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清朝大理地区在册田地面积分布变化情况表》

《表2 清朝大理地区在册田地面积分布变化情况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清代汉人入滇对大理地区经济发展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清初,大理地区因三藩之乱,各地人烟稀少,田地荒芜严重。改土归流后,人口激增与土地资源开发严重失衡,特别是宅基地等非生产用地的扩大造成人均可耕地面积绝对数减少。从时人判断可知,人均耕地面积4亩是当时农业生产水平下维持基本生活的限度。嘉庆二十年,大理府和蒙化直隶厅在册可耕田地共139万亩,人口共计90万,人均耕地仅为1.5亩,与同期全国人均耕地面积2.36亩相比,明显偏低。为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清政府曾多次下令垦种,“荒土有主者,令本主开垦;无主者,招民开垦”。但事实上,早在乾隆年间“水陆可耕之地,俱经开垦无余”。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清政府及当地居民将目标锁定在荒山瘠地,并对其进行开垦种田,就连在明朝被认定不可开发的宾川大姚“奥区”,至道光年间已是“深山大壑之中,无不开辟之地,即无不居人之境,而村屯望,若指掌矣”。从清朝大理地区在册田地面积变化来看,田地总数并没有因垦荒的扩大而扩大,康熙三十年至光绪二十一年,田地总数持续下降,新开垦的荒地面积并没有对田地总数做出贡献。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垦荒多为山头地角之处,不免有很大一部分田地没有入册;另一方面,由于开垦的山区土地质量不高,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耕种几年便失去生产能力成为永荒之土;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真的无地可耕。见表2。