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整体估计结果: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基于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视角》

《表2 整体估计结果: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基于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视角》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基于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括号中的数值为Z统计量,下同。

鉴于本文选取的样本数据可能存在非平稳性和内生性问题,实证模型可能存在双向因果问题。为了提高财政分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回归估计结果稳定性,将采用系统GMM方法提升模型整体估计效率和稳定性。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回归估计结果见表2。Hansen检验结果表明,整体上该模型工具变量使用是有效的,不存在过度识别问题。模型(5)从税收总分成率的视角显示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1%水平上表现为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验证了前文相应的理论假设,说明了理论层面和数据实证都支持增长型财政分权体制不利于改善地方发展与民生事业的结论,进一步验证上述理论分析的合理性以及客观存在性。这说明了税收总分成率的提高将抑制地方发展与民生的改善,甚至可能扩大了地区间发展的差距,进一步说明了财政分权体制难以约束地方政府“重生产、轻服务”的倾向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动机。模型(6)加入税收总分成率平方项进一步检验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则发现,税收总分成率的系数为3.9265,且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税收总分成率平方项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了财政分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形关系。这与林春和孙英杰(2017)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进一步说明财政分权体制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会由“初始的正效应”转向“最终的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