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能源效率与环境表现的相关性检验———基于Malmquist指数测算能源效率》

《表5 能源效率与环境表现的相关性检验———基于Malmquist指数测算能源效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高耗能上市企业能源效率提升与环境表现——以非金属矿物制品行业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文采用Malmquist指数来重新测算能源效率,分析能源效率与环境表现的关系。一方面,为了验证以DEA方法测算结果的稳健性,另一方面可进一步细化分解能源效率,更好地阐释能源效率和环境表现的关系,结果见表5。同样,我们不仅列出了当期能源效率与环境表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也列出了滞后期的结果。从表5可见,在滞后一期的情况下,技术效率与环境表现为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960,在10%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规模效率与环境表现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171,在10%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纯技术效率与环境表现为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342,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三项结果与DEA方法测算能源效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说明结果的稳健性。此外,总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与环境表现为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729,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技术进步与环境表现负相关但不显著。全要素生产效率可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对环境表现的影响为负,分析的原因同上,但技术进步并不显著,因此导致全要素生产效率对环境表现的影响为负。技术进步与环境表现的相关性分析不显著,说明技术进步并没有改善上市公司的环境表现。这里的技术进步是指技术边界从t到t+1期的移动情况,该值大于1,说明出现了技术进步,生产前沿面“向上”移动。技术进步并没有带来环境表现的提高,一方面仍考虑环境表现粉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可从企业创新的种类进行解释。企业创新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推动技术进步和获取竞争优势为目的的“高质量”的创新行为,称之为实质性创新;另一类是以谋求其他利益为目的,通过追求创新“数量”和“速度”来迎合监管和政府的创新策略,称之为策略性创新,这种创新仅仅是管理层的一种策略,并不能推动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如果以策略性创新为主,这种数量上的创新并不能改进生产工艺,达不到节能减耗的目的,导致结构性产能过剩,不会促进环境表现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