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同质劳动力做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

《表2 同质劳动力做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东北劳动力流失是“僵局”还是“契机”——基于物化型技术补偿效应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内为t统计量,*p<0.1,**p<0.05,***p<0.01;估计系数保留3位小数;交叉项的估计系数不显著的方程不计算te ch值,下表均相同。

观察表2回归结果发现:(1)由于方程(4)—(6)考虑了组间异方差、组内自相关和截面相关问题,其估计效果要明显优于方程(1)—(3)。(2)劳动与资本两类传统生产要素对产出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在所有6个方程中两要素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这同时也验证了理论模型中劳动的要素供给效应为正的结论。(3)物化型技术本身对产出的影响在不包含交互项的方程(4)中较微弱,而在包含交互项的方程(5)、(6)中,物化型技术对产出有更强烈的正向影响。这说明物化型技术的补偿效应是物化型技术影响产出的重要渠道,而方程(4)遗漏了关键变量,导致计量模型估计不准确。(4)在方程(5)、(6)中物化型技术与劳动的交互项系数均显著为负,实证结果符合理论模型预期,物化型技术的补偿效应存在,其作用方向与要素供给效应相反,当劳动供给下降时,物化型技术能够弱化劳动力缺失导致的产出损失。(5)在加入时间虚拟变量的方程(6)中,虚拟变量的估计系数在10%的统计显著性水平上并不显著,并且对比方程(5),方程(6)其他变量的估计系数和统计显著性几乎没有变化,这表明2008年金融危机后积极的货币政策并未能影响东北地区物化型技术对产出的补偿效应。其可能的原因是政府刺激经济的资金大部分流向基础设施建设、虚拟经济和社会福利等方面,而非直接地流向设备工具等物化型技术进步方面,所以该类政策对物化型技术的影响有限。(6)当前东北地区的物化型技术水平不足2,距离门槛值3.865和3.867尚有较远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