应力549
第13章发射设备中特种部件的设计林富年 王自本 单年华554
13.1插拔机构设计554
13.1.1插拔机构的功用及设计技术要求555
13.1.2插拔机构方案的确立556
13.1.3典型插拔机构组成及动作原理556
13.1.4可靠性试验577
13.2导弹轴向定位装置设计计算578
13.2.1轴向定位装置的功用及设计技术要求578
13.2.2轴向定位装置方案的确定578
13.2.3典型结构的性能计算579
13.2.4试验情况581
13.3导弹支承与密封582
13.3.1导弹支承与密封型式582
13.3.2典型导弹支承的受力分析及计算590
13.3.3适配器试验592
参考文献595
1994《地面设备设计与试验·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明昌主编;李淑瑛,刘晋彦副主编 1994 北京:宇航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混料试验设计
- 199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导弹地面设备
- 1976
-
- 导弹地面设备
- 1976年10月第1版
-
- 林业试验设计
- 1988
-
- 农业试验设计
- 无锡县革命委员会文教局
-
- 试验设计
- 1995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 试验设计法 设计的理论
- 1963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试验设计基础
- 1997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 试验分析与设计
- 1991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 齿轮的试验技术与设备
- 198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采煤设备的试验
- 1984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 工业设计方法学
- 1993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 试验的分析与设计
- 1963 北京:科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