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枳壳炮制的历史沿革简况》

《表1 枳壳炮制的历史沿革简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枳壳炮制历史沿革及炮制品现代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枳壳的炮制工艺始载于《雷公炮炙论》[2],其中有“凡用时,先去瓤,以麸炒过,待麸焦黑,遂出,用布拭上焦黑,然后单捣如粉用”的记载,首次提出去瓤、捣粉、麸炒的炮制方法,其中去瓤和麸炒作为枳壳主流炮制工艺在历代本草医籍中均有记载,并一直沿用至今;而在枳壳切制方法方面,此后历代文献记载多以剉、切为大块或薄片为主,未沿用捣粉这一工艺。关于枳壳去瓤的目的,普遍认为有以下两方面,一是通过去瓤而除去非药用部位;二是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如明代《本草蒙筌》[3]中有“去瓤免胀”的论述;经切制后,则有易于药味煎出以保证疗效,且便于临床调剂;关于麸炒的目的,《医宗粹言》[4]记载“消食去积滞用麸炒,不尔气刚,恐伤元气”,《本草蒙筌》[3]中亦有“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的论述,均认为麸炒可缓和药物峻烈之性,免伤元气。《中药炮制经验集成》[5]中也有“麸炒可降低其燥性和寒性,增强健胃和中作用”的论述。此外,历代文献还记载有清炒、炒焦、炒炭、炮、煨、蒸、面炒、米炒、醋制、盐制、蜜制、浆水制、米泔制、药汁制等17种炮制方法,而关于上述炮制方法制药目的,部分可见于文献记载,如清代《本草正义》[6]中提出了枳壳“苦凉微酸,炒熟性平”的观点,认为清炒后可缓和药性;清代《本草便读》[7]记载“欲制其燥性,助其消导,可炒黑用之”,认为枳壳炒炭可增强宽中除胀的作用,此观点有别于“炒炭止血”的传统理论;枳壳经醋制被认为可引药入肝“以治妇人之疾”[8];煨制则擅长宽胸除痞,可“破至高之气”[4];明代《先醒斋医学广笔记》[9]收录有“槐花同炒,去槐花”的槐花制枳壳的方法,可“治肠风下血”;《婴童百问》[10]所载巴豆制枳壳及《鲁府禁方》[11]所载巴豆制醋煮枳壳,均可用治小儿痰咳喘满、不进乳食、虫疳积热等证;《医学纲目》[12]中记载了四炒枳壳丸可治气血凝滞、腹内蛊胀。关于枳壳炮制的历史沿革简况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