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00—2015年中国各地区技术创新效率状况》

《表1 2000—2015年中国各地区技术创新效率状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创新驱动视角的中国省际技术创新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irs、drs和crs分别代表规模报酬递增、递减和不变;在计算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效率均值时保留了四位小数

通过规模报酬可变的BC2模型对中国2000—2015年30个省份技术创新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规模收益状况进行了测算,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从整体上看,2000—2015年中国各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出梯度变化特征,即技术创新效率的高低顺序依次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这表明,东部地区在创新思想、创新人才、创新资金投入、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优势,同时东部地区在创新资源和环境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创新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就全国整体而言,2000—2015年,技术创新效率均值为0.771,离效率前沿面还有一定的差距;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814,规模效率均值为0.945,说明中国技术创新效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不断强化创新基础支撑条件,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同时需进一步合理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其配置结构,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创新作用。从效率测算结果来看,基于创新驱动视角的中国技术创新的规模效率大于纯技术效率,说明纯技术效率不高是中国技术创新效率较低的重要原因,即技术因素处于次要位置,规模因素发挥了主导作用。从东、中、西部地区来看,技术效率均值分别为0.8085、0.7398、0.7570,纯技术效率均值分别为0.8474、0.7636、0.8165,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9558、0.9716、0.9142,可见,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是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又高于中部地区;而对于规模效率,中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这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完全一致。三大地区均呈现出规模效率高于纯技术效率的态势,各地区技术效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不高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