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图形开发与动画技术》求取 ⇩

前言1

第一章计算机图形的组成元素1

1.0概述1

1.0.1 图形语言1

1.0.2图象感知1

目录1

1.0.3形象思维2

1.1 技术元素3

1.1.1主要图形硬件4

1.1.1.1存贮管理显示器4

1.1.12 向量刷新显示器4

1.1.1.3光栅扫描显示器4

1.1.2图象的物理性质7

1.1.2.1亮度和对比度7

1.1.2.4长宽比8

1.1.3访问显示元素8

1.1.2.2颜色8

1.1.2.3分辨率8

1.1.3.1多路复用与分时9

1.1.3.2 内存映象9

1.2 人的因素10

1.2.1 视觉器官10

1.2.2视觉调节11

1.2.3眼睛运动11

1.2.4滞留11

1.2.7眼睛疲劳12

1.2.5敏锐度12

1.2.6视觉范围12

1.2.7.1催眠效果13

1.2.7.2图形组合与眼睛疲劳13

1.3美学元素13

1.3.1 图形组合与图形美13

1.3.1.1 平衡和重量14

1.3.1.2形状(shape)和形态(Form)15

1.3.1.3 图和背景15

1.3.1.4空间和深度感16

1.3.2文本字符的美学19

1.3.1.5光与色19

第二章IBM显示器和图形资源20

2.0 IBM图形硬件20

2.0.1 图形卡和图形系统21

2.0.2字母数字方式和图形方式21

2.0.3显示存贮器23

2.1 PC显示系统24

2.1.1 单色显示适配器(MDA)24

2.1.2 Hercules图形卡(HGC)26

2.1.3彩色图形适配器(CGA)26

2.1.4增强图形适配器(EGA)27

2.1.5 PCjr显示硬件28

2.2 PS/2显示系统30

2.2.1 MCGA系统30

2.2.3 PS/2系统监视器31

2.3高分辨率图形板31

2.2.2 VGA系统31

2.3.1 IBM专用图形系统32

2.3.2 8514/A显示适配器32

第三章图形软件34

3.0图形程序设计34

3.0.1 独立于设备的图形学35

3.1虚拟图形机器36

3.1.1虚拟图形设备36

3.1.3输入函数37

3.1.2输出函数(图元)37

3.1.4显示文件39

3.1.4.1坐标标准化40

3.1.4.2显示文件命令40

3.2图形软件标准40

3.2.1图形核心系统(GKS)41

3.2.1.1 GKS工作站42

3.2.1.2 GKS坐标系统42

3.2.1.3 GKS输出图元43

3.2.4标准化组织45

3.2.5标准化与软件开发45

3.2.2虚拟设备接口(VDI)45

3.2.3虚拟设备元文件(VDM)45

3.3 高级语言图形学46

3.3.1 图形模型46

3.3.2传统语言图形学47

3.3.3 系统软件对图形的支持47

3.3.3.1 BIOS支持48

3.3.3.2 OS/2对图形的支持48

3.3.4图形语言48

3.3.4.2 PHIGS49

3.3.4.1 PostScript49

3.4机器级图形学50

3.4.1 设备驱动器50

3.4.2 图元50

3.4.3低级语言形式的图形应用程序51

3.5图形开发工具51

3.5.1 混合语言图形程序51

3.5.2用C语言设计图形52

4.1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工具53

第四章图形程序设计工具53

4.0 图形程序开发53

4.1.1编辑程序54

4.1.2汇编程序54

4.1.2.1宏汇编程序55

4.1.3连接程序55

4.1.4用软件仿真808756

4.1.5调试程序57

4.2高级语言处理程序57

4.3.2 8087芯片简介58

4.3图形和数学协处理器58

4.3.1 8087数学协处理器58

4.3.3 8087用于图形程序设计59

4.3.4 8086/8087接口与同步61

4.3.5 8087体系结构61

4.3.5.1 8087寄存器栈62

4.3.5.2 8087控制寄存器62

4.3.6 8087的程序设计65

4.3.5.4指令和数据指针65

4.3.5.3 8087状态寄存器65

4.3.6.1 使用8087的整数传送67

4.3.6.2 8087寻址方式68

43.6.3 8087编码实例69

4.3.6.4 异常处理70

4.3.7 8087指令集70

4.3.7.1 数据传送指令71

4.3.7.2 算术指令71

4.3.7 3 比较指令72

4.3.7.5 常量指令73

4.3.7.4 超越指令73

4.3.7.6处理器控制指令74

4.3.8 8087软件支持75

4.3.9 三角函数的计算76

第五章逻辑与数学程序元素80

5.0 图形结构80

5.1 图象80

5.1.1 常用几何图象元素80

5.1.1.3曲线和弧线81

5.1.1.1 点81

5.1.1.2线段81

5.1.1.4多边形82

5.1.1.5编码单元83

5.1.2 图象映象83

5.1.2.1 显示缓冲区83

5.1.2.2图象缓冲区84

5.1.2.4 窗口85

5.2 显示文件85

5.1.2.3观察口85

5.2.1 图象文件86

5.2.2图象段87

5.2.3图象描述符87

5.3段操作87

5.3.1命名与创建段88

5.3.2打开和关闭段88

5.3.3更名和删除段88

5.4段属性88

5.4.3 优先级89

5.4.4 图象变换89

5.4.2线颜色、填充颜色和线类型89

5.4.1 可视性89

5.5图形数据文件90

5.5.1编码显示文件90

5.5.1.1描述符编码90

5.5.1.2段文件编码91

5.5.1.3图象文件编码92

5.6.1坐标矩阵93

5.6图象变换工具93

5.6.2矩阵算术运算94

5.6.2.1标量乘矩阵运算94

5.6.2.2矩阵加减运算95

5.6.2.3矩阵乘运算95

5.7几何变换96

5.7.1平移96

5.7.2比例变换97

5.7.3旋转98

5.7.4齐次坐标100

5.7.5连接101

5.8通过图象变换产生的动画102

5.8.1简单动画103

5.8.2复杂动画104

第六章图形硬件的程序设计104

6.0 IBM微机上的图形程序设计104

6.0.1选择一个程序设计模型105

6.0.1.1兼容性105

6.0.1.3在EGA系统中执行实例程序106

6.0.1.2对称分辨率106

6.0.2 EGA和VGA结构107

6.0.3图形方式108

6.0.4显示存贮映象108

6.0.4.1显示地址压缩108

6.0.4.2锁存寄存器108

6.0.4.3存贮映象108

6.0.4.4访问位平面(BitPlane)109

6.1预备操作111

6.1.1显示系统标识111

6.1.2 GRAPHSYS程序112

6.1.3 BIOS数据区118

6.1.4 DOS下显示方式的设置119

6.1.5 DOS下显示缓冲区地址的设置119

6.2 可编程显示器件120

6.2.1 EGA和VGA图形显示器件120

6.2.1.1 通用寄存器122

6.2.1.2 CRT控制器122

6.2.1.3时序发生器122

6.2.1.4图形控制器125

6.2.1.5属性控制器131

6.2.2数一模转换器(DAC)135

6.3 DOS下的图形软件137

6.3.1 BIOS提供图形服务137

6.3.2扩充的BIOS显示服务137

6.3.2.1 BIOS的扩充服务号16137

6.3.2.2 BIOS的扩充服务号17138

6.3.2.3 BIOS扩充的服务号18140

6.3.2.4 BIO扩充的服务号26141

7.0.1存贮器的限制142

第七章OS/2环境下的图形程序设计142

7.0多任务和图形程序设计142

7.0.2特权级143

7.0.3输入和输出的限制143

7.0.4资源共享144

7.0.4.1线索(Thread)144

7.0.4.2进程(Process)145

7.0.4.3会话(Session)145

7.1.1段结构146

7.1 OS/2程序开发146

7.1.1.1双模态(Bimodal)执行148

7.1.1.2 8086和8088的兼容性149

7.1.2创建IOPL段150

7.1.3连接时的要求150

7.1.4执行特权代码151

7.2 OS/2 中的准备操作151

7.2.1 OS/2 中显示系统的识别151

7.2.2 OS/2 中显示方式的设置154

7.2.3取得对物理缓冲区的控制156

7.2.4屏幕的封闭与开启157

7.2.5结束图形对话158

7.3 OS/2图形方式下的字符显示158

7.3.1将ROM 中的字体表装入RAM159

7.4多任务图形程序160

7.4.1 OS/2DOS方式下的图形应用程序161

7.4.2 OS/2保护方式下的图形应用程序161

7.4.3存贮一重画一等待线索162

7.5作为后台任务的图形输出165

7.4.5图象的存贮与恢复165

7.4.4关键部分165

7.5.1到虚拟设备的图形输出166

7.5.2 VGA方式18:虚拟设备驱动程序166

第八章开发设备驱动程序170

8.0设备驱动程序和图元170

8.0.1前提条件和准备操作171

8.0.2显示彩色映象和象元模式171

8.1 EGA和VGA写方式172

8.1.1选择写方式173

8.1.2 EGA和VGA写方式0174

8.1.3 EGA和VGA写方式1175

8.1.4 EGA和VGA写方式2176

8.1.5 VGA写方式3177

8.2 VGA和VGA读方式177

8.2.1选择读方式177

8.2.2 EGA和VGA读方式0178

8.2.3 EGA和VGA读方式1178

8.3 VGA方式号18:设备驱动例程178

8.1.3地址计算179

8.3.1.2细纹理地址计算180

8.3.1.1粗纹理地址计算180

8.3.2通用象元写例程182

8.3.3字节级读例程183

8.3.4象元级读例程184

8.4图形方式打印机驱动程序185

8.4.1控制打印头185

第九章开发图元186

9.0图形例程186

9.1粗纹理图元186

9.1.1粗边界矩形区域填充例程187

9.1.2粗边界位模式显示例程189

9.2细纹理图元190

9.2.1细边界区域填充例程190

9.2.2?边界位模式显示例程191

9.2.3 内存中位模式的编码193

9.3 直线几何图元193

9.3.1.1 近似性194

9.3.1.2 相邻性194

9.3.1 直线的象元表示法194

9.3.2修改不相邻图195

9.3.3不相邻图的修改例程198

9.3.4点到点的画线例程199

9.3.5点和斜率的画线例程200

9.3.6显示和存贮坐标202

9.4二次曲线几何图元203

9.4.1 画园例程203

9.4.2画椭园例程204

9.4.3画抛物线的例程206

9.4.4画双曲线的例程207

9.5文本显示图元209

9.4.5扇形的显示例程209

9.5.1字符发生器例程210

9.5.2字符发生器图元210

9.6用于图形动画的图元212

9.6.1 实时动画212

9.6.2交互式映象例程213

9.6.2.1 击键拦截例程213

9.6.2.2交互式屏幕显示215

9.6.3.1 DOS 下的时钟脉冲动画217

9.6.3时钟脉冲动画217

9.6.3.2 OS/2下的时钟脉冲动画219

9.7其它图元219

9.7.1 打印机控制例程219

9.7.2向量命令例程221

9.8高级语言接口222

9.8.1 C语言接口223

9.8.1.1C调用汇编模块223

9.8.1.2接口首部(Heading)的实例223

1992《微机图形开发与动画技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邹然军编译 1992 北京希望电脑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3D计算机动画与图像技术(1998 PDF版)
3D计算机动画与图像技术
1998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微机二、三维图形和动画程序设计( PDF版)
微机二、三维图形和动画程序设计
微机图形动画设计软件使用大全(1994 PDF版)
微机图形动画设计软件使用大全
1994
微机图形动画设计软件使用大全(1994年11月第1版 PDF版)
微机图形动画设计软件使用大全
1994年11月第1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技术开发与技术预测(1985年05月第1版 PDF版)
技术开发与技术预测
1985年05月第1版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万水计算机动画与多媒体技术系列 3D计算机动画与图像技术(1998年05月第1版 PDF版)
万水计算机动画与多媒体技术系列 3D计算机动画与图像技术
1998年05月第1版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技术开发与技术预测(1984 PDF版)
技术开发与技术预测
1984
微机实用文字图形处理技术( PDF版)
微机实用文字图形处理技术
微计算机图形处理  技术与应用( PDF版)
微计算机图形处理 技术与应用
微机CAD技术-AutoLISP的开发应用(1988 PDF版)
微机CAD技术-AutoLISP的开发应用
1988
微机开发维护技术(1993 PDF版)
微机开发维护技术
1993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微机办公软件应用与开发技术(1995 PDF版)
微机办公软件应用与开发技术
1995 北京:科学出版社
Microsoft Visual C++图形系统开发技术基础(1998 PDF版)
Microsoft Visual C++图形系统开发技术基础
1998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微处理机开发与开发系统(1985 PDF版)
微处理机开发与开发系统
1985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微控制器原理与开发技术(1997 PDF版)
微控制器原理与开发技术
1997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