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求取 ⇩

绪论1

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整体特点概观2

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的学科特点6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本体论10

一、“知诗之为经”与“知诗之为诗”——对文学批评对象和范围的认识13

二、“作与识原是一家眷属”——批评功能论之一18

三、“通作者之志,开览者之心”——批评功能论之二21

四、“作诗者以诗传,说诗者以说传”——批评的独立价值27

第二章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主体论30

一、“诗必与诗人评之”——批评对主体艺术创作经验的依赖32

二、“博观”与“识见”——批评对主体艺术鉴赏能力的要求41

三、“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批评心得与生活经验的关联49

四、“竖起脊梁,撑开慧眼”——论文学批评的主体性56

第三章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标准论65

一、“风骨与声律兼备”——文与质的统一67

二、“以味不以形”——整体韵味的强调72

三、“天籁自鸣”——自然天成的审美尺度75

第四章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论81

一、品评批评83

(一)“当从其气格浑老、神韵生动处赏之”——品评批评的批评指向83

(二)“不落言荃,自明妙理”——品评批评的思维方式85

(三)“可以意解,而不可以辞解”——品评批评的物化形式88

二、以意逆志批评99

(一)“托讽于有意无意之间”——中国古代写意艺术略论99

(二)“以意逆志”——两个意识的遇合107

(三)“知人论世”——时势和契机的考察114

(四)“有谱有笺”——历史视野和现实视野的沟通方式120

三、辨体批评126

(一)“郑笺”:辨体批评的萌芽126

(二)“字句亦为诗文家一大事”——语言表达方式和风格129

(三)“以文为诗”和“以诗为词”——体裁规范和风格138

四、分解批评146

(一)“不与分解,却如何可认”——文本意识的自觉146

(二)“文中写情写景处,都要细细详察”——小说戏曲评点中的细节分析152

(三)“总揽其起尽,细寻其肤寸”——细节分析和总体把握162

(四)“追根究源”——分解批评的理论创造性166

五、比较批评177

(一)“太白之飘逸”与“子美之沉郁”——在比较中体悟风格177

(二)“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辨”——比较批评中的可比性特点184

(三)“别求新声于异邦”——异质文化与近代比较批评的新变195

第五章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术语论204

一、中国古代批评术语的基本特征205

二、中国古代批评常用术语释义举要214

第六章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文体论225

一、诗话、词话226

二、小说戏曲评点230

三、选本、选评本235

〔附录〕240

一、参考书目举要240

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论文索引241

后记245

1991《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赖力行著 1991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古典文学批评论集(1985 PDF版)
中国古典文学批评论集
1985 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中国文学批评史( PDF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1979.12 PDF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
1979.12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史(1999 PDF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
1999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1999 PDF版)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
1999 长沙:岳麓书社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1994 PDF版)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
1994 北京:中华书局
中国文学批评史(1956 PDF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
1956 新文艺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教程(1993 PDF版)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教程
1993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史(1979 PDF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
1979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1981 PDF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
1981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史(1984 PDF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
1984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1986 PDF版)
中国文学批评
1986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中国古典文学批评论集(1987 PDF版)
中国古典文学批评论集
1987 三联书店香港分店
中国文学批评(1981 PDF版)
中国文学批评
1981 庄严出版社
后设小说:自我意识小说的理论与实践(1995 PDF版)
后设小说:自我意识小说的理论与实践
1995 骆驼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