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2008年和2016年水房泉各水化学参数平均浓度Tab.5 Average hydrogeochemical values of Shuifang spring in 2008 and 201

《表5 2008年和2016年水房泉各水化学参数平均浓度Tab.5 Average hydrogeochemical values of Shuifang spring in 2008 and 201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亚高山旅游景区岩溶地下水水化学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中数值浓度单位为mol/L.

表5为2008年和2016年水房泉中各水化学参数平均摩尔浓度的比较,结合表2,发现2008年主量元素的GSI大小(Ca2+>HCO3->SO42->Cl->Na+>NO3->Mg2+>K+>PO43-)与相应元素的平均浓度大小(Ca2+>HCO3->SO42->Cl->Mg2+>Na+>NO3->K+>PO43-)基本一致;而对比2016年,发现2016年的主量元素GSI大小(HCO3->Ca2+>Na+>NO3->Mg2+>K+>SO42->PO43->Cl-)与当量浓度大小(Ca2+>HCO3->Cl->SO42->Mg2+>NO3->Na+>K+>PO43-)不再一致,且变化特征缺乏规律。根据地球化学敏感指数计算方法,元素敏感性大小是通过旅游高峰期和非高峰期的当量浓度差值的绝对值来表征。一般情况下,浓度低的元素即使波动很大,但因在水体中占比小,计算得出的敏感性指数也会远低于浓度高的元素,这是由于系统自身具有调节功能,只有当浓度小的元素波动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其敏感性指数超过浓度大的元素的现象。因此2008年水房泉的主量元素浓度与其GSI大小可以保持一致,表明虽受旅游活动影响,但地下水系统仍处于可自行调节的稳定状态。而2016年水房泉的主量元素浓度大小与其GSI大小排序混乱,这可能意味着因人类活动的影响,地下水系统状态逐渐由有序转向无序,稳定性被破坏,熵值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