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HCN通道在炎性痛和CIPN中的作用》

《表2 HCN通道在炎性痛和CIPN中的作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HCN通道调控痛觉相关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的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Dorsal root ganglion,DRG;Human embryonic kidney,HEK;Sprague Dawley,SD;Substantia gelatinosa,SG.

2003年,Chaplan等人运用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模型,首次发现了HCN通道可增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细胞的自发放电频率,产生触诱发痛,表明HCN通道与病理性疼痛密切相关[6]。随后,大量国内外研究证实,HCN通道在神经病理性痛、炎性痛和化疗药物诱发的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影响神经元的静息电位(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RMP)、自发放电频率、神经冲动传导速率、递质释放和树突整合等多种机制调控疼痛的发生和维持(见表1~2)。动物行为学实验研究发现,HCN通道阻断剂ZD7288或抑制剂伊伐布雷定、西洛雷定以及利多卡因[7]等药物,对于神经病理性痛和炎性痛所致的机械痛敏、冷热觉痛敏、触诱发痛和自发性疼痛等,均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