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教科书式耍赖”事件中网络社会化群体的行为与身份》

《表2“教科书式耍赖”事件中网络社会化群体的行为与身份》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社交媒体中当事人互为污名现象研究——以“教科书式耍赖”事件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教科书式耍赖”事件中,污名者、被污名者以及互为污名者在话语斗争中大量使用污言秽语和极端话语。这一方面反映出社交媒体中“内群体”的极端化倾向,表现为极端的“网络秽语”和人格侮辱,从而“内化”为群体的定位以及社会的分离。在此事件中,大部分的网民与赵勇一起完成了对支持黄淑芬者的身份污名,对对方身份、诚信、人格、品德等都贴上了“教科书式耍赖”的标签,且多次“再污名”。于是,网络中就呈现出赵勇及其群体“正义的”“维权卫士”的形象,而黄淑芬及其群体是“无赖的”“要钱不要命的”“臭名远扬”的形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社交媒体时代“外群体”,即常人组成的更为庞大的社会与网络的结合。社会的网络化以及网络的社会化将群体联系在一起,形成更大范围的网络“围观”与“站队”。在互为污名者与互为污名群体“站队”谩骂、争执不下的过程中,最为受损的实为整个唐山司法机关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