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基于平面、顶部、底部和双面1D三角形光栅结构的薄膜硅/PEDOT:PSS HSCs的TE、TM和 (TE+TM) /2模式的Jph》

《表1 基于平面、顶部、底部和双面1D三角形光栅结构的薄膜硅/PEDOT:PSS HSCs的TE、TM和 (TE+TM) /2模式的Jph》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三角形光栅结构的薄膜晶硅/PEDOT:PSS异质结太阳电池的陷光设计》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此模拟计算中,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分析1D三角形光栅的陷光机制,计算4种结构(平面结构,顶部、底部和双面1D三角形光栅结构)在各个吸收率最佳的峰位处的波长入射时单晶硅层的吸收分布,图6为在TE和TM模式下,平面结构,顶部、底部和双面1D三角形光栅结构的薄膜硅的电场分布,平面结构形成的是典型的Fabry-Perot共振,在相同的深度,吸收强度是一致的,且对光的吸收较弱。在1D三角形光栅结构的作用下,光被有效地束缚在单晶硅吸光层,具有聚光作用,吸收强度增强明显,有很好的局域效应。从图6b、图6c、图6e和图6f中可明显看出,单面光栅结构单晶硅吸光层在TE模式光的聚光效果比TM模式光的聚光效果差,由此可知,1D三角形光栅在其轴向的陷光作用略弱于垂直方向上的陷光作用。图6d反映了双面光栅结构单晶硅的TE模式的吸收强度明显大于单面光栅结构的吸收强度,在轴向上也起到了较优异的陷光作用,但仍略小于TM模式的电场强度。由此可知,光栅结构单晶硅吸光层的吸收强度分布结果与图4的光吸收系数和表1的Jph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1D三角形光栅结构的光吸收增强效应,即具有优异的光学管理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