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哲学简史》求取 ⇩

绪言1

目 录1

第一编古代始初哲学3

述要3

一对世界本原及其存在方式的探讨4

(一)元定形的水和气4

(二)神秘的数6

(三)永恒的活火8

(四)?一、不动的存在11

(五)四根和种子12

(六)原子与虚空14

(七)理念论16

(八)本体和四因说18

(一)“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22

二对人类认识问题的研究22

(二)同类相知和异类相知23

(三)影像说24

(四)“人是万物的尺度”27

(五)善即知识28

(六)知识即回忆31

(七)蜡块印迹说33

三遁入内心生活的哲学思潮36

(一)无神论与快乐主义37

(二)神学目的论和禁欲主义39

(三)“最高的善是不作任何判断”42

四 从顺天应人到“制天命而用之”45

(一)天人相分思想对天命论的批判45

(二)阴阳五行说47

(三)绝对的三个公式 (349

(三)人可胜天50

五具有伦理色彩的礼、仁学说与人性争论54

(一)“复礼”和“为仁”54

(二)“仁政”和“义利”57

(三)性无善无不善说和性善说59

(四)性恶论61

六关于名实关系的争论64

(一)取消事物差别的“合同异”64

(二)分离事物属性的“离坚白”65

(三)“取实予名”与“以名举实”67

(四)“制名以指实”69

七对知行观及认识能力的探讨71

(一)“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71

(二)“不出户而知天下”与“反者道之动”74

(三)“是非莫辨”78

(四)三表法与三知说81

(五)“虚壹而静”与“参验”84

(一)“道”为万物之宗89

八关于“道”的解释89

(二)“物物者非物”91

(三)“道”即“精气”92

(四)“道”为万物的规律94

编评97

第二编哲学与宗教神学的联姻103

述要103

九信仰主义对哲学理性的奴役104

(一)神学的侍婢——经院哲学104

(二)唯名唯实之争106

(三)理性和信仰110

(四)行善、犯罪与得教112

(五)阿拉伯哲学与拉丁阿威洛依主义114

(六)基督教官方哲学——托马斯主义117

(七)英国经验论的先驱122

(八)物质能否思维125

(九)思维经济的“剃刀”126

(十)“神秘之光”127

(十一)异端运动129

十理性的复苏131

(一)“不认识自己就不能认识上帝”131

(二)近代自然科学的萌生132

(三)“一切产生于物质”133

(八)从“?气相革”退回到“命不可勉、时不可力”135

(四)“因信称义,不靠事功”136

十一 由“内法外道”到“独尊儒术”138

(一)“道莫大于无为”138

(二)“天人一也”142

(三)“性三品”说145

(四)“辨物之理、以正共名”146

(五)“天不变道亦不变”147

(六)“天道自然无为”149

(七)“疾虚妄”与“重效验”152

(一)“贵无”和“崇有”158

十二玄学思潮158

(二)“言不尽意”与“言能尽意”162

(三)名教与自然164

十三佛理与哲理168

(一)“色即是空”与“顿悟成佛”168

(二)“神灭”抑或“神不灭”171

(三)尊儒排佛和三教合流176

(四)“天人变相胜”,“还相用”180

编评183

第三编 哲学的科学与人学倾向及其发展189

述要189

十四 对“理气”、“道器”的研究190

(一)“形而上”与“形而下”之争190

(二)对“析心理为二”的双重批判194

(三)“?有”概念的产主197

(四)对“本”、“殊”关系认识的?化200

(五)研究“万物之理”的轨迹203

(六)对“常”、“变”范畴的突出贡献206

(七)“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209

(八)“?理”力行“人事”兴212

十五 围绕“心物”、“知行”的争论215

(一)“内外相须”开新篇215

(二)对知识类型的哲学括218

(三)“道问学”与“尊德性”221

(四)超越前代的知行理论224

(五)“?物致知”说的演变228

(六)“有涯之生”能否求“无涯之知”232

(七)形形色色的“准则”观235

十六 独具特色的“心性”、“理欲”之辩239

(一)有没有“两等性”239

(二)“天理人欲”辨析242

(三)判别“体”、“用”论心性245

(四)灌喻、修养与习成249

(五)对人的社会属性的积极探索252

十七宋明理学对东方各国的影响256

十八崇尚经验260

(一)时代精神的先声261

(二)经验主义的数学力学化266

(三)“人对人象浪一样”268

(四)经验是理智的全部财富269

(五)“一切形式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274

(六)“发疯的钢琴”275

(七)“一种讨厌的烂泥”279

十九高扬理性287

(一)理智的自然之光287

(二)脱离了人和社会的实体291

(三)欲望、理智、自由295

(四)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297

二十启蒙哲学302

(一)造反的天主教神父302

(二)“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304

(三)法的精神,地理的作用306

(四)野蛮与文明,平等与不平等308

二十一战斗唯物主义的旗帜311

(一)“人是机器”311

(二)闪烁的辩证法思想的火花313

(三)欲望和利益的和谐,人性与教育的结合314

(四)“上帝个人的仇敌”316

二十二批判哲学318

(一)康德及其批判哲学的由来318

(二)打开形而上学的缺口319

(三)学会游泳再下水320

(四)感性与知性322

(五)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323

(六)十二范畴表325

(七)二律?及327

(八)自在之物和现象之物330

(九)真善美的哲学体系332

二十三 自我——非我同一哲学338

(一)费希特及其“知识学”338

(二)从康德出发又批判康德339

(三)自我设定自身341

(四)自我设定非我342

(五)自我设定自身与非我344

二十四 绝对同一哲学346

(一)谢林及其绝对同一哲学346

(二)从费希特出发批判费希特347

(四)无差别——差别——无差别350

二十五聪明的唯心主义353

(一)黑格尔及其绝对观念353

(二)包罗万有的哲学体系和辩证的方法355

(三)诞生地和秘密360

(四)同一——差别——根据362

(五)圆圈哲学366

(六)唯物主义近在咫尺369

(七)绝对观念回老家371

二十六人本学唯物主义376

(一)费尔巴哈及其人本主义376

(二)上帝——理性——人376

(三)唯物主义重登王座377

(四)批判宗教神学,提高人学379

(五)思辨神学的批判转向思辨哲学的批判382

(六)下半截唯物主义,上半截唯心主义385

编评387

第四编哲学的根本变革395

述要395

二十七 根本变革的时代激发哲学的根本变革396

(一)根本变革的时代396

(二)根本变革的思维方式398

(三)马克思走向科学世界观的道路400

(四)恩格斯走向科学世界观的道路405

(五)根本变革的标志409

二十八科学世界观的创立412

(一)从思辨哲学转向人本主义哲学412

(二)超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415

(三)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422

(四)与形形色色错误思潮斗争中创立科学世界观425

(五)科学世界观的纲领429

(一)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哲学概括432

二十九新世界观的应用、验证和发展432

(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哲学剖析435

(三)自然辩证法442

(四)科学世界观的系统表述445

(五)思格斯后期对唯物史观的卓越贡献448

(六)四十年哲学斗争的总结452

三十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阶段456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456

(一)普列汉诺夫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456

(二)列宁批判民粹派、经济派的哲学意义459

(三)对“跪着造反哲学”的批判462

(四)关于物质的定义463

(五)三个重要的认识论结论465

(六)哲学的党性原则467

(七)辩证法的“思想百宝库”468

(八)辩证法的16要素470

(九)辩证法的核心474

(十)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477

(十一)对帝国主义矛盾的科学分析480

(十二)斯大林的哲学思想484

三十一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488

——毛泽东的哲学思想488

(一)从向西方寻求真理,到用无产阶级宇宙观观察中国488

(二)对“结合”经验作哲学概括的代表491

(三)坚持实事求是,洗刷唯心精神494

(四)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496

(五)认识过程“两个飞跃”的原理498

(六)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501

(七)对立统一规律的应用、发挥和发展504

(八)“矛盾问题的精髓”506

(九)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508

(十)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511

(十一)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514

(十二)社会主义社会革命和建设过程矛盾探索516

编评520

第五编 哲学的现代趋势527

述要527

三十二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528

(一)新的时代给哲学发展提出新的任务528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新发展530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各国的发展538

三十三实证主义及科学主义思潮546

(一)反传统哲学546

(二)实证原则547

(三)逻辑经验及语言分析551

(四)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诘难554

(一)“意志”的膨胀559

三十四存在主义及人本主义思潮559

(二)人与自我意识的存在562

(三)“结构”及其他567

三十五新宗教哲学572

(一)对上帝的“再发现”572

(二)关于上帝存在的新的本体论证明573

(三)信仰要适应当代潮流574

(四)“目的伦理学”576

(五)以“神”为主宰的“历史哲学”578

(六)上帝的“新姿态”580

三十六法兰克福学派和西方马克思主义582

(一)“社会批判理论”583

(二)以“否定辩证法”为核心的“激进哲学”587

(三)弗洛伊德——马克思589

(四)存在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和“医治”592

(五)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主义化594

编评597

1987《中西哲学简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夏军,张桂岳主编 1987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哲学史简编(1978 PDF版)
中国哲学史简编
1978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哲学简史( PDF版)
中国哲学简史
西洋哲学史简编(1949 PDF版)
西洋哲学史简编
1949
中国哲学史简编(1973 PDF版)
中国哲学史简编
1973
简明中国哲学史(1973 PDF版)
简明中国哲学史
1973
中国哲学简史(1974 PDF版)
中国哲学简史
1974
西文哲学通史简编(1987 PDF版)
西文哲学通史简编
1987
西洋哲学史简编(1948.03 PDF版)
西洋哲学史简编
1948.03 光华书店
简明哲学史( PDF版)
简明哲学史
中国老教授协会部队院校工作委员会
西洋哲学史简编( PDF版)
西洋哲学史简编
东北新华书店
简明西方哲学史(1987 PDF版)
简明西方哲学史
1987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简明中国哲学史(1973 PDF版)
简明中国哲学史
1973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简明中国哲学史(1973 PDF版)
简明中国哲学史
1973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哲学简史(1985 PDF版)
中国哲学简史
1985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哲学简史  上(1963 PDF版)
中国哲学简史 上
1963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